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华文化的最高价值是"崇高",教学质量观要体现这种最高价值。无论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还是现代和当前的教育思想,最高文化价值的内涵在发生着重要的变迁,这影响着教学质量观的变化。未来中国最高文化价值的新内涵应该包括:每个人都得到基本的尊重;素质高而受人尊重和推崇;贡献大而受人尊重和推崇。体现最高文化价值新内涵的教学质量观的内容包括:学生素质的全景发展;教师素质的全景发展;教学生活的崇高性。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需要有素质文化视野,因为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需要有文化视野,文化视野的核心应该是素质文化.素质文化视野中的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理念有:追求深层公平、多元化、注重自主、体现崇高、促进学习.素质文化视野中的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操作思路包括:研制富有弹性的评价标准、构建以自我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展开与学习过程整合的评价过程、开发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教师素质评价应该具有文化视野,而该视野的核心应该是素质文化。从素质文化看教师素质评价理念有:以素质发展为核心导向;突出素质发展及其评价的崇高感;注重评价的自主性。从素质文化看教师素质评价的实施要领有:评价标准上要多元化;评价机制上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评价形式上要实现多样化的整合;评价结果处理上要实现对素质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生成、演化、发展的规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深入系统地研究、把握和遵循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律,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文明、富强的精神动力。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始于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感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心理基础,它构建起来的是对故土家园、历史传统、骨肉同胞所饱含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培育中华文化认同感对于文化自信具有根基价值、对于民族团结具有凝聚价值、对于意识形态具有纠偏价值。  相似文献   

6.
学习过程性评价是当前教育评价的研究热点.从认识论的角度把握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对顺利开展学习过程评价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从分析评价本质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的认识论范畴,从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统一性得出学习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取向,从而能证明过程性评价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较之西方的智性主义和印度文化的神性主义,中华文化具有崇德向善的德性主义特质和精神。在中国面临西方文化冲击的背景下,诸多学者和国家相关文件对这种总体精神都进行了探讨、论证和表达。中华文化的崇德精神主要体现在:道德是中华文化形成发展过程的鲜明特色;道德是中华文化各要素的核心;道德至上是儒家学说的根本;道德为本是民众文化认同和日常生活的灵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根本在于弘扬中华文化的崇德向善特质与精神。中华文化的崇德精神在引领整合社会、协调人际关系和培育高尚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个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包括确定目标——选择内容——拟定教法——实施教学——评价效果五个基本环节。其中评价效果这一环节,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判断教学活动是否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评定学生学习结果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程度。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评价存在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评价实施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简单化和惟量化等弊端。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发展性评价理念,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创造—现代教学价值的最高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教学的最高价值,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是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最高价值以基本价值为基础,基本价值以最高价值为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施创造性教学,熟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创造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是在学习评价中体现出来的特定的价值观,它支配或决定着学习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和成人学习与发展的要求,成人网络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主要有过程取向、主体取向和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1.
课堂评价理念应该具有素质文化视野,因为课堂评价要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课堂评价理念应该基于文化,整个社会文化应该走向以素质文化为核心。素质文化视野中的课堂评价理念主要有:以素质发展为核心导向;师生共同成长;自主;个性化;走进崇高。体现课堂评价新理念的评价操作要领主要有:注重课堂评价的完整性;注重有效交往思路;形成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的完善机制;研制和使用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标准系列;采取走进崇高的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12.
论形成性评价与中国考试文化之间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性评价从本世纪初开始受到我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大力倡导,但是在现实的课堂内这种评价形式却很难看到。很多人认为,由于中国的考试文化深深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形成性评价不适合我国的教育体制。在本文中作者关注的正是形成性评价在中国考试文化氛围中实施的切实性。首先阐述了形成性评价的要旨和中国考试文化的发展和延续,然后讨论两者之间存在的张力,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切实的建议以促进形成性评价在我国课堂内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档案袋评价是应用在当代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型的评价方法,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新的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一种评价方法。从档案袋评价的概念、类型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对档案袋评价在英语和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语文教材文化从1904年颁布新学制开始,已进行了长达百年的现代化努力。文章试从本源上理清教材文化的特质,寻找教材文化的现代定位,认为必须破除盲目迷信西方文化中心的观点,也必须破除固守中华文化中心而不思变革的观点。只有更清醒、更理智地将语文教材文化定位在民族与文化上,我们的语文教材文化建设才会真正从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国外求学,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引起很多争论。有两种互为冲突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国学生学习被动、安静、顺从、守纪律;另一种认为中国学生注重主动思考,思想开放,善于质疑。通过对80名中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了现代中国学生与以前不同的学习文化,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的学习文化差异很小,但是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学习风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文化‘活的精神生命’之存在”、“儒家心性之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三个方面阐释了《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一书的精华,肯定了此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作为美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先驱的好莱坞电影不断用各种方式学习中国文化,并在影片中运用大量的中国元素,制作中国题材的电影。同时美国国内也掀起了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潮。从传媒与国际关系的双重角度剖析其原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简单的拿来主义,中层———将美国的价值观包裹上当下流行的文化的外衣,深层———"师夷制夷"的文化担忧。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已形成一种文化全球化的态势,但这种文化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一体化”与“趋同化”,而是在文化多样化中强化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中国应该建设自己的文化精神:这就是要建立一种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辩证统一的超越性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对华裔学生而言汉语既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同时也是他们的母语。华裔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心理形成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就决定了华文教育与第二语言教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华文教育的文化导入也就具有了一些自己的学科特点,特别是在文化导入的关键期问题上,华文教育的文化关键期应先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文化关键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文化撞击、文化震动、文化误会时有发生。所以,文化教学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变得日益突出。揭示文化学习的意义、重要性和内容,通过剖析本国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差异,从而加强我们对的文化的理解并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