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简介2、原理3、系统框图及结构核心4、主要优点5、数字电视广播中的应用1、OFDM技术简介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它可以被看作一种调制技术,也可以被看作一种复用技术。OFDM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传统的FDM与OFDM带宽利用率比较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DVB-T和DMB-T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两种传输标准,这两种标准都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技术的多载波系统。一、DVB-T的主要特征 1.系统特性 DVB-T是欧洲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标准,它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调制技术,这是由内码编码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相组合起来的一种数字调制方式。COFDM调制方式将“串联”信息“并联”分布到多个子载波上,用来避免传  相似文献   

3.
MC-CDMA技术充分结合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优点,能够把宽带频率选择性衰落转化为每个子载波的平坦信道,高频谱利用率以及抗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强等优点。其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技术是通过子信道中导频的响应得到所有载频的信道响应。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跟踪信道的变化,在复杂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达到很好的误差性能,是比较适合实际应用的信道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许多国家正在进行下一代数字地面广播的研究,以便提高大容量内容服务,如超高清。本文设计了译码算法的LDPC码,它重复使用双极化MIMO传输信道响应,进行对数似然比(LLR)的计算,并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测试,验证为可行。许多国家正在进行下一代数字地面广播的研究,以便提高大容量内容服务,如超高清(SHV)。在本文中,提出了大容量传输技术,使用超多层(例如,1024QAM或4096QAM)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双极化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通过  相似文献   

5.
冯科群 《大观周刊》2012,(36):216-216
基于GPRS等远程无线自动抄表系统在技术争议中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在大面积地推广使用。低压电力线载波自动抄表系统采用扩频、跳频、正交频分复用、阻抗适配滤波、转发中继(载波表可以动态地被本地集中器通过电力线设置为路由器或转发器)等技术及专用芯片,不断克服我国电网拓扑复杂、污染严重带来的诸多实际问题,其抄表成功率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6.
60年代,以频分复用、模拟调制、模拟信令等为代表的无线接入技术已被采用。70年代,进入了当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轨道。其技术的典型代表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用此技术的各种集群电话、无绳电话等设备。80年代,整个通信网的数字化进程加快了,而程控交换、数字传输等技术的成熟,又大大推动了移动通信数字化进程。90年代,人们把目光瞄准了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并把重点放在提高频谱利用率、话音质量、降低设备成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广播技术的数字化为地面电视广播提供了新的组网方式——单频网(SFN).相对于传统的多频网(MFN),单频网具备诸多优势,例如提高地面电视广播的频谱利用率,便于通过补点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提高系统的功率效率,利于跨区移动接收等新业务的开展等等.凭借这些优势,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建设中单频网得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青睐.然而目前单频网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尚未成熟,在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应用过程中单频网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如单频网网络的规划、单频网覆盖重叠区接收性能、节目分配网络以及单频网组网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福建段)电视移动直播的实践,介绍了为实现电视移动直播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技术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微波中继车的核心技术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技术,阐述了在奥运火炬传递(福建段)电视移动直播中应用核心技术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视听界》2008,(5)
DMB-TH技术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其中的TDS-OFDM(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是DMB-TH中的核心技术。本文主要介绍TDS-OFDM信号帧并由此形成的可与绝对时间同步的分层帧结构,以及TDS-OFDM的调制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11,(7):69-69
广播技术的数字化为地面电视广播提供了新的组网方式——单频网(SFN)。相对于传统的多频网(MFN),单频网具备诸多优势,例如提高地面电视广播的频谱利用率,便于通过补点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提高系统的功率效率,利于跨区移动接收等新业务的开展等等。凭借这些优势,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建设中单频网得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一、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 回顾现代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历史,从60年代起就有使用当时水平的无线接入技术:即以频分复用、模拟调制、模拟信令为代表,大区制移动通信和无线用户环路设备等。直到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小区、频率复用的概念,从70年代末,才进入了现代无线通信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双模噪声背景下,为了改善信号检测性能,利用多尺度小波包变换良好的时频局部分析能力和随机共振对双模噪声中信号进行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算法比较简单和实时性较强的特点,而且比传统的随机共振方法要优越。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分析接入网技术发展归纳为:有源光网络(AON)无源光网络(PON)光纤同轴混合网(HFC)无线本地回路(WLL)对绞铜线高速数字用户回路 (HDSL、ADSL)相干(Coherent)光通信和光 频分复用(OFD)分述如下:1.有源光网络(AON) AON适用于用户线路平均长度较长,而且面积比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加拿大  相似文献   

14.
回顾现代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历史,从60年代起就出现了最早的无线接入技术,它以频分复用、模拟调制、模拟信令为代表,产品为大区制移动通信和无线用户环路设备。直到70年代末,Bell实验室提出了蜂窝小区、频率复用的概念,无线通信技术才进入今天的发展轨道。 作为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起点,即第一代峰窝移动通信技术,其特征是在网络上使用了峰篇小区的概念,多址方式为频分多址(FDMA),双工方式为频分双工(FDD),直接使用模拟信号进行模拟调制等等。第一代  相似文献   

15.
王平 《信息系统工程》1998,(10):35-35,37
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作为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之一,它为解决日益增长的信息业务需求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近20多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3个阶段的迅速发展,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出现于70年代中期左右,以蜂窝概念的提出为起点,采用模拟调制和频分多址(FDMA)及模拟信令方式,主要提供区域性的话音业务,业务单一、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及网络提供的移动性有限。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诞生于80年代中期,使用数字调制技术、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或者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  相似文献   

16.
样条二进小波具有时间连续性和平移不变性等许多优良特性,在边缘检测等领域中已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本文重点研究了样条二进小波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情况。首先,介绍了样条函数及其构造的样条二进小波,介绍了五类常见的样条二进小波;然后对现有的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类基于样条二进小波的人脸识别方法。最后对基于各类样条二进小波的人脸识别进行了实验比较。在JAFFE和Yal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正交样条二进小波和零反对称样条二进小波分解得到的边缘细节子图具有最好的效果。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基于样条二进小波的人脸识别算法取得了比基于离散小波和基于Gabor小波的算法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5.光接入网技术 时分、频分和空分方面的新技术将加速把光纤系统引进接入网。据了解日本在平面光波电路技术(PLC)、高密度光缆和光配线技术以及施工安装技术等方面,已使光接入网成本下降到可与电缆相比的程度。这必将大大加快光纤到家庭(FTTH)、光纤到办公室(FTTO)的建设步伐,尽早解决通信网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3G移动通信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难以达到较高的通信速率,提供服务速率的动态范围不大,不能满足各种业务类型要求,以及分配给3G系统的频率资源已经趋于饱和等。智能天线自身可以分析到达无线阵列的信号,灵活、优化地使用波束,减少干扰和被干扰的机会,提高频率的利用率,改善系统性能。对当前移动通信系统的完善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凭借在提高频谱利用率方面的卓越表现,智能天线成为4G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2004,(8):15-16
目前OFDM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广播式的音频、视频领域和民用通信系统中,主要的应用包括: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ADSL)、ETSI标准的数字音频广播(DAB)、  相似文献   

20.
学界已就科学数据复用的价值达成共识,不过实践却不尽如人意。文章采用系统综述和元综合方法对科研人员数据复用行为研究进行梳理,分别使用EBL和CIS对纳入文献进行批判性评估和解释综合。研究发现:不同学科的可复用数据源、数据评估判据以及复用行为影响因素存在情境敏感性和领域独立性;可复用的数据源主要有学科知识库、数据文档等正式渠道以及人际关系和联系作者等非正式渠道;判据主要源于数据的获取平台、自身、产生情境、生产以及复用者等;科研人员数据复用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机构/技术以及学科/社会等。后继研究可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数据复用行为分别进行建模,采用整体和多维的理论视角对数据复用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图1。表4。参考文献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