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论文从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以及与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等方面阐述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可行性,对于弥补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升救助弱势大学生的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田萍 《教育与职业》2012,(35):37-38
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经济地位、心理状况和能力水平的弱势。学校社会工作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存在着必要性和可能性。实现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必须采取实现与高校现有体制的衔接、设立学校社会工作专门的服务机构、以增权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校园中存在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问题显得突出而典型。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离不开配套的组织措施、到位的关怀帮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及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关注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群体特征,研究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扶策略是一个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新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院校大学生近年出现的弱势群体,其负面作用已增加了创建和谐校园的难度。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帮扶弱势群体,使处于弱势群体的大学生和所有大学生都能在同一个平台健康成材。  相似文献   

6.
底层视角作为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帮扶工作的思维视角,注重学生的内心需求,是教育工作者价值理性、问题意识、重心下沉的体现,合理运用该实践策略,将会使"弱势群体"大学生获得最大潜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过去一直借鉴采用的以美国为中心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体系,是一种“问题解决式”理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已难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有必要引进以德国学者裴斯泰洛齐为代表的以“预防”为核心价值的社会工作理论.裴式理论中的教育观点无论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工作方面,还是在反贫困社会工作方面,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方式方面对我国社会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中出现了学业困难的群体,并且数量不断增加,其表现也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四大专业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和引入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中,建立个体、群体、家校联动、政策支持等不同层面的帮扶机制,开展全方位的帮扶,以增强学业困难大学生帮扶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一个需要值得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长效机制为例,从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以"阳光心理协会"为载体,开展"人人享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发挥学生工作者的作用等入手,探讨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有效方法与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中出现了学业困难的群体,并且数量不断增加,其表现也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四大专业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和引入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中,建立个体、群体、家校联动、政策支持等不同层面的帮扶机制,开展全方位的帮扶,以增强学业困难大学生帮扶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弱势群体学生日渐增多,但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帮扶工作还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帮扶人员力量单薄等问题。为此,应尽快健全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帮扶合力和建立帮扶工作队伍主体网络等,以使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受到应有的关照。  相似文献   

12.
王建林 《广西教育》2014,(42):125-126
国家对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问题一向重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已上升到政策层面。在进行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和帮扶工作中,需要我们从政策层面上提高认识,从技术教育上进行帮扶,从教育资助体系上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代女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缺乏科学的创业指导,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很难迈出第一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女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正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她们理应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创业教育,加强心理疏导;注重创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保障体系等帮扶措施,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女大学生弱势群体自主创业的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4.
十年来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弱势群体概念界定、影响因素、救助措施三个方面,其中概念界定和影响因素研究基本达成共识,救助措施研究刚刚起步,研究视角单一,理论研究多、实践操作少。未来的研究趋势一方面是扩大研究视角,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证研究,提高实用性,真正帮助大学生弱势群体摆脱困境,变弱为强。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呼唤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自助、尊重和平等、服务的理念,吸收社会工作在帮助弱势群体的一些先进的观念和方法,运用和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对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廖立敏  刘富良 《文教资料》2009,(10):215-216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更需关注女大学生、贫困生、生理和心理缺陷学生、专科生等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求职.应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三方面着手,共同努力,帮扶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学界称之为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社会问题,为刚刚起步的中国社会工作提出了挑战,弱势群体的社会工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在扶助弱势群体的问题上社会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转型期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贫困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产生原因。提出了一种由教师与学生帮扶结对的"受人以渔"的资助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就业大军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因为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到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制约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使得他们陷入重重就业困境。切实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贫困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构建四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复合路径。  相似文献   

20.
贫困女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相比于一般贫困大学生,她们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等方面更大的压力,故而比其他女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孤僻和悲观的自卑心理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性别教育、健全帮扶体系、加强贫困观教育、开展心理咨询等途径,引导贫困女大学生积极、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