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海 《青年教师》2007,(6):12-13
顾名思义,网络作文教学就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它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获取信息、自主习作,最终实现学生习作能力自主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3.
每逢周五的两节习作课,我总想借机"掺点假",有时想赶赶进度,有时想补补作业,可是平日听话的孩子们一反常态,霸道得把我所有的预设全盘否定。不少人认为习作是份苦差事,怎么他们就乐此不彼呢?据了解,才知真正吸引他们的是习  相似文献   

4.
每逢周五的两节习作课,我总想借机“掺点假”,有时想赶赶进度,有时想补补作业,可是平日听话的孩子们一反常态,霸道得把我所有的预设全盘否定。不少人认为习作是份苦差事,怎么他们就乐此不彼呢?据了解,才知真正吸引他们的是习作课能饱食“分享”大餐——它从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展示它无穷的魅力,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它使课堂成为充满诗意和快乐的地方。中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上刚刚起步,只有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保持他们习作的热情。而“分享”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多种多样,让他们在习作前体验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意境。一、从分享内容入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相似文献   

5.
课堂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开放。的确,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一、生成与预设相得益彰生成对应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资源观认为,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等才是课程教学资源。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课程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这些课堂生成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课堂会因  相似文献   

7.
作文因想象而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训练的主题就是想象,它有两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举例与训练,让学生理解想象,并掌握想象的一般方法;二是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知道想象的原则并提高想象能力。根据我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对本节作文课进行了精心的预设,并对有关想象的知识短文进行了认真地预习,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意识,促进了本节课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8.
作文被看做是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和情感表达的载体。学生的作文对于教师来说便是一种与他们心灵对话的"捷径"。学生作文里的每一个字符都是他们心灵与情感语言的音符,共同构成了他们心灵的乐章。为此,紧跟时代教育思想和技术,教师要更好地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多媒体教育技术课堂中的运用能够在素材的丰富积累、兴趣的引导激发、情感的渲染共鸣和情境的创设等方面起到传统教学无法超越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将之运用于小学生的作文写作实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其效果是令人称赞的。  相似文献   

9.
郑素清 《陕西教育》2004,(11):25-25
如何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语文教育双赢的局面呢?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探索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一、走进e网,拓展课程资源的新天地。 《课程标准》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利用互联网信息丰富、资源多样、传播快捷等优点,搜集信息,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写作的资料库"。作文教学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与手段,最终仍要回归到"生活"这个中心上来。只有"生活"才能成为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坚决打破"躲进课堂、闭门造车"的格局,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把目光锁定在返朴归真的自然、日新月异的社会、丰富多彩的校园、喜怒哀乐的家庭上,让学生在与生活的零距离接触中,积累素材,把学生在课内的冥思苦想变为课外的信手拈来。那么如何实现"作文与生活"零距离接触呢?经过探究,  相似文献   

11.
"生活化"习作教学是能够极大激发出学生写作潜能的习作教学手段,其核心内容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措施,包括注重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写作氛围等措施,旨在指导今后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2.
写作实际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作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过程。目前有好多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平平淡淡,毫无新意。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语言可表达,写作的热情消失殆尽,听到做作文就双眉紧锁。那么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写精彩,具有生命活力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你是有名的‘故事大王’,老师记住你了!”听了老师的赞许,学生心里充满了甜蜜,“你在同学的帮助下.语言变得更生动了,真聪媚!?听了老师的鼓励,学生眼里闪烁着自信。“第四小组的同学能够充力合作.设计精巧,语言流畅。将来一定会成为出色的记者!”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时下学生普遍对写作望百生畏,而教师,又被传统的作文教学思路所束缚,一时束手无策。新时代,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情和实践的过程,因此必须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从这个角度来看,反思当前的作文教学,改变评价思路,调整教学策略已显得刻不容缓。借助网络,进行开放性作文评价,通过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我正尝试着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独特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当代作家刘心武说过:所谓独特,就是基于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我越从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感受出发,我的作品就越不会与别人雷同,越可能具备特点。由此可见,体验和感受是个性作文不可或缺的催化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体验作文,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感受。  相似文献   

16.
作文一向是学生最怕的,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批改学生作文也容易让人觉得累,原因是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是千人一面,或是一股学生腔,很难写出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为什么学生作文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象?本文就这种情况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导学生改变这种现象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陈伟达 《师道》2005,(10):22-22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于是,课堂充满了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8.
愉快的假日生活是所有学生都期盼的,而现状是学生为成堆的枯燥的假日作业所累,毫无乐趣可言。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怎样给学生布置假日作业更有效,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巩固所学,又能提高能力并快乐地度过假期呢?  相似文献   

19.
20.
王新  田明 《中小学电教》2005,(11):34-35
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作文教学已经走进了小学校园。然而,我国的网络作文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网络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发挥着重要的工具作用:对于教师而言,网络既可以作为创设情境的工具,又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写作的工具;而对于学生而言,网络可以成为学生收集资料的工县、输入及编辑文本的工具、发表作品的工具;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还可以作为师生进行交流评价的工具。当然。不能仅仅简单地把网络理解为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