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文聪 《广西教育》2008,(34):45-45
学习不只是一个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把作文训练当作“沉重的大山”,主要是他们找不到作文材料,没有去看、去听、去思考周围的生活。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作文材料。‘生活与作文’好比‘水与鱼’的关系,鱼离不开水,因此,作文也离不开生活。”  相似文献   

2.
一、片段作文训练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人说:"作文是哭泣时的泪珠,欢笑时的音符。"这个比喻让学生意识到作文无需刻意地去搬去套。在片段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启发学生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想象……让学生从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情趣和意义,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采撷朵朵生活浪花,从而获得丰富  相似文献   

3.
田雪 《天津教育》2001,(1):36-37
小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的内容,平淡单调的情节,干瘪无味的语言,总让我们语文教师忧虑不安。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感到怵头,觉得无话可说,缺乏兴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有了内容,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积累、去创造。  一、鼓励调查,积累素材  学生每日处于生活之中,但是很多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更不善于思考和积累,即使面对大千世界也是熟视无睹。因此对于那些取材于日常生活的题目,我鼓励学生搞调查,…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即是一种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即是一种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这的确值得深思,需要我们去探究。这里,我想就作文教学应回到写作本源方面谈些个人看法:一、转变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作文教学刘国正老师指出: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大都是注意指导学生怎么写,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去探索写作的源泉。‘写什么’是‘怎么写’的前提,不注意写什么,会导致一种八  相似文献   

7.
作家蒋丽萍说过:“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写自己的感受。从这一点出发就是要让学生平时就养成一种习惯,要有丰富的感知力,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不能想象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人能写出好文章来。”这段话道出了作文成功的真谛.就在于到生活中去发现,自觉主动地在生活中体验感受。可见,作文教学的指导,离不开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8.
陈柏林 《文教资料》2010,(34):74-7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9.
楚节梅 《小学生》2012,(11):63-63
当前小学语文的紧迫任务是要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而作文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作文教学是一个重头戏。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会写,大面积的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目前,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作文无啥可写,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一、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学生作文最大的难题是无啥可写,看到老师出的题目,往往是不知道从何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能让小学生把自己对周围的认识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才能使学生从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作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11.
向社君  向晓霞 《教师》2014,(7):41-42
正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作文教学的关键是作文观念的改变。作文观念,指为什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学生作文不只是一次作业,不只是学生一个人的事,也不只是写给老师,让老师这个唯一的读者去评判。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体验和认识生活,并激励学生以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去创造生活。因此,只有创新作文观念,才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境,诱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 ,小学生作文最苦恼的是“没有什么可写”。其实并非真的没什么可写 ,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 ,不善于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作文 ,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什么文字”。仔细体会 ,我悟出一些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一、教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人的生活。解决“没有什么可写”的最好方法是教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同时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告诉学生在观察时多想想“为什么?”。这样观察仔细了 ,脑子里留下的东西就多了 ,这就是作文素材。比如 :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要引导…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习作写什么?写"周围的事物"."周围"即学生的生活圈.生活如影随形,学生却视而不见;生活过去了,语言没跟上.孩子习作无话可说,实际上不是"写"的问题,问题核心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因为对生活进行"写真"是需要敏锐观察、深刻记忆的,而中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受注意品质的发展水平及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他们难以主动观察与发现,不能通过感情的追忆,唤起已经过去的热情和情绪.这正是中年级小学生感觉作文难的原因.真正解决学生起步作文无话可写的难题,加强有效的观察指导,培养观察能力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慢、差、费的重灾区。现实中,一提起作文,学生就头疼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作第一道难关就是没有材料。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没有积累一定材料,作文时就无话可写。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班级中几十位学生所蕴藏的资源优势,构建起有声有色的生生互动的作文教学情境,不失为帮助学生解决材料缺乏问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观察能解决作文“源”的问题,是教会学生去读好“大自然”这一本书的主要手段,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正从观察日记向命题作文过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出现审题不准,拟题不当,立意能力差,缺少想像、联想等问题。教师在指导话题作文时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注意训练学生对话题的敏锐的反应力、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像、联想力。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生活,注意从课外读物中汲取作文材料。在写作阶段还要注意写作技巧的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提倡自主作文、自由作文,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到作文是生活的一种需要,这是还作文教学以本来的面目。而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最好的组织作文教学活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李爱平 《考试周刊》2013,(46):54-54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选材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9.
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不只是技巧和能力。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减退的心理原因有:兴趣范围的扩大并不断分化;不注意观察积累,缺乏习作素材;实施了过高的作文要求,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减退的问题。可以尝试采取相应的对策:培养兴趣;训练观察;引导积累;降低难度。  相似文献   

20.
李杜鹃 《辅导员》2009,(20):37-3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软肋”。中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问题最大的是笔下无内容,不少学生对写作600字的短文都感到困难。当然还有其他通病:感情不真挚,缺少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观察生活经常是平面的,尚未注意有创意地去表达;表述观点时个人化倾向比较严重,如写为生活琐事的喜怒哀乐,内容低俗,无病呻吟,庸俗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