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缘起】在学习“分数除法(一)”即分数除以整数这节课时,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我在巡视时,听到了学生小璐和小鸿的对话。这次,是平日里基础和成绩都不如小鸿的小璐在对小鸿讲解。对于47÷
  3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璐手拿一张长方形的纸,边指点边讲解。小鸿不住地点头。小璐说,其实我开始也不怎么明白,后来,我按书上的方法动手用纸折了折、画了画后,想了想,就明白了。小鸿听了后,不好意思地用手挠了挠头,说道:“噢,原来是这样!如果我用纸折一折,我也会的。”  相似文献   

2.
过分的溺爱     
翅飞 《小学生》2006,(12):14-14
原来的班里有个同学叫小鸿,他的母亲对他的爱是一种溺爱。小鸿是我们班最吵的一个,成绩也不好,而她的母亲却……老师批评小鸿的时候,她站出来,说老师偏袒其他学生,只骂小鸿,扬起手要打老师,还说要把老师告到县教委去。小鸿考试差时(几乎每次都不及格),她又跑到学校,说老师不教孩子,不给孩子上课,不给孩子辅导,还闹到校长室去。小鸿作业不做(都是空白),老师没法改,小鸿母亲竟在学校操场上大骂老师,使老师颜面扫尽。现在,我已经不在那个班了,原来的老师也没教他了,真不知小鸿会被他母亲溺爱成啥样。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掌握数学最基础的知识,逐步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操作"不仅包括手操、口述、眼观等外部活动,还包括学生动脑思维的内部活动。但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思维,概括规律,形成技能。  相似文献   

4.
一果多因     
教育学生常有失败的记录,只不过见于报刊上的几乎没有。在自己教育生涯中,很多学生成才了,津津乐道,喜形于色;很多学生失败了,缄默闭口,沉思寻因,小鸿便是一例。小鸿是个留级女生。体态丰腴,完全成人。没有多久,她善于朗读的特长被发现,我便创造机会,经常让其发言,看来自尊心得到了尊重。但纳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的位置上,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操作学具。因为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形象思维成分比重大,要优化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借助实物或模型,运用直观手段,进行实际操作,使教材由“静”变“动”,由抽象变具体,从而使学生会学。下面谈谈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体会。 一、通过操作使学生正确建立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要加强操作和时间活动,以利于学生在理解中掌握数学知识,防止死记硬背。操作属于学生动作技能的范畴,动作技能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通过操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原理、计算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感知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养成良好品德的必要条件.儿童获取丰富而正确的感性材料的主渠道是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操作.因此无论是义务教育教材的编排内容,还是老师在教学中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操作.如何更好地运用教材,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概急外化、物化,逐步引导到抽象呢?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笔者试从学生操作时的思维特点和难度出发把操作分为三种类型,即模仿性操作、走向性操作、创造性操作。本文就操作类型作一简单探讨。一、模仿性操作模仿性操作是操作的低级形式,它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具演示,用学具进行重复教师演示过程的一种操作。在模仿操作过程中,学生感知实物或模型,在头脑中形成操作的表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学具把此表象表达出来。通过模仿性操作,学生能充分领会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这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动机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学生在学习中感兴趣的是学习活动与内容的生动、形象,所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动手操作在教学中的效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0.
<正>让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安排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下面是我对教学生认识"比"懂得运用"比"的一点想法。数学概念是通过分析和比较,求同和求异、抽象和概括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学生接受数学概念时,容易满足  相似文献   

11.
【个案】临近高考,小璐的情绪越发不稳定,不爱跟父母说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妈妈给她送东西,她也有些烦躁。父母想跟小璐沟通,孩子却说:"唉呀,你们别说了!"让父母顿时语塞。小璐有一个哥哥,学习和工作都不太理想,现在家里人把希望都寄托在小璐身上。小璐也很想争气,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学习困难大的内容之一是应用题的解答,尤其是分数应用题的学习,往往是学生对数学畏惧,甚至厌学的根源所在。那么如何进行分数应用题教学,使学生易学、乐学呢?我通过对分数应用题的分析归纳,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教学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以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解题能力。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比较9/(10)和8/9两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除了用化小数法(把两个分数分别化成小数进行比较)、化分子相同法(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化为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化分母相同法(把两个分数的分母化为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以外,还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比较。 1.交叉相乘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别做被乘数,与分母交叉相乘,哪个分子与分母相乘的积大,那个分数就大。即9×9=81 8×10=80 ∵81>80 ∴9/(10)>8/9(此法实质是化分母相同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最终又运用于实践。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如何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以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以便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教师利用学具,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操作活动,学生就能在操作活动中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这样教学,把动手、动脑和动口紧密结合起来,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  相似文献   

17.
体验是人克服“有威胁性生活情境”的过程。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教育,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学习困难情境”,促进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最终达到使他们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意义建构。数学体验教育在操作上有三个环节:(1)创设困难情境,使学生面临的困难处于其“最近发展区”;(2)克服困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自主探索,提倡协作交流;(3)进行反思,就是对困难的创设和解决过程本身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实践操作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教具、学具及其他材料,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摸、拼、剪、量等实践活动。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发现规律、掌握数学, 最终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课本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近十年来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做到了灵活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没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上。”这说明实践操作对促进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此,教师不仅要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幻灯等直观演示,还应让学生亲自参加探究知识形式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学具,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首先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利用多种形式的操作过程,促使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计算规律和数量关系转化为可以摸得到,看得见的实物,使学生既乐于接受,又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因此,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进行直观操作,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开放型操作,学会创新,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开放操作目标,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总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此,对于教学中的操作性内容,我常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