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学家顾诚先生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版之后断货已近30年,早已难觅踪影。此书是顾诚生平仅有的两部专著之一,经光明日报出版社重新整理编辑,今年  相似文献   

2.
宣言 《兰台内外》2013,(1):57-57
为在吉林省档案局(馆)形成研究问题、关心时政、热爱工作的良好氛围,以局(馆)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吉林档案文化沙龙于2012年7月正式成立。沙龙突出"世界眼光爱国主义"主题,旨在引导会员把兴趣和事业结合起来,把理想和创造结合起来,促进会员在工作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沙龙是会员交流思想、展示成果的平台,同时也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摇篮。沙龙鼓励会员在活动中深入讨论,科学辩论,不断推出档案建设上的创新思想与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莫里哀的作品开始传入中国,引发了戏剧理论界和舞台实践的莫里哀热。文章分析总结了民国时期的莫里哀生平与创作研究、翻译与舞台实践,并着重对莫里哀热背后的文化动因进行了深层次解读,指出其作品与中国的白话文运动、戏剧改良和话剧抗敌等运动的密切联系。在中国传播的莫里哀剧作,也用讽刺的笑和忧愤的恨见证了中国话剧从发生、发展到成熟的曲折道路。  相似文献   

4.
王宇 《新闻传播》2007,(12):36-37
47年前,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首先提出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他是在肯定电视的威力时提出这一概念的。也就是说在他看来电视就是“地球村”得以成为现实的技术力量或者说技术手段。如今地球变小了,麦氏预言的“地球村”也已经部分成型,不仅在经济上日益鲜明显露,而且在文化上也有强烈体现。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西、中外文化正日益融合,今天的生活观念已经模糊了“我们”和“别人”的界限。  相似文献   

5.
关于“现象”和“本质”之争,在西方哲学已经进行了几千年,新闻学的“本质真实”之争是这个哲学争论在一个领域的具体化。本文通过简要梳理西方哲学中关于“存在”、“本质”的判断,再结合现今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执意追求“本质真实”的实际,提出“本质”很难认识,甚至不可认识,而且“本质”并非是变动不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薜辉 《出版经济》2003,(3):10-10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十五”期间宣传文化单位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及时与当地财政部门沟通,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按  相似文献   

7.
30年前的那个春天,一次著名的科学大会,开创了一个科学发展的崭新时代。科学技术,这一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和生存的严肃命题,从来没有得到如此完整、系统的阐述,从来没有如此庄严地列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8.
在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中,科教节目可谓一枝独秀。随着科教在当代社会中作用的日益彰显和公众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科教电视节目正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社会调查表明,我国公众已经开始认识科学,希望提高科学素养,增长自己的知识。电视是平民大众的媒体,电视科教节目是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真理,弘扬科学精神,启发诱导观众的科学思想的有效工具,在今天,电视仍然肩负着提高大众文化科学素质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近代(狭义)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一向颇感兴趣,但多半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当初读到方豪先生的《中西交通史》,很是为老先生的认真而感慨,并好好补了补课。尽管前贤题诗在前,但近年来此领域研究之拓展,仍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不久前读到张国刚教授与吴莉苇博士合著《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副题为“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将论述的范围设置在1500-1800年间,又以欧洲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高峰 《贵图学刊》2010,(1):23-25
概述了贵州省共享工程的实施建设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编辑之友》2011,(6):88
据中国文化传媒网报道,5月13日于深圳文博会举行的全国文化产业座谈会上,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文化部正在抓紧《"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拟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  相似文献   

12.
<正>早期的"内参片"现在人们提到"文革"期间的文化现象,常常会出现"内参片"这个词汇。"内参片"是"内部参考影片"的简称。其实它早在"文革"之前就有了。但是,"文革"前的"内参片"和"文革"中的"内参片"含义不完全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13,(4):77-77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微议:1.春节期间看报者少,不出报也是一种节约;2.让专业记者在微博上报道是一种有益的尝试;3.此举可提升大河报的社会影响力;4.当然难免有点为他人做嫁衣;5.就当是在微博上做广告吧。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订阅者事先并不知道报纸会有这么长时间的休刊,应该是一种商业欺诈(短斤少两)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式记录濒危状态下的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对抢救、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最好解读。抢救性记录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抢救、认知和传承。此文以满语传承族群为样本,通过对黑龙江省的满语传承族群文化遗存的影像记录,来探讨大传媒时代少数民族影像记录与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5.
赵明 《大观周刊》2012,(27):22-24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斯诺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文中提到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以及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对社会是种损害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针对于“斯诺命题”的讨论,斯诺认为产生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因此他主张通过教育改革这种分裂。然而针对斯诺问题,许多科学家和教育家都将科学史视为连结两种文化的一座重要的桥梁。不管是哪种解决办法,科学与人文的分裂都引起了我们深刻地反思,这种反思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两种文化的分裂确实给我们带来了现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的仪式观”,用仪式化的隐喻建构文化层面的传播观念,为当时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传播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他所提出的仪式观和传递观分别指向传播学的文化科学和效果研究两种传播学范式,我们可以借助天主教及新教教义进一步认识这两种范式。基于涂尔干、芒福德对宗教原始形态的分析,凯瑞借助“仪式”这一宗教概念抵达传播的文化路径,具体即通过仪式的核心概念——“秩序”来生成精神价值,铺设意义系统,构建现实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省文化厅于四月下发《关于开展"2010书香齐鲁全民阅读促进活动的意见》(鲁文群[2010]11号)。  相似文献   

18.
<正>周谷城(1898-1996),湖南益阳人。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著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郭宏 《大观周刊》2011,(14):284-284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自1998年实施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的人口综合覆盖率不断提高。通过广播电视,农民们学会了许多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了致富本领,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20.
传统书店毕竟还是传统书业的主渠道,支撑着国家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在新旧书业尚未完成它们的交替与更新之时,国家必须全力保护传统书业。否则青黄不接非常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