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从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了和谐社会,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从哲学、政治学等学科深入研究了社会和谐,并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理论思考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提出的,是新形势下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政治结构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以人为本”这一命题便受到了哲学界的极大关注。有人把它作为本体论的命题,有人把它作为价值论的命题,有人强调它凸显了人道主义。本文认为,它是涵盖着本体论、价值论和历史观的全面性命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现实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以及现实人在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中所处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平,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发展的目标追求,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支柱,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本文阐述了社会公平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政治关系和谐的保障,是经济关系和谐的基础,文化关系和谐的支柱,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我们要积极探索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6.
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以人为本”这一命题便受到了哲学界的极大关注。有人把它作为本体论的命题,有人把它作为价值论的命题,有人强调它凸显了人道主义。本文认为,它是涵盖着本体论、价值论和历史观的全面性命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现实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以及现实人在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再认识。和谐社会的宗旨在于以人为本,目的是促进人与社会、自然、人、自身的和谐共生,减少社会发展中因人为的因素所付出的代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8.
"天下虽宁、忘战必危。"当前的世界并不完全太平,国家、民族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决定了它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更须进一步统一认识,提高和规范国防教育内容,深化大学生国防教育思想和途径,促进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持续发展,与时俱进,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的执政要求和执政目标,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地扩大.因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行分配原则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表现,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在人性方面得到健康发展,更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然而,时至今日,在多种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益淡化的倾向令人担忧。本文尝试从社会层面对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构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一个单位文明的表现,学校更不例外。本文就构建和谐校园应该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的关系,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途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出发,论述了体育教学根植于学生主体的时代意义.提出在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的途径中,应始终贯彻依据学生个体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人自身和谐心理的构建不但事关个体心理健康,而且关系到人际和谐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心理基础。人的心理的不和谐不但由不和谐的社会现实所决定,而且受到个体心理习惯、观念的影响,因此要调适不和谐的心理状态,引导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此外还要在全社会范围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些过程中,端正党风政风铲除腐败起着先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届政府提出建立和谐社会,有极强的针对性。目前我国面临着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许多不和谐,处理不好,会有灾难性后果。中国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因此我们既要有所作为,又不能操之过急,要以平和的心态处理好对内、对外的关系,使内外关系自然和谐,引领国民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在保障基本人权和社会公平的基础上维护好各方面的利益;寻求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共识和价值准则;建立具有广泛包容性,能够承受不同张力的政治文化;形成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保障民意表达渠道畅通;达成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公平与效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党郑重地强调社会和谐,并把和谐社会问题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不仅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继承,而且为也为包括儒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和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成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人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即将步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成人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优化等方面面临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进步是以和谐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才,需要切实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重视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武德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武术中武德精神所弘扬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统一的、一脉相承的.武德通过弘扬民族的道德规范,以其独特的社会控制功能弥补法制控制的空缺和不足.因此,探索武德精神中和谐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宣扬发展武德精神,民族精神,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独特贡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