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是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曾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相似文献   

2.
学生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让学生在质疑中建构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与理念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言:“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纵观科学史,每一次重大发现几乎都是从质疑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国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学习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疑”并非人人拥有,也非即刻产生,只有在细致的观察与比较中才会对具体事物有所发现,这发现需要存储到头脑中,因为有所思才会有所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其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疑、质疑,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6.
李万江 《山东教育》2004,(28):41-42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  相似文献   

7.
石顺宽 《云南教育》2004,(19):72-74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疑问是智慧的窗口,是学习的“路标”,是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对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数学“问题自主解决”的关键在于有价值数学问题的提出。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如何生成呢?一个富有教学魅力的教师,总是善于创设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9.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  相似文献   

10.
张芳 《河北教育》2001,(4):41-42
质疑问题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应当说善于提出问题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明朝科学家陈宪章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美籍科学家李政道说“最重要的是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可见善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事实上,学生是否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成效,而且也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吕,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更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问。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会提问是多么重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在构建“两个有效”课堂的背景下,我认为,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而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把由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变为让学生来提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老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7,(9)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又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中国宋代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去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上许多发明创造都缘于质疑。因此,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例如: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说到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南宋大学问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这里,三位都说到了学习者贵在有“问题意识”。“问题”起于“疑”、解于“问”和“答”、终于“获”。教学中的“问”有学生的自问、学生间的互问,更多时候是老师的提问。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从课程的丰富内涵中找到聚焦点或突破口,以老师提问题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并分步骤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促成学生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和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7.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两句话已成为广大教师信奉的名言。的确,放眼今天的教学,许多教师已高度重视学生的质疑。然而,在如  相似文献   

18.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中小学教师感到困惑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难以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许多学校往往只能由教师提供题目让学生选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可以说,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即“学问”是从“问”开始的,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目标。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就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解决的难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探索的精神。质疑——提出问题,即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为“疑”是一种对现有认识不满足的理智情感状态,它既是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又是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所以,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则不进。由此可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探索的精神。爱因斯坦说过:“系统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解决,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的事,但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认识老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上的真正发展。”因此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生物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重要内容。1问题的提出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则不进。由此可见.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获得、重要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基本技能的形成,无不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