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让学生亲自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等操作学具。在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学具操作,学具操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学具操作巧妙引入课堂教学,以操作促思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起到优化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蔡秀敏 《考试周刊》2012,(20):76-7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际操作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技能技巧的形成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巧用学具,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的数学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资源和生成性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于操作的学具或教具就属于数学课程资源中的环境与工具,学具可以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清晰明确地掌握知识。然而,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有不少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出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人们对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极力关注。数学学具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提供了操作材料,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大量感性的材料,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相似文献   

8.
张艳超 《广西教育》2011,(34):60-60
儿童运用学具学习知识的过程,起初是获得感知和表象,而后是摆脱学具,依靠内部语言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对概念的初步认识,这一逐渐“内化”的过程,使学生从直觉动作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既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操作、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所谓学具操作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那么,如何恰当地组织学具操作活动呢?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课堂氛围也因此变得更加活跃。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忽略指导或组织不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在学习中,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支撑他们学习的主要形式。《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在低年级数学课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李敬 《云南教育》2007,(9S):26-2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来发展思维获取知识。现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谈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是数学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对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等功能。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如何把握课程标准,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呢?下面结合自己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看到的教师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智障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认识过程中较难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得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然而学具的直观性、趣味性、操作性,能帮助智障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启迪思维,帮助智障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16.
17.
刘榕 《小学生》2024,(1):64-66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高效学习,是广大数学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而使用学具无疑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在课堂上巧用学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文章就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巧用学具进行积极的探索,旨在促进学生高效收获数学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8.
学具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儿童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学习的困难,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巧用学具。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合理地选择易操作的学具;有的放矢,构建学具操作模式,有始有终,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通过做数学,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越来越体会到学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合理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主要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0.
在低年级教学中,学具操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组织或者引导不当,经常会产生学具操作流于形式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学具操作起到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