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谷平 《上海教育》2006,(9B):58-59
社会本位、个人本位教育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一是相互制衡的,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来决定其偏好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一对矛盾运动推动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编按]  相似文献   

2.
王占宝 《上海教育》2006,(9B):46-47
实践教育、研究教育、评价教育应该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优良的传统,把握教育的科学走向,根据教育的具体环境,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教育的系统中来。[编按]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本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革新》2005,(4):31-31
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我们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动力,以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期课改的核心之一,也是当下很多学校最大的努力目标,可是到底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却见仁见智。正如南京师大附中校长王占宝所说,教育始终在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人的本位三之间存在钟摆现象,它应该达到适当的平衡,任何一种偏离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校长首先应该认识的、准确解读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话题。可以想见,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否深刻,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中一切行为的正确与否。  相似文献   

5.
实行小班化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金辉 《上海教育》2006,(9B):58-58
狭义地讲,素质原来是生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人天生的禀赋,后来被泛用了,以至于现在我们不知道它的边界在哪里。素质的差异性在各个方面都能表现出来,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地球的唯一,从素质角度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从素质本身来讲,它的发展也有阶段性、顺序性和个体差异性,这在教育学里也属于常识问题。  相似文献   

7.
沈健 《成才之路》2009,(34):I0002-I00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同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追求公平的教育价值转型,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并要求改变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代之以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即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不以学生为本,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来设计,那么再美好的设想,最终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9.
关景双 《上海教育》2007,(12A):56-57
当我们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视角来审视诊断性考试的时候,对于考试为了诊断、为了改进、为了激励、为了重构校园教与学生态等认识也就渐渐清晰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本-- "两课"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必须全面分析“两课”进大学生头脑不甚理想的原因,以推进“两课”教育改革。就教学层面来说,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更新教学内容,按照进“头脑”的基本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并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入手,推进“两课”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黎灼辉 《广东教育》2007,(7):100-100
"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是英国一项意义非凡的议题,纵观英国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周兵 《语文天地》2014,(30):3-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应该搭建有效的言语实践平台。这种平台的创设要以学生为本位,以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遵循言语实践规律。一、凸显语文本质,着力语言运用1.聚焦表达,在悟读中体验小学语文包含有小说、寓言、神话、说理文、说明文、状物及抒情散文,涉猎面广,覆盖面大。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追求公平的教育价值转型,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并要求改变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具有更高数学素养的公民.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育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习惯."作为讲授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贯彻素质教育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充分体现数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为此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快乐地学。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左卫星 《现代教学》2009,(12):46-47
自上海二期课改推行以来,"以学生发展为本"俨然成为热门的话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在实践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因此,在上海二期课改推进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赵亚萍 《湖北教育》2007,(11):22-24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而真诚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强调给学生提供自主感受的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益智、自主育德、自主健体,增强学习的亲历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真实体验的过程中,将感受化为对价值取向的判断。在学生不断进行道德参与、道德选择的同时,提高道德判断的能力,逐渐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获得和谐而健康的发展。以生为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根本利益。既关注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又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以生为本,注重启发和建构,强调师生的民主平等。师生面对同一道德情境,共同感受、  相似文献   

18.
一、找准主体因素——重视课前准备工作1.认识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正确认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前提。课前准备除了老师对教材的把握,更主要的是对学生的把握。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应满足于整体的  相似文献   

19.
笔者参加了一次全县初中语文观摩会,讲课者都是各学区(校)推荐的各类"比武课"的一等奖获得者。这些青年教师用良好的语文素养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多变的教学艺术演绎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听过之后,笔者却有更多思考。公开课,毋庸置疑是给人看的,自然追求其"好看","好看"多在形式,多在热闹。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学制度不仅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规则体系,而且其本身亦有教育功能。衡量教学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教学制度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接着探讨了我国大学教学制度的问题及其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大学教学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