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忽然自称失明了。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他问每一个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幻想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  相似文献   

2.
请看案例:为“被学生问倒”叫好: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少?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人?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杜甫的诗歌特色吗?李白与杜甫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吗?我听说这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  相似文献   

3.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引发班主任的关注,使班上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这一貌似"扭曲"的愿望,给班主任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4.
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他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非常敬仰他的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他问每一个前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幻想干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  相似文献   

6.
郑立平  钟静 《教书育人》2012,(14):65-67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坚定成才的信心,让每一位学生从这里走向世界,从今天走向未来!是什么地方敢有这样的承诺?是什么地方竟有这样的自信?是什么地方真有如此的骄傲?她,就是坐落于山东半岛威海小城  相似文献   

7.
我收齐练习卷,便急于批阅.正满意于学生的成绩之时,一张白卷跃然眼前,一看姓名,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这可是班上的优秀生啊!身体不舒服?还是--?我把这个学生叫到跟前,他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我为妈妈交白卷,她只知道关心我的成绩,只知道买课外资料让我做,却从不了解我的感受,从不问我需要什么.我就要为妈妈交白卷!"由此,我们不禁要思考:我们的孩子怎么啦?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8.
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眼睛忽然失明了。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问每一个来看他的学生:“你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幻想干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同学们把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地告诉老教授。老教授一边听一边点头,不时地说着“好”、“很好”、“再说一遍”、“你很了解自己了”、“你目标明确,好好实践吧”什么的。谁知,在学生们毕业离校的前一天,老教授的眼睛又“奇迹般地”复明了。他在送别会上对同学们说:“在我双目失明、意志消沉的时候,是同学们的关怀和…  相似文献   

9.
王剑平 《现代语文》2004,(12):29-30
传统的语文教学经常运用"串问式"教学法--一节课漫无目标,问这问那,一问到底.其具体表现为:一问作者是谁,二问段落怎样划分,三问中心思想是什么,四问表现手法有哪些等等,问得茫无边际,问得无穷无尽.由于问题提得过于烦琐、零碎,湮没了主问题,把语文课上成了"满堂问"的课.曾听一位教师教朱自清的<春>,老师开始讲解课文了,问道:第一个"盼望着"是什么意思呢?那么第二个"盼望着"又是什么意思呢?"东风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脚步近了"又是什么意思?这样提问岂不是文章有多少句话就可以提多少个问题吗?而在这些问题中,有许多是明知故问,问倒了学生的学习胃口,问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做好事     
小兔想帮别人做好事,他一路走,一路想:“到什么地方去找好事做呢?到什么地方去找好事做呢……”小免走呀走,碰见了小松鼠,连忙问:“小松鼠弟弟,让我帮你做件好事吧!”小松鼠说:“谢谢啦,可我没有事需要你帮忙呀。”小兔走呀走,碰见了小猴,连忙问:“小猴哥哥,让我帮你做件好事吧!”  相似文献   

11.
一位担任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士,想到新闻专业来从教。我问他:“您是做何种工作的?”答:“做新闻工作的。”“您做过新闻学吗?”我又问,却未立即回答。又曾遇到一位教师,他称自己可以指导教学论的研究生。我问:“你搞过教学论吗?”答:“我搞过20多年教学了。”答非所问。于是,我不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的美国洛杉矶,有一位伯兰先生,他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翁、慈善家,许多人都敬重他,以他的财产和豪宅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一天傍晚,伯兰先生在自家的门口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他缩在院墙的一角,当伯兰先生看到他时,他正在数天上若隐若现的星星。伯兰先生问:年轻人,你在做什么?年轻人回答他:我在数星星,有多少星星就有多少梦想。伯兰先生笑了,他继续问: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电话不用话筒美国生产出一种无话筒电话,它使用简单、一声“喂”就可接通。人们可以在房间里的任何一个地方与对方通话,不必将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  相似文献   

14.
脑筋急转弯     
《考试》2005,(2)
1、什么事情只能一个人做,二个人以上就不能做 了,而且只要你不讲就没有人知道你在做什么? 2、有一个东西,是青年人的婴儿期,中年人的青 年期,老年人的人的整个过去,它是什么? 3、有一位警察带着一位小孩子在过马路,路人问 那位警察他是你的儿子吗?警察说:是,那路人又问那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费拉尔·凯普的《没有任何借口》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心理学家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教堂,对在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他问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把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爱来成就     
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席间,有一位年轻的企业家.有人问他,让你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是什么?他对着满桌佳肴,想了想,微笑地讲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一、创境设疑,让学生自行确定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1.实物导入。教师出示学生十分熟悉的铁锅后问:这种铁锅在使用时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让学生列举铁锅的种种弊端,并最终落脚到烫手上。 2.动画展示。多媒体出示书中“好烫”的画面,并问:看到屏幕上的情形,你会产生什么想法?让学生针对画面  相似文献   

18.
天马说笑     
慈善家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的志愿,结果不外乎将来立志要做一位工程师、科学家、医生……等。只有一位学生说他将来要做慈善家。我听了,马上对这位学生刮目相看。于是我问他为什么?他答道“:老师,您想,要是没有几个钱,能不能做一位慈善家?”  相似文献   

19.
那是在洛杉矶郊外一所旅馆的早晨,我正在大堂的餐厅里就餐,发现自己的右前方有3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这3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  相似文献   

20.
在一位著名企业家的报告会上,其中一位听众问:"请问对你来说,促使你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但是没有把圆画满,留下了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圆.你们问我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这个圆,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