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人们的名字一般是三个字或两个字。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字为姓,后面的字为名,如陈X、张XX等。但对古人来说,尤其是先秦时期,这就不太适用了。试举几例:1.孔子并非姓孔。《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但是《史记》也并非完美无缺,他说孔子“姓孔氏”,其实并非如此。在先秦时代,姓和氏是有...  相似文献   

2.
每年春节,家中都会摆放许多牌位,那都代表着我们孔氏家族的祖先。听爸爸说,我是孔子的第七十六代孙。这可能会让你感到奇怪吧?我们孔氏家族的家谱,可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家谱哦!常听大人们说,孔氏家谱的修订是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开始修谱,孔府要选择吉日,全国各地孔氏族人派代表前来参加,仪式在孔庙礼堂举行。修谱的场面极为宏大,主持修谱的衍圣公(孔子嫡孙)身着古代祭服,率领全族长老及众人,朝北面跪,举行告祭。由族长宣读修谱誓词,读罢将誓词供在香案上,衍圣公再率领众人行三跪九拜之礼,然后众人又依…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2006,(10):F0002-F0002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原址于举世闻名的“三孔”之一——孔庙的西侧,历史悠久。1009年,孔氏家族创办“庙学”;1587年扩大为孔、孟、颜、曾的“四氏学”旧址,创办了“侧里孔氏私立明德中学堂”,孔子第七十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出任名誉校长。  相似文献   

4.
王娟 《华章》2011,(33)
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这里有孔府、孔林、孔庙,被称为曲阜“三孔”.孔府是孔子以及孔氏家族生活的地方,孔林是埋葬孔子的家族墓地,而孔庙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这座全球规模最大的孔庙,气势雄伟、金碧辉煌,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94年,与孔府、孔林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如今在孔子故里、世界东方圣城、儒学故乡——曲阜,寻找孔子的踪迹已成为一种必然.笔者围绕山东曲阜孔子的故乡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显对孔子的敬仰,对文化遗产的惊叹.  相似文献   

5.
李奇 《内蒙古教育》2007,(4X):30-31
孔子被尊为“圣人”。用鲁迅的话来表达,还是后世的人们“捧起来”的。 如果有人提问孔子姓什么。那谁都会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孔子当时,却是不知姓甚一因为他没有姓。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征在。孔子所以姓孔。也是后世“追认”的,因为,孔子的好多代以前的祖先是贵族。孔姓,就从那里追溯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一、柳宗元对道家的态度《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主要思想资料,柳宗元对道家的态度,可以从他对《老子》和《庄子》的评论及其运用中看得出来。对于《老子》,柳宗元有一段很重要的话,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他说:“太史公尝言:‘世之学孔氏者,则黜老子;学老子者,则黜孔氏,道不同不相为谋。’余观老子,亦孔氏之异流也,不得以相抗。又况杨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其迭相訾毁,抵捂而不合者,可胜言焉?然皆有以佐世。”(《柳宗元集》662页)认为老子的思想只是孔子学说某个方面的变化发展,二者并没有根本的矛盾;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7.
从文献学角度审视孔氏家学,全面反映历代曲阜人士包括孔子、颜子后裔移居他邑、外籍人士寓居本邑并见于曲阜《志》者的著述概貌,阐述儒家经典要旨,突出孔氏家学原创性、地方性、氏族性特点,孔子故里的各种名胜古迹在创设的特色类目“阕里文献类”里也得到了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但对他的学生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对自己的独生子也十分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循循善诱,耐心开导。孔鲤是孔子惟一的儿子,但是孔子对他一点也不溺爱,不放纵,从小时候就启发、督促他勤奋学习,努力求孔鲤说:“你学诗了吗?”孔鲤回答:“没有。”孔子告诉他:“不学诗,就很难以好的言辞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孔鲤听了孔子的话,默默进屋里学习去了。过了几天,孔子在院子里又碰到孔鲤,便又问孔鲤:“你学过礼了吗?”孔鲤答道:“没有。”孔子又说:“不学时注意加以督促。孔鲤的同学陈…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生活在春秋后期,那时诸侯争霸,周室日趋衰微。由于铁器的产生,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奴隶主下降,小生产者上升,出现了“士”的阶层。在社会的大动荡中,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获得了参与政治、外交、军事的机会。他们既反对“世卿”把持政权,又看不起劳动人民;想做大官,机会又不多。孔子就是“士”的代表人物。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没落贵族。父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个小武官。孔子幼年丧父,生活贫困。他干过吹鼓手和管牛羊、仓库的差  相似文献   

10.
孔子年轻时,看到老石匠在为鲁国一位已故大夫刻碑文。孔子叹息道:“有人淡如云影去无痕,有人却可以把自己埋进历史里,这样的人真是不虚此生啊!”老石匠停下锤,问孔子说:“你是想一生虚如云影,还是想把自己的名字刻进石碑,流芳千古?”孔子长叹一声说:“一介草木之人,想把自己刻到一代一代人的心里,那不是比登天还难吗?”老石匠听了,摇摇头说:“其实并不难啊。”他指着一块坚硬又平滑的石块说:“要把这块石坯刻成碑铭,就要雕琢它。”老石匠说完,就一手握凿一手抡锤,叮叮当当地凿起来,一块块石屑很快在清脆的敲击声中飞起来。不一会儿,岩石上便…  相似文献   

11.
我曾听过这样一首歌:“老祖先酿的酒/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老祖先酿的酒/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有一天老祖先对苍天说/他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有一天老祖先对大地说/他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歌词十分简单,我却分明听出了几分沉重与无奈。“老祖先酿的酒,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曾经,我们的地球  相似文献   

12.
商标,英文名称TRADE.MARK是商品的标志(SYMBOL)或符号(SIGN)。标志,英文名称SYMBOL是代表特定事物或机构,具有某种特殊含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二者在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学多国家把商标放在标志中加以介绍,但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有些企业的标志往往又是其产品的商标,商标主要用于商业活动中,使生产者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诱使消费者识别商品的依据。如中美合资广州宝洁公司生产的化妆品.其洗发系列的商标是“飘柔(Rejojce)”和“海飞丝”护肤系列为“玉兰油(Oil of viom)”,而宝洁公司的标志则为“P&G”。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孔子的劳动观是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认为孔子“鄙视体力劳动”的观点曾长期在思想界居于“无可置疑”的支配地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倡导“修德正己”,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及其社会地位的改善等,他不但不鄙视体力劳动,相反,他很重视体力劳动,尊重“劳力者”。  相似文献   

14.
山东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他的地方,也是孔子的学生,中国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出生地,因此被列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人称“东方圣城”。曲阜素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丰富、古建筑雄伟称誉世界,那里的孔府、孔庙、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孔氏家族的后代,生活中自然会有许多与孔家传统有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这一天夜里,老鼠老四被吓坏了。他躺在床上,听到从四周传来了阵阵怪声。柜子里有“扎扎”的声音,地板下也有“吱吱”声。难道有人躺在我的床底下?老四害怕地想着。 老鼠老四急匆匆地穿过那漆黑的树林,来到老鼠老三的家门口。  相似文献   

16.
孔子劝学     
《说苑·建本篇》中记载着一则孔子劝学的论说,我把它详叙为现代语: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请您给我们讲一讲学习到底有什么益处?”孔子说:“为人者.就是做了君王,若拒不听大臣们的动谏,国政必失;至于普通士人,若不听朋友们的教诲.道德必丧。正如野马必须经过策驯才能乘骑,弓箭必须经过核准才能射准.木料必须经过绳墨才能取直,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为县人。所以.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又说:“南山上生长的竹子.没有经过加工,自己长得就根直。砍伐下来当箭用,便能射穿牛皮。从这个道理说明,人何必4I要去学习呢?”孔…  相似文献   

17.
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又称孔老二.他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是我国春秋时代(公元前七七○——前四七六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他是顽固地维护奴隶制度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孔子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他的祖先原是宋国贵族,因宋国内乱,逃亡到鲁国落了户.后来孔子父亲孔纥做了鲁国的大夫,成为鲁国人.孔子从小就打下没落奴隶主贵族的阶级烙印.他童年嬉戏常常模仿着奴隶主贵族祭祀的礼仪.他笃信“天命”,缅怀“先王”,形成了保守复古的反动思想.孔子青年时代曾在鲁国做过两次小官:一次叫“委吏”,是替奴隶主管理仓库和粮  相似文献   

18.
孔子历来就是和反动势力结合在一起的。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了要巩固他的反革命政权,血手未干,就急急忙忙跑到孔子老巢山东曲阜“朝圣”,吹捧孔子是“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一九三四年又通过“尊孔祀圣”决议,定孔子生日为“国定纪念日”,封孔子七十四代孙孔德成为“奉祀官”,在南京、上海等地举行祀孔大典,在各地重建孔  相似文献   

19.
李白生于一个祖辈经商的商贾之家。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万家”,从小就受到了多种思想影响。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而自己又不是专以儒术为业的李白,在他的诗歌中竞多次提到孔丘。而那个以“老儒”、“儒生”自许的杜甫,作品中提到孔丘的次数反而远远不如李自多,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力图解释这一问题。他们认为李白多次写孔丘表现了李白“不那么尊敬孔子”和“轻儒的思想倾向”;表现了李白“批儒嘲孔”的精神,甚至断定是李白“对  相似文献   

20.
贾静 《四川教育》2010,(2):92-93
数学课堂上的“温暖”一位叫李立的数学老师,这样讲解提取公因式:“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个工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爱国”。一年后,老二出生了,这位工人毫不犹豫地为他取名为“爱民”。又过了一年,老三出生了,憨厚的工人想了想,给老三取名为“爱党”。老三满月那天.造反派来了,把这个工人抓走了。工人问:“我犯了什么错?你们抓我?”造反派头头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