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很多城镇在硬性条件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城镇化推进中,传统农民的自身素质难以满足城镇社区对新市民的要求,而现阶段,如何提高新市民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村转居”新市民的社区文化素质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素质是衡量农民和市民群体质量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文化素质是导致农民和市民两种角色群体内涵差异性的根本所在,也是制约“村转居”新市民市民化的关键所在。而社区教育是实现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学习平台,通过加强新市民社区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文化教育活动,对于提升新市民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社区教育的视角,探讨新市民文化素质提升的教育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新市民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3.
李伟 《成人教育》2015,35(5):80-81
城镇化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成果,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但是城镇化有可能会让人民的生产或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所以,通过教育引导新市民,提高市民的身心素质,让新市民真正地同城市相融合,让新市民在和谐的社会中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素质是衡量农民和市民群体质量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文化素质是导致农民和市民两种角色群体内涵差异性的根本所在,也是制约"村转居"新市民市民化的关键所在.而社区教育是实现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学习平台,通过加强新市民社区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文化教育活动,对于提升新市民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社区教育的视角,探讨新市民文化素质提升的教育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新市民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5.
结合目前我国新市民职业技术培训现状及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构建新市民职业技术培训保障机制的指导思想及应遵循的六项原则.在此基础之上,从组织保障、立法与资源保障、制度保障及质量保障四方面构思新市民职业技术培训保障机制建设的总体框架,并进一步探讨新市民职业技术培训保障机制构建的宏观与微观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当今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随着不断推进,出现了大量因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新市民群体.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了商业和住宅用地,为城郊地区的村庄带来很大经济收益,他们的物质生活和居住条件,公用基础设施以及人民就业方向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农民的身份也在向市民转化.然而,城郊新市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他们中很多人虽然迅速富裕,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新市民生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均制约了城市发展,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帮助新市民融入城市,不仅与新市民的生存和发展有关,而且与中国城市化进程是否顺利进行,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及国家的长期稳定有关.因此,帮助新市民顺利转变角色,融入城市,是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陈泓宇 《中国德育》2012,(15):40-42
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教育面临专业技能、自身素质难提高的问题,面临学前教育难题及老年教育难题等。传统教育应加强对新市民的教育;针对新市民的个体差异,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新市民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偏低现象已成为制约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新市民"的受教育水平、从业技能,使其更好的融入城市,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本质变化,是当前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问题。实现"新市民"市民化的途径与手段很多,但教育是既稳妥又长久的方式,能让"新市民"自愿、主动、顺利地实现市民化。本文基于城市化进程的目标,着重分析了"新市民"教育的内涵、目标、功能、模式以及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图书馆的社会文化体系的特有地位出发,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来探索有效提升新市民文化素质的途径与方法。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夯实图书馆服务新市民的基础;创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体制,提高图书馆服务新市民的能力;更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念,提升图书馆服务新市民的水平。促进新市民更和谐的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0.
周春艳 《成人教育》2015,35(2):51-52
文章结合南通市新市民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南通市社区大学推进新市民的英语学习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英语学习兴趣性、学习条件,探讨了从培训方式、有效性策略上依托社区大学新市民英语学习推进措施,以期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提高新市民的文化及素质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无不经历过相似的“新市民”教育过程。可以说,城市化能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新市民”教育功不可没。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而“新市民”教育仍处于初始起步阶段。归纳总结“新市民”教育的已有研究,深化对“新市民”教育实践操作和理论探索的认识,无疑有助于推动“新市民”教育健康发展,使之更好地为我国城市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阴祥 《成人教育》2012,32(3):76-78
苏南地区新市民学校长期致力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发展和壮大恰好适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整合、开放和统筹教育资源是新市民学校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带动新的市民阶层初步兴起,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这些新市民在都市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池莉的"新市民"小说,把池莉文章分为三个时期进行总结,得出池莉的"新市民"具理想化、世俗化、传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勤 《考试周刊》2012,(61):33-33
现在很多农民来到城市,成为城市的新市民,他们的孩子在居住地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他们的到来使一些处在城市边缘的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也给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困惑。他们长期居住在教育改革相对滞后的农村,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后进入教学很不规范的希望小学,升入初中后,我们发现要想达到新课标的标准,特别是阅读方面的标准是很困难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第七条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七到九年级的目标之一就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样的阅读量对学生来说就像天文数字,那么学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呢?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并且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农民转化为市民,村民转化为居民。在身份转变的同时,将广大的农民转变为城市新市民,是该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城乡发展,多途径、多形式地提升市民的素质,实现市民素质和城市化进程同步发展,促进新型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宁波江北区"新市民"社区教育现状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并分析了影响"新市民课堂"社区教育实效性的症结所在,并结合相关理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为推进"新市民课堂"的实效性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提升新市民素质对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者必须提高认识,创新教育方法,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成效,加快新市民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邱华栋是“新市民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新市民小说”最大限度地传达了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因而成为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的标杆.邱华栋的“新市民小说”集中体现了“新市民”的爱情观,最关注的是“新市民”爱情的缺席.欲望书写与讲故事的叙事策略,显示了以邱华栋为代表的“新市民小说”的优长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新市民群体包括农民阶层和期望获得与现在城市居民同样国民待遇、生活方式接近、权利对等、文明程度相同的城乡共同体的正式成员。而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遭受着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居住分布和社会心态等边缘化的一系列难题。文章从教育、社会保障、土地制度三个方面对新市民群体边缘化困境进行分析,从能力提升、制度保障和条件改善三个方面提出对策,解决新市民群体边缘化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新市民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新市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通过分析国内外就业理论,总结国内城中村改造后新市民的就业现状,汇总了国内对城中村新市民就业措施的研究,得到制约城中村新市民就业的主要因素以及现阶段城中村新市民择业就业的主要方向,为解决城中村居民就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