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目标,备受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命题教师的青睐,成为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热点、亮点与考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命题现象?毋庸置疑,“新课标”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的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目标.备受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老师的青睐.成为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块热点、一大亮点、一个考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命题现象。毋庸置疑,“新课标”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因“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的具体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也就是说重点体现在一个“综”字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引言 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目标,备受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老师的青睐,成为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热点、亮点、考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命题现象,毋庸置疑,“新课标”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因“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具体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也就是说重点体现在一个“综”字上。  相似文献   

4.
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目标,备受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老师的青睐,成为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块热点、一大亮点、一个考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命题现象,毋庸置疑,“新课标”给了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王先松 《学语文》2007,(4):30-31
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随着《新课标》实施和推进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化趋势。中考现代文命题,呈现两大新变化。一是文段偏重课外,二是题目的设计上,侧重了考查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感悟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面对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新趋势,我们应如何复习,在此,我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教育艺术》2020,(4):F0003-F0003
《语文导报》原名《作文导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703/(F),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是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语文教辅读物。内容广泛涉及语文学习各个方面,定位明确,栏目丰富,适合中小学语文课内辅助和课外学习之用。《语文导报》共七个版,分别为《语文导报·小低版》《语文导报·小中版》《语文导报·小高版》《语文导报·初中版》《语文导报·中考版》《语文导报·高中版》《语文导报·教师版》。《语文导报·小低版》小学一、二年级专用,针对学生特点量身定做,配合统编教材设计栏目,以鼓励学生"爱说乐写"为原则,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写话的能力,引导学生会观察、重感悟、爱表达,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活思维。主要栏目有课文一点通、字词句运用、蒙童"识大家"、科普童话、缤纷童诗等。  相似文献   

7.
崔益林 《学语文》2003,(1):30-30,28
综观近二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地区的阅读理解题由原来的课内一统天下而变为以课外为主,有的地区甚至全部取自课外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摆脱传统教材命题模式的需要;二是语文学科文化积淀的呼唤。在此,我们想就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部分课外阅读理解题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试题,来谈一谈“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一命题现象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一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去进行科学地、准确地答题。  相似文献   

8.
1、课堂教学扩读课堂教学扩读主要是根据课内教学课文,补充、配合教科书而使用的课外文章。是为了增加语文阅读的容量,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寻找的相关课外内容。是从读本中选取对教学课文有直接显示作用的课外美文,课文赏析性材料等。所以要求学生对读本中所选文章内容要进行研究阅读,去搜集信息,扩展相关知识。这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将这些方法用于研读、比较分析课文、理解主题、丰富教学内容,会有一种特别的收获。例如学习《咬文嚼字》一文,可让学生读《语文读本》中《不求甚解》一文,思考其观点并让学生对比形成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中考语文试卷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描述《语文课程标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命题的基本依据。目前,尽管各地中考的招生制度不尽相同,命题的形式、内容更加多样,但中考语文试卷都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纲要,中考内容也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描述的。《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0.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倍受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老师的青睐,成为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大亮点、一个考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命题现象?毋庸置疑,"语文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因"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的具体实践中,实现  相似文献   

11.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05,(12):38-41
《美国语文》的中文版主编张健鹏、胡足青先生在《序言》里介绍:“一般来说,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部教程:一部《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还有一部《文学》,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本书就是较权威的一个《文学》版本的中文节选译本。”由此可知,美国语文教材是分科类型的语文教材,《美国语文》只是其中之一。我国目前普遍流行的语文教材是综合型的,即将阅读、写作、语法、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融为一“册”。从我国现在教材编写状况来看,全国各地语文教材编写者似乎一致认为综合型的语文教材好。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也曾试验分语法、文学来编语文教材,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次试验夭折了。到底是分科型的好还是综合型的好,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只流行唯一的综合型语文教材,是不是有点儿太统一了?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中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考语文试题中议论文的命题受到重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考查课外议论文阅读比例达65%。考查的内容除议论文的文体阅读能力外,更注重学生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3.
一次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文言文阅读材料出自脱脱的《包拯》。学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某校教师对命题者颇有微词,纷纷指责其脱离中考考试实际:“《包拯》既非经典课文,也非中考命题范围,选择这样的课文来考试,毫无针对性。”对此言论,笔者不敢苟同。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的文言文有《黔之驴》《陋室铭》《爱莲说》《口技》《强项令》《包拯》《岳飞》《杞人忧天》《杨布打狗》,照他们说来,《陋室铭》《爱莲说》《口技》是泉州市中考的命题范围,平时考试只能从这三篇课文中选择,至于其他课文,教师教与不教,学生学与不学,似乎无关紧要。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根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相似文献   

14.
从2006年开始,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古诗文、现代文阅读材料已完全选自课外。命题者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下,着眼于考查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按照"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原则,试题的设计有效接通了教材,有效解决了过度解读教材以及漠视教材这两大难题,对南通市初中语文古诗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起到了正确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入选了《隆中对》一文。在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与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整理’。”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日趋开放的时代和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语文中考的改革证实了这一点并推动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这几年,中考命题内容由课内向课外转变,形式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并越来越表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越来越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路边小贩     
现在中考语文大多不直接考教材内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轻课内、重课外的这样一种极不正常现象,让语文学习成了无根的浮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认识到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教材,没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要让教材发挥其价值。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平台,引导学生的学习,将他们引向更深更广的语文学习空间,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拓展。  相似文献   

18.
史文娟 《考试周刊》2011,(80):39-40
《语文读本》作为与教材同步、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用书,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程资源由教材文本扩展到课外资源的最新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读本的使用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又没有达到应有的使用效果。在此,作者分析了高中《语文读本》的现状和策略两方面。  相似文献   

19.
梁嵩岳 《教育》2013,(4):52-53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做出具体规定: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还列出10部名著供学生选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的大语文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20.
茹文化 《学周刊C版》2011,(8):194-194
一、研究考纲、研究考题 为了在中考中取到好的成绩,我们必须着重研究中考命题的依据。这一依据,当然就是每年的《考试说明》,这个纲领性的文件,给命题者限定了命题的范围、重点、题型、题量以及比分等。只要掌握了中考语文复习的纲要,我们的复习就能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