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县域青少年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安徽省县域青少年的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为主、体育消费价值取向具有特定性,并对其体育消费行为特征和内在动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安徽省县域青少年体育消费市场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对芜湖市13所中学的613名青少年、63名家长、63名老师进行消费观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少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消费现状表现为:体育消费意识呈现积极态势、体育消费动机趋合理化、体育消费项目呈单一性、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为主、体育消费水平偏低。青少年体育消费主要受个人喜好、家长、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老师等因素的影响。在综合分析青少年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特别是青少年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而初中学生又是青少年中体育消费较为突出的一个群体。因为这个群体正处在青春期,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而且又富有激情,追求时尚,更重要的是大都喜欢运动,是体育消费潜力很大的一个市场。通过对宁波七中在校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来了解城区初级中学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为引导学生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76):116-117
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能刺激经济的发展,而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发展动力十足,其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而体育消费是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消费就成为我们在日常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综合的研究方法对株洲市青少年消费结构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如何促进株洲市青少年体育消费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河南青少年体育消费现状不容乐观,不仅体育消费水平较低,而且体育消费结构单一。经济性、体制性、观念性、替代性因素,以及较低的体育社会化程度,都严重制约了青少年体育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县域居民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座谈访谈等方法,从县城、小城镇、乡村三个层面对安徽省县域居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结论:安徽省县域居民体育的总体水平偏低;体育人口比例、体育消费内容、体育健身意识、体育运动场所等指标在县城、小城镇、乡村之间的差异相当显著。建议:把县域体育尤其是乡村体育纳入“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观赏性体育和参与性体育共同作为县域居民体育类型;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县域体育的基本框架,加快县域居民健身点和乡村社区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文健 《时代教育》2012,(14):12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通过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目标、宗旨的深入认识,以H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例,对其管理模式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攀枝花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结合从案例中获得的启示和攀枝花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攀枝花市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应选择的管理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健身娱乐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综合分析法,从影响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因素着手,探讨促进我国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措施,为提高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发展水平和促进体育健身娱乐消费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以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对象,在了解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目前俱乐部评估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的行政评估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两种可行的评估模式,相对应的评估主体分别是政府机关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涉及的部门以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另外,提出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资源条件以及工作绩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有关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的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的主要问题农村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农村体育消费的因素、农村体育消费对策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目前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剖析,分析学校体育现状,提出应试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和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情况等,旨在为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状况,提高青少年大学生体质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运动技能储备做基本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指出儿童青少年体育不强的确切含义是体能不良和运动技能不济。表明"课程体育"对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不足和不力。通过对家庭体育教育概念的阐释,指出家庭体育教育是儿童青少年终身体育基础之基础,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大学生目前体育消费行为动机、结构、水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体育消费和体育消费行为概念进行界定.旨在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中养成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的基础,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不断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增强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实践中存在着家长认识上的误区、学校体育教学上的误区和青少年学生自身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扭转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赤峰市红山区,松山区、新城区的小区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小区居民对体育消费的认识比较狭隘,多局限于物质方面的消费,如服饰,报刊杂志等;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及小区设施的建设.通过对赤峰市部分小区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为赤峰市的小区居民体育消费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等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影响因素研究——以荆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层抽样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荆州市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做调查。从现有城市体育消费市场着手,从需求约束角度分析荆州市体育消费的发展现状,认识城市体育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刺激现有的消费水平,为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体育消费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对他们参与体育消费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我国高校体育消费市场,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文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衡阳市四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衡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衡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为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部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几所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男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结构水平等方面展开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全面调研,为该地区高校体育市场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中部地区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但体育消费总体水平偏低,主要是经济支付能力制约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大学生的体育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劳务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支出内容还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观察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现状和水平做基本判断与分析。认为青少年体育和体质健康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一是认识方面没有弄清楚体育的本体,混淆了体育的本体性功能和派生性功能;二是价值方面因缺乏本体意义上的体育信念而急功近利。指出,青少年体育是以强化体能为本体的身体运动;强化体能是一种超越的主体精神追求;青少年体育现状诉求一种超越的体育观;强化体能是青少年体育应有的本体观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观察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现状和水平做基本判断与分析。认为青少年体育和体质健康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一是认识方面没有弄清楚体育的本体,混淆了体育的本体性功能和派生性功能;二是价值方面因缺乏本体意义上的体育信念而急功近利。指出,青少年体育是以强化体能为本体的身体运动;强化体能是一种超越的主体精神追求;青少年体育现状诉求一种超越的体育观;强化体能是青少年体育应有的本体观和超越性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