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着重解决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学艺术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这两个中心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与这两个中心问题密切相关的其他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文艺创作的典型化。文艺主要是通过作品来为群众服务的。通过怎样的途径、运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创作出为群众服务的文艺作品,这不仅关系到文艺创作的成败得失,而且也关系到文艺为群众服务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讲语》的读者观与西方接受美学比较:背景比较,理论比较.背景比较,《讲话》的读者观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优秀传统,接受美学则是对西方文论传统中缺少的东西的一种补充.在现实方面,《讲话》的读者观完全适应了现实的要求,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为群众服务和如何为群众服务的方向,使之后的文艺进入了一个丰收时期.接受美学,也是西方文艺现实的要求,但无力解决实质是现代作家与社会隔离的矛盾,理论比较,接受美学选择和建立的基础,表现了倡导者的识见,但范围比较狭窄.理论本身缺乏辩证的逻辑力量.《讲话》的读者观建立的基础比接受美学深广,闪熠着辩证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五十周年了。《讲话》是毛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而又深刻地阐述文艺问题的光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中的重要文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文艺创作和整个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仍然离不开《讲话》精神的理论指导。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一开始就说:“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尤其在结论中,毛主席抓住了问题的中心而更着重谈了文艺为群众服务和如何为群众服务的问题。毛主席说:“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这里,毛主席谈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是紧扣文艺为革命服务这一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政治运动对文艺思潮的产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产物,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支撑。《讲话》发表前抗日根据地文艺与革命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疏离现象。《讲话》剖析了民族危亡背景下文艺与革命应如何相处的问题。《讲话》发表后抗日根据地文艺的发展有了统一的遵循,根据地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呈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5.
《讲话》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现点、方法,系统而又深刻地阐述文艺问题的光辉著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半个世纪的革命文艺实践证明,《讲话》是指导我们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解放区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深入贯彻执行《讲话》精神的结果.反之,无论是“左”倾思想对《讲话》的肆意歪曲,还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讲话》的诋毁否定,都给文艺事业带来严重灾难.“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如何服务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艺的批评标准等理论问题,论述了文艺具有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人民性与大众性相融通、普及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等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思想,将文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探究,充分发挥文艺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历史地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需要关注其得以产生的语境。《讲话》中最富有创造性、最能体现毛泽东文艺学思想的实质,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上卓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这两个问题的论述。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讲话》成为了新中国文艺运动的“共同纲领”。其基本精神在历史的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二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举世闻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的光辉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全面地、系统地解决了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中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特别是提出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为党的文艺工作制定了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讲话》的光辉照耀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42年,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中国革命的领袖,毛泽东是从指导革命事业的角度来考察文艺的。因为他的《讲话》的主题就是解决文艺与革命的问题。可见,《讲话》的针对性很强,即针对抗日和民族的解放,也由于那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讲话》对文艺本身的内在规律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未作充分详尽的论述。但是《讲话》中所论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基本的原则、观点,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和深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文艺大众化理论的典范之作。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立论基础,以"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为逻辑起点,强调社会实践在文艺创造中的意义和价值,抓住文化、文艺的创造性特征,形成了辩证的文艺发展理论。重读《讲话》,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文艺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42年 5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开创了人民文艺的新时代。今天我们纪念《讲话》、学习《讲话》 ,就是要坚持《讲话》的正确观点 ,发展《讲话》的基本精神 ,使文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的文艺论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完整、系统地解决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精辟地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美学观点。他在阐述生活与艺术的问题时指出:  相似文献   

13.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继承与鼎新。革命文艺理论具有历史合理性。周扬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杰出高扬者。在工农兵文艺、文艺服务于政治等方面,周扬对毛泽东《讲话》精神进行了与时俱进。从大方向上看,这些文艺理论创新与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基本吻合的。  相似文献   

14.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文艺大众化理论的典范之作。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立论基础,以“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为逻辑起点,强调社会实践在文艺创造中的意义和价值,抓住文化、文艺的创造性特征,形成了辩证的文艺发展理论。重读《讲话》,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文艺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讲话》作为整风文献、党建文献着重分析了党领导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改造世界观的极大必要性,鼓励他们深入工农兵的火热斗争,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通过对文艺和美学问题的分析,将《讲话》归结为无产阶级文艺和美学的战略学。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始终关心文艺工作,他在五十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围绕着解决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问题,深刻地论述了革命文艺创作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思想。今天,重新学习《讲话》,领会其基本精神,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仍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四十年前,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个座谈会,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讲话》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的重要文献之一,至今仍有重要意义。《讲话》远不限于解决当时延安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工作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它是对“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写于抗日战争期间,主要涉及革命文艺发展方向、革命文艺创作要求、革命文艺与政治关系、革命文艺批评标准四个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当代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巩固文艺战线,重视文艺工作;要摆正立场态度,坚守“二为”方向;要明确文艺源泉,贯彻“三贴近”原则;要坚持两个“标准”两个“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这部光辉著作中,毛主席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实际出发,运用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在《讲话》“结论”部分的开头,毛主席告诉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应当  相似文献   

2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讲话》中毛泽东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思想,既给文艺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崭新的人生观,又给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重新学习《讲话》中的文艺大众化思想,对于解决当前中国文艺界存在着功利化、庸俗化等问题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