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的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要求考生必须学会审题。审题的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要了解这样几个方面:①题中给出什么;②题目要求什么;⑧题中隐含什么;④题中考查什么;⑤规律是什么。当然,生物审题也有一定的技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探究型作文挑战考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一道探究型作文题赫然登场.令习惯于一般材料作文写作的考生措手不及。面对独立审题立意能力的强有力的挑战.一些写作高手中箭落马,败下阵来。这道题是:  相似文献   

3.
汪洋 《考试周刊》2010,(22):3-4
图表题是历来政治高考考查的重点,而且所占分值较高,但是考生得分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得分率,本文以2009年高考图表题为例,根据本题考生的失分情况和图表题应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总体与具体两大方面审题.提醒学生应注意基础知识、背景时政、材料信息的挖掘.  相似文献   

4.
陈奎 《中学理科》2007,(3):56-57
高考物理考试中,审好题是最终解答好题的关键.在平时测试或各类考试中,我们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道题我看错了.”“×××道题我看不懂”等等,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考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清楚审题的基本方法.2007年高考又将到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考生,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物理审题的基本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尽管各地都坚持“写作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方向.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为学生提供自由展示才情的舞台。但我们还是发现,每年中考各地都有不少考生在审题时出现偏离文题,甚至不受文题的约束而另起炉灶,造成失误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杂采生辉     
商考语上海卷审题专家:高考作题应当是开放性的.能够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叉不能考前让考生“精题”有备而来,因而题目越采越难出。我们命题组准备了好多题目。为何选“杂”?最主要的是猜不到. 今年由于“非典”疫情,不少老师在复习时引导学生准备了这方面材料,命题组有意回避,就是体现了高考公正公平的原则。当然,也有考生会转弯抹角联系“非典”。“杂”的今义很多,可打开学生思想的天地.引导学生知识面广,活学,关心社会、生活。 作题的提示语简明扼要,引导学生尽快入题.[编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尽管各地都坚持“写作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方向.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为学生提供自由展示才情的舞台。但我们还是发现,每年中考各地都有不少考生在审题时出现偏离文题,甚至不受文题的约束而另起炉灶,造成失误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吴昊 《教师》2011,(31):22-23
高中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是高考战场的必争之题。但一直是学生做题的“瓶颈”,是考试中的“拦路虎”。考生普遍得分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试题题干审查不清,研读不深,理解不透,往往浮光掠影就下笔答题,所以答得不全,甚而答非所问。笔者试就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审题提出几点看法,希望对考生略有帮助。 现代文阅读题,关键在于准确审题。抓住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命题作文1.单字题(1)命题方式探微:所谓“单字题”,就是指文题是一个字,比如,名词单字题“书”、“路”、“桥”,动词单字题“读”、“问”、“看”,形容词单字题“忙”、“杂”、“新”,等等。单字题的写作范围明确,降低了作文的审题难度,但也增加了考生审题时犯错误的机会,所以要慎重审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求学生仔细读题,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学生作业的错误中,经常会出现因未看清题目的内容和要求而造成的错误。因此,无论是计算题、文字题、图形题,还是应用题,我都要求学生仔细读题、审题。如这样一道计算题:0.4×334+45÷1.2学生首先要审清是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好,还是小数化成分数计…  相似文献   

11.
方志平 《高中生》2014,(12):30-31
近几年来,高考对三角函数部分的考查一般是先进行三角恒等变换,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这既较全面地考查三角函数这部分知识内容,又达到考查考生演绎推理能力的目的.三角函数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考生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有的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时常出现计算速度较慢或计算出错,究其原因,往往与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因此,通过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小学生好胜心强,求快心切,往往见题就做,顾前不顾后。因此,就要要求学生在计算前认真读题,并按下面步骤审题:1.洞察题目结构,弄清式题里有哪些运算?有没有括号?2.找出解题途径,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3.没有算到的部分怎么办?4.能否运用简便算法?如,计算120-(81+38…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例题是为了说明某一定理或定律时用来做例子的问题,可见例题的重要性.化学教学中;加强列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1.加强例题的审题分析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审题是发现解法的前提.认真审题,可为理解题意,把握题目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读题与审题     
分析近两年来中考考生的物理试卷,从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考生读题能力差,甚至读不懂题,不善于从题干中收集信息;二是考生审题不清,不知从何处下手,常常用错公式、定律。为什么考生做了大量的习题,却在遇到内容新颖一点的问题时,连题都读不懂呢?  相似文献   

15.
董军 《学语文》2012,(4):50-51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虽然放低了考生对审题的要求——“让学生有话说”但高考作文题又不能太简单,它总要考察考生一定的审题能力,且还要避免学生的套作。所以多多少少会有-一定难度。出题人就像在看似平坦的大道上埋下几个陷阱,  相似文献   

16.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正叙的;一种是反叙的。虽然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解答常见的加减应用题,但在解答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相混淆,机械地见到“多几”就用加法,见到“少几”就用减法。为了防止学生如此错误地理解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付军伟 《考试周刊》2011,(39):13-14
从近几年文综阅卷情况来看,历史学科不必要的失分点有2大方面:一是错别字多,特别是专业术语写错字,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二是审题不清,有的考生没看清材料和题干,仅靠记忆的书本知识答题,因此得分不高。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而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相似文献   

18.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这就好比作战前的敌情分析,敌情不明是不可能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的教师也知道审题的重要性,但在教学时,却不能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选用与之相配的审题手段,不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致使学生在不知题中说的是什么的情况下,胡乱地将题中某两个数用一个运算符号连接起来。至于求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应用题”中的例1,是具有两解的两步应用题,现分别简介三种不同的教法并作简要的评析。例题: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教法A:1.复习连乘算式的计算及一般的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题目略)。2.出示例题,指导学生读题、审题。3.教师采用提问的方法,按“可以先求出什么,该怎样算,再求什么 ,该怎样算,应该怎样列综合算式”的顺序,分别引导学生得出两种不同的解法。教法B:1.复习:在下面题中补一个条件后再解答。(1)商店运来,每箱布鞋卖12…  相似文献   

20.
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关键是难在审题上.他们听老师上课讲的头头是道,以为什么都懂,但一旦自己去解题就不那么容易了,真可谓“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在讲评试卷时或找学生谈心时,经常听到学生把自己做错题的原因归结为粗心、看错题什么的.尽管也有运算出问题的,但大都还是学生审题出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审题时常出现的情况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