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机网民正成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持有人群体,中国势必成为全球最大网民群体.中国手机网民最值得关注的两个群体:一个是高龄网民,另一个是新生代农民工即"农二代"网民.  相似文献   

2.
李莹 《新闻世界》2012,(9):142-14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凋查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去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也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因此,网络媒体这一新型媒体,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手机网民用户达2.77亿,在所有网民中的普及率达到了65.9%。用手机上网的纯手机网民达到了4914万,占整体网民的比重从2009年年底的8%上升到了11.7%。报告指出,在所有的手机网民中,学生是最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4.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手机媒体还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同步.随着第三代手机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逐渐普及,手机将成为随身携带、个性化、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走向大众传播,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媒体.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4月底,全球移动用户已达23.47亿户,3C用户超过2.448亿户.到2007年年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全国手机用户达到5.47亿户,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可以预见,随着网络手机的应用和普及,我国将会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群体.从长远来看,手机必将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可随身携带的媒体中心,成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最便利终端,从而引发令人瞠目的媒体应用的革命.目前,这一端倪已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地区上网费用的下调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手机网民用户规模得到大幅度增长,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民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法,以中部某农村为例,考察了农民对于手机的拥有和使用情况。研究发现,手机在给农民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传统社会秩序动摇、消费欺诈、谣言泛滥、知识沟扩大等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手机对于中国农民的"双刃剑"效应。  相似文献   

6.
钟鹏  汪青云 《新闻世界》2014,(6):217-21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表明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学生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本文归纳出新媒体素养的含义,分析新媒体素养的要素结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十所大学的在校本科生的现有新媒体素养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现有的新媒体素养水平、面对新媒体及其传播信息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袁月 《青年记者》2017,(20):14-15
2016年10月,网络上流传的一段失恋视频中,主人公的“难受想哭”口音被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爆红网络,“蓝瘦香菇”成为网络热词.网络热词,是指由网民创造或发掘的、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盛行的词汇或句子,它反映了网民对某一公共事件和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态度和评价,传达了民情民声,记录了社会进程,是网民公民意识勃兴的结果,也是网民积极融入社会、关注社会进程的体现.① 本文选取网络热词的传播效果中的“知沟扩大”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网络热词传播中知沟的新发展、驱动知沟扩大的因素,得出应将网络热词的传播作为弥合知沟、沟通代际的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引领,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渠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手机上网比例达99.2%。其中,20岁?29岁网民占比19.9%,学生网民占比23.7%。。可以说,手机以其个性化突出、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已渗透到了青年学生群体生活学习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兴传媒     
《传媒》2006,(6):75-76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发布,《广州日报》推出手机报,手机实名制即将启动,263网络“分家”,全球网民逾10亿美国网民最多,Google将推出视频广告,美国雅虎与eBay结盟,中国首个全视频门户网站开通,Google占据美国搜索引擎市场“半壁江山”,CN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顶级域名,21CN欲打造网络电影“奥斯卡”,传统网站免费跃进WAP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09,(4):119-119
本刊综合消息comScore World Metrix2009年1月发布的全球网民统计数据发现,全球网民于2008年12月超过10亿人。comScore同时发布了两个数据,不包括使用网吧电脑、手机和PDA登录互联网的用户,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0.077亿人,而包括使用网吧电脑、手机和PDA登录互联网的用户,comScore预估网民数量为11.721亿人。根据comScore的监测,中国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美国其次。分居三到五位的是日本、德国和英国。  相似文献   

11.
白嘉菀  沈学文 《大观周刊》2012,(31):112-112
QQ空间是是目前全球最大互联网社交网络社区,它在网民群体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对网民群体的网络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和具有代表性。本文在明确了网络道德行为的概念、规范以及表现形式后,对QQ空间对网民网络道德行为所产生的正面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徐珍珍 《新闻世界》2012,(7):151-152
"网络暴民"是大众传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随着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地位的上升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成为主要的受众群体,他们努力争取受众权利以及自我赋权。在面对社会事件时,因网民群体的特质,易发生群体极化现象,导致"网络暴民"现象的产生。"网络暴民"存在双面人格,一是纯粹意义上的网络暴民;二是社会行为的监督者与卫道士。在"网络暴民"的监管问题上,需要政府、媒体以及受众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宋光亚 《青年记者》2016,(27):102-103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影响到底如何
  据CNNIC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10亿,2016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增长率为3.1%。与2015年底相比,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提高了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另外,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步渗入用户各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上网率也呈现出几何式增长。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12,(20):2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专家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增值电信业务合作发展大会上表示,移动互联网用户已成为推动中国互联网深入普及的关键动力。预计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移动终端网民数量将超越PC终端网民数量。由于智能手机普及、手机上网资费下降、手机应用多样等因素,手机网民规模快速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新闻实践》2013,(3):78-78
5.64亿中国新闻出版报1月16日报道: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冰说,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手机已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8,(9):48-54
本文采用北京、合肥健康与癌症信息调研数据,借助调节效应模型,采用多元阶层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动机对健康领域知沟的影响。具体来看,主要采用感知患癌风险、自我效能、情感卷入度和行为卷入度四个动机指标,在动机条件模型框架下研究动机与教育程度、媒体使用频度在癌症知沟形成过程中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而言,当感知患癌风险、自我效能和行为卷入度较高时,可以从媒体使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缩小由教育程度差异导致的知沟。部分动机指标可以缩小由教育程度差异造成的癌症知识差异,这就从微观层面的个体动机和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地位角度,提供了对知沟现象产生机制的一种跨层次解释。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该研究丰富和扩展了知沟假说的理论框架,拓宽了其研究视野,并对健康传播运动的有效开展、消除健康知识不平等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李康 《新闻传播》2022,(3):105-10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提升,手机客户端与人们生活工作之间的关系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进展,这给手机直播平台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直播平台开始成为商品营销的重要渠道,而对于手机直播参与者的出镜记者主持人而言,就需要在手机直播的环境下与观众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并注意自身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郭怀娟 《青年记者》2016,(23):106-107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必须进行变革的主要原因 1.传媒格局变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同时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有92.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4.5%.  相似文献   

19.
传媒数字     
中国:网民总数超两亿人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宽带网民数为1.63亿人,手机网民数为5040万人。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居于全球第二,仅次于美  相似文献   

20.
孙莉  孙佳乐 《新闻世界》2010,(11):174-175
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论述了电子媒介所构筑的媒介情境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此考察在新的媒介情境中网络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指出因网民集聚、人际传播的出现、交往的实现,使得网络促成了"地域"的消失,又因受众个人因素等多重局限,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中,"知沟"仍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