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灿发 《农村教育》2004,(10):28-2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乡村教育落后,办学经费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尤其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乡村的学校和孩子们迫切呼唤优质的师资;广大乡村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为此党和国家制定了对乡村尤其对偏远山区乡村进行“支教扶贫”等一系列政策。但是,当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近几年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给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农村学校,特别是我们边远山区学校带来了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我们边远山区教育吹来了教学改革新鲜的动态信息,带来了新课程下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然而,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边远山区学校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工作方针”一节中,对教育公平做了专门的论述:“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4.
周标亮 《中国德育》2012,(23):17-18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办教育,邻水县以求真务实的具体行动,察民情,解民难,尽力为广大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等具体困难,稳定了教师队伍,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教育优先、教育公平、教育创新、教育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四个核心关键词,客观、清晰地指明了我国教育今后十年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缩小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7.
事实一再启示我们:教育资源稀缺的边远贫困山区教育,决不能寄望于资源高耗型的外延式扩张。让每一个山区孩子都能享受良好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必须依靠精神和智慧的力量,走资源节约型教育内涵发展之路,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陆建国 《现代教学》2008,(12):34-34
从整个上海来看,目前确实存在中心城区与郊区农村教育质量的差距。就奉贤区来说,在“三个集中”的背景下,区内中心区域学校已成为广大家长竞相选择的学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致使中心区域学校生源爆满,而边远学校生源数量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为我们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治区通过创办六盘山高级中学和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确保了南部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创立了在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扶贫”模式,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实现乡镇集中办学,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内化城市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教育,①要尊重传统教育;②要尊重学生,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③要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剖析当前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存在的三种不公正的教育现象出发,尝试着提出教育资源分配的普及性原则和差别原则,并按照这两个原则搭建学校教育的结构,使得所有自然资质的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期间都能得到机会均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教育观念的实质及其对教育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教育相对于封闭的学校教育而言。大教育观念主张超越学校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协调社会影响,加速社会教育化。它要求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西部边远山区的中小学缺少基础信息设施,师资力量薄弱,信息教育滞后于时代的要求。地区师范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中小学师资队伍信息教育,帮助中小学教师尽快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4.
正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要在市场条件下达到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就必须对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由于学校教育并非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就要根据学校教育的和特性来调控教育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教育》2010,(3):66-66
各地(市、县、区)教育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作为弱势群体,遭受着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境遇。其原因在于城乡户籍壁垒,流入地政府教育职责缺失,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困难。通过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发挥流入地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等途径,有效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8.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城读书引发的教育新问题包括:流入地学校无法解决资源紧张的困难,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流入地学校不堪“大班额”重负,教师身心疲惫;流入地学校教学质量下降,影响了城市教育的发展;流出地生源急剧减少,造成大量教育资源闲置浪费.  相似文献   

20.
闫建平 《甘肃教育》2008,(19):10-11
一、办学规模小,管理困难大边远山区群众居住相对分散,现存学校由于受地理位置所限,“远看是学校,近看像民房”,个别小学、教学点占地面积还不及私人院落,标准化活动场所更无从谈起。边远山区人口密度小,行政村与所辖自然村之间跨度大,大多数行政村完全小学三五十名学生或五六十名学生不等,100人以上的完全小学极少。由于相当一部分村不通班车,学生上学只能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