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英汉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翻译的目的和特点是语言文化的交流,熟悉两种文化和掌握两种语言同样重要。因此,本文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英汉两种语言受文化差异影响二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进而指出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之使命。  相似文献   

2.
王凤霞 《成都师专学报》2008,27(1):101-103,112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符号系统转换的交流活动,而且是两种语言背后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特殊表现形式。本文以许渊冲先生所译南朝诗人谢胱的名诗《游东田》为例,通过“以创补失”和“三美”论,解读许渊冲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在译诗中的再现,从而论证诗歌翻译不是复制原诗,采用“拆散、重组”文化基因的移植方法可以实现以诗译诗,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习语翻译着手,对文化翻译中的“求同”与“存异”两种现象进行讨论,并结合“亚洲四小龙”的翻译对这两种现象进一步分析,揭示了两者各自在文化翻译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被赋予很强的文化性,被视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总体上,文化具有可译性,只是存在一个可译性限度问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该充分合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降到最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优秀的海外电影被大量引入国内,但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却难尽人意,误译、乱译的现象屡见不鲜。电影片名的翻译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对文化预设缺乏了解、过度追求商业利润是造成误译、乱译的主要原因。以文化预设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东西方文化预设的共享程度为基础,提出译者应当坚持“忠实性”或“叛逆性”的翻译原则,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促进国与国之间影视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6.
翻译,作为文化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桥梁,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传递的活动。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民族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有效交流与传播。从物质文化、观念文化、习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陕北民歌翻译中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7.
习语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转换与交流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两者间“度”的把握。译者们在翻译带有文化特色的习语时势必探悉负载其中的文化信息、考究其语源及英汉习语的对应语义关系。比较分析《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从而例证归化过度抑或异化过度都会影响本土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8.
翻译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即目的决定方法。翻译不是纯语言的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目的法则”,JeanneKelly和NathanK.Mao(茅国权)在《围城》的英译本中善于兼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来翻译文化词语,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点,达到了两者的满意结合。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交流,而且是跨文化的交流;通过这两种交流手段,一种文化的内容才能转换成另一种文化的内容。注重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可扩大翻译研究的视野,转变翻译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文化间的“同”使翻译成为可能,“异”则是翻译的难处。要保持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与形式上一致,应该以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实际语境作为取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代码之间的转换,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2.
以往认为跨文化传播主要受译者主体性指导下的翻译影响,但是翻译受译语读者和原文作品限制,必须在两者之间达到某种平衡,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相互影响。严复《天演论》翻译从语言形式、意释典故和按语等方面进行意译,反观其翻译背景,主要受跨文化传播影响。这种功能翻译虽然达到了译者目的,但是过度意译却不利于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为科技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根据关联原则,译者在从事科技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译者首先通过各种交际线索找到原语交际者的真实交际意图,然后通过推理目标语受体的认知环境,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法,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用翻译的本质,进而指导科技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活动是一项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合理地解释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国家的语言均反映着其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汉英翻译的目的是让译文读者明确无误地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旨。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汉英这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以译文读者为中心,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读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遇到障碍。  相似文献   

16.
文物博物馆翻译工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要想做好文物博物馆翻译工作,翻译者除了要精通外语,还必须对翻译目的、对象、标准、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只有明确目的、对象和翻译标准,建立有效机制,提倡钻研文博翻译理论,鼓励从事翻译实践,才能获得翻译的最佳近似度,高质量地完成文博翻译工作,真正达到交流沟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译入语文化在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方法的采用以及翻译语言的选择三个方面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认为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能摆脱译入语文化环境的制约,译者的被动性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方红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3):115-116
翻译的方法随时代的更替和社会的变化在潜意识中改变。“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最主要的两种方法,他们相互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交际的迅速发展,文化的开放性、渗透性和兼容性不断增强,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会不断增加,使语言可译性限度和空间增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分析了文化与翻译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论证了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目的或者说翻译者的任务只是翻译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字面意思.那是远远不够的,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语言翻译的实质是文化的翻译,是以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取代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素,就难以谈得上真正到位的翻译.指出应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进行翻译,提出了适合翻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功能翻译理论与旅游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将译者从"忠实"于原文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它强调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更加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文章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有关原理探讨了其在旅游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