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野草》是鲁迅心灵震颤的记录 ,展现了鲁迅这一时期“绝望”与“希望”的思想矛盾和“绝望的抗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鲁迅有内蕴深厚的思想 ,顽强的个性 ,受到儒家积极入世精神的滋养 ,有着对人生意义形上的超越导向 ,受到世界观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故乡》的结尾并非是对“希望”的肯定,而是对“绝望”的反抗;《故乡》与《呐喊》、《彷徨》中的其他作品一样,表现了作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从政治意识形态出发塑造鲁迅、诠释鲁迅作品的做法是应该摒弃的。  相似文献   

3.
阐述《彷徨》中《祝福》,《在酒楼上》,《长明灯》,《孤独》,《伤逝》等篇在鲁迅的人格和精神求索中的意义和作用。认为它们反映和参预了鲁迅的人格和精神求索,表现了绝望和反抗绝望两种精神的颉颃,搏杀及后的优胜。说明鲁迅以反抗意志“走”出了“彷徨”焦虑之境,获得了“彷徨”后的生命自由。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的校训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一直感到奇怪,一家语言培训机构为什么会将这句话视为圣经。后来得知,新东方的校训,有其校长俞敏洪鲜明的个人烙印。故事要追溯到1978年,俞敏洪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让他体会到人生时常充满绝望:英语33分;次年再考,英语55分,依然名落孙山。俞敏洪坚持到第三年的理由是得对自己有一个交待。1980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英语系。  相似文献   

5.
魏连殳和曼弗雷德形象都是和社会冲突的孤独个人,他们的孤傲性格和悲剧命运在走入极端的情感和意图中得到爆炸性的展开。曼弗雷德以孤独为荣,体现了拜伦式的英雄气质,而鲁迅通过塑造魏连殳形象表达了舍弃“旧我”,反抗绝望的意向。  相似文献   

6.
本论述了人们对陶潜诗歌的认识过程,从白居易,苏轼,朱熹,龚自珍,到鲁迅,朱光潜都对陶诗有很好的评价,尤其是鲁迅,认为陶诗不仅有“静穆”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陶诗“金刚怒目”的思想根源,在于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壮志未酬的愤懑。应正确认识和评价陶潜“金刚怒目”式的诗歌。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是全国人民共同景仰的思想家、学家,是20世纪的伟大作家。其深邃的思想、崇高的人格、优秀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学语教材中,和其他古今中外的作家相比,收入他的作品最多。研究和探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精髓,促进学生“知”、“识”、“人关怀之心”三个基本素质的共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有关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联屡屡出现在“方寸世界”里,细细品味,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 1951年10月19日,邮电部发行了纪11“鲁迅逝世15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图案相同,每枚邮票右侧是鲁迅像,左侧是鲁迅作于 1932年10月的七律《自嘲》中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是一副从内容到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尚力思潮”中的分水岭。他第一个提出了“心力”启蒙的问题,他继承了严复但又不同于严复。在严复、鲁迅、毛泽东所形成的“正反合”的辩证法关系中,鲁迅居于“反”的位置。他的思想来源于达尔文主义、西方浪漫文人和中国民粹主义的代表章太炎。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灾害中有人被埋在废墟里长达一百多小时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这样的生命之顽强令我们敬佩。但是也有一些人在遭遇到亲人离去、身体残疾等事故后产生痛苦绝望情绪,觉得生活没了任何希望,从而无法自拔甚至想一死之。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舌耕为业”的教师来说,语言则是其劳动的特殊手段,是教师专业知识、技术、文化修养乃至精神境界、道德水准等素质的外化,是其“传递、解惑、授业”的重要媒介。鲁迅先生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相似文献   

12.
程宝泓 《收藏界》2014,(8):122-123
只要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没有完成,鲁迅的价值是永存的。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仅《资治通鉴》而言,鲁迅就读出了传统文化有“吃人”的本质,仅仅这一个命题,我们认为鲁迅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人。如果每一个受过基本教育的知识分子都能领悟到鲁迅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是历史上一个思想比较复杂的人物。肯定者有之,否定者亦有之。文章把二十世纪初鲁迅与胡适的批评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哭庙案”事件、晚明的“清议运动”和金圣叹的思想等历史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认定金圣叹“并非反抗的叛徒”,也非“清议运动的代表”,他只是一个有“名士”气的才子而已。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教育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有机整体,启蒙主义教育现和立人教育现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在鲁迅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现代体育文化李翅鹏(杭州大学)传统体育文化的误区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现代体育文化的核心是:“平等参与”,“更快、更高、更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他光辉的一生中,从实践到理论诸方面,给我们留下一份极其珍贵的体育遗产,为我辈弘扬体...  相似文献   

16.
赵玉堂 《垂钓》2004,(3):7-9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如果再不想办法做点什么,恐怕不久的未来,这将成为大多数钓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小说以新鲜多样的艺术形式,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人生体验显示了中国现代小说所能达到的水准。《狂人日记》将新奇的故事与整体的象征相结合,使启蒙思想获得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孔乙己》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这一个”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阿Q正传》则将讽刺揉合在滑稽的故事中,喜剧的外壳下藏着悲剧的内涵。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说重新激活了读者的阅读感觉,并加强了与读者人生体验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余岢 《上海集邮》2007,(4):30-31
在我国邮票史上,人物题材除了导师、领袖之外,30年间有5套11种问世的,仅仅鲁迅先生一人。元帅、大将,甚至某些开国元勋,古代的圣人贤士也“望尘莫及”;这一殊荣之所以只落在鲁迅先生头上。除了他是一个伟大的启蒙家、学家之外,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赞誉他“是中国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绝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等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绝望主妇     
《篮球》2007,(8)
家庭主妇们总是躲到肥皂剧里去寻找慰藉,但有些人的生活远比肥皂剧奇妙。在刚刚结束的热门美剧《绝望主妇》第三季里,婚礼还没结束盖比就发现自己嫁错了人——政治家老公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老婆,而是选票,结果她一气之下跟前夫上了床。现实情节跟电视剧有点像:伊娃·朗格莉娅——盖比的饰演者,7月7日和效力于马刺队的法同球星托尼·帕克在法国南部的一座城堡里举行了婚礼。这个婚礼跟电视剧里的一样,盛大奢华,"仿若童话"。伊娃应该不会像盖比那样倒霉——她没有落到心眼比头发多的政客手里,而是嫁给了一个年轻俊朗的 NBA 球星。但不知道她看到帕克在最近接受《体育画报》专访时说的一句话后,会不会产生什么别的想法。"你知道的,我最关心的还是篮球,剩下的……"好吧,我承认这句话有断章取义的嫌疑。不过美丽的盖比很快就会发现,当 NBA  相似文献   

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大家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美女蛇是个反面形象,是“现代评论”派的象征,鲁迅是想借这个故事捎带刺一下时刻想吃他向的“现代评论”派(这是一种传统看法)。有的认为“这是个迷信故事,吓唬孩子的,也可以说鲁迅在批判这个迷信故事。”(李何林:《十五篇鲁迅作品问题解答》)“作者对这个故事显然是采取批判的否定的态度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迷信思想。”(徐州师院中文系:《散文选讲》)另外有人更进一步批判和否定了这个形象,认为美女蛇不仅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