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王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思维灵活性表现为:善于根据题设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提出新的设想和解题方案,不固执已见,不拘泥于陈旧的方案.具有这种思维品质的学生善于从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摆脱偏见和僵化的处理问题方法,...  相似文献   

2.
质疑是探究新知的起点和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探求真理的过程.作为求知欲望很强的高中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如果有这种善于质疑的发散思维,将会对学习的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握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挖掘思维问题,营造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打开数学王国大门的一把钥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呢?遵循“三求”原则,即求变、求奇、求逆,能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及时地调整思维合理转向,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学生敢于、善于“标新立异”,寻求最佳的解答方案;并灵活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习题讨论过程中,学生不时地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合理引导,深入探讨,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一、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体现在善于深入细致地思考问题,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思维浅薄的人,思考问题往往仅从表象上、明显处、易于接受的方面进行分析,往往会被这些表象所迷惑而导致失误。[例1]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对地球的引力大约是A.50NB.500NC.引力很小很小D.无法判断解答此题,大多数学生认为应选正确答案B。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一位优秀学…  相似文献   

6.
一、通过联想与发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作用的范围及广度,它表现为思路开阔,能不依常规、不按模式、多方向、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发散问题.在解题中,若能善于变式求异,广泛联想、探索不同方法,寻求多种解题途径,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较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这在竞赛解题中尤其需要.  相似文献   

7.
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析法思维。这是善于从不同角度、侧面对问题进行探索以寻求最佳解答的思维。当一种思路出现障碍时,能迅速转移到另一思路上去,从而使问题顺利获得解决。调查表明,初中学生一般习惯于顺向思考问题,正面应用公式与法则,而不善于逆向思考问题和逆向运用公式与法则,这是学生的思维定势,也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一个障碍。如何充分利用初中教材,及早对学生作这方面的引导,逐步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求这方面的做法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偶发的创造火花,并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引导他们开动脑筋,善于质疑。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倡学生创造性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要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9.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点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创新需要思维的发散和流畅,需要打破定势,需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思维最适合的学科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有目的设计一些或条件不完全确定,或结论答案不唯一,或解题方法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作用范围广泛和全面的程度。数学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思路开阔.能多方位地观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能点面结合、全面地分析问题;善于通过广泛的联想,找出隐含关系,能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时,应注意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学会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时,应从多个角度出发考虑,从而达到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出相同的答案,也就是俗称的“书是死的,而头脑是灵活的”。另外求异创新对创造能力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在思考问题时不墨守陈规,而要追求标新立异,在掌握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找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向思维是一种与传统的、逻辑的或群体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它善于从相反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够迅速转移到另一思路,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许多重大的发明都运用了逆向思维.例如,法拉第在“电能生磁”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思维,萌发了“磁能否生电”的想法,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相似文献   

13.
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和优化思维品质,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经常注意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不仅使他们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思维是智慧的结晶,从小学就要十分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在高考数学试题中,障碍题占有一定的比重.所谓"障碍题",就是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思维障碍造成解题受阻,随之而来又形成心理障碍,给数学解题带来困难."思维障碍"是来自学习者思维活动的缺陷,如概念、公式不清;思考问题不全面;不善于识别、排除无关因素;不会转换问题的形式;不善于挖掘隐  相似文献   

15.
思维的深刻性又称思维的抽象逻辑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开放、自由、轻松的授课方法和学习方式。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突破局限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吕奎武各部分、各学科知识不是孤立的。总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时.不要把它们绝对割裂开而只是孤立地、单向地去思考问题,要善于寻找它们的联系,融汇贯通。相互为用。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考虑问题。例...  相似文献   

17.
臧海峰 《农村教育》2007,(11):49-49
惯性思维和已有经验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较准确的判断时又时常成为我们创新的绊脚石。就像我们习惯了晴天而发现不了阳光灿烂的美一样.惯性思维和已有经验使我们麻木,麻木的我们缺失了发现与创新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克服惯性思维.越过经验主义的绊脚石.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那我们一定能够跨越书本,超越生活.走向创新!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要重视发展孩子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教育孩子解放思想,鼓励他们敢于打破成规去思考问题,遇事不被“成见”所束缚,善于多渠道、多方位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考虑问题多来点儿“急转弯”。  相似文献   

19.
胡勇 《陕西教育》2011,(5):35-35
学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运用本学科知识解读相关现象、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立足于专业的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智力活动。学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其间所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的语言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能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具有多向性、跨越性和独创性的优势,往往能为人们提供新的机遇。我们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和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拓宽和加深课堂知识,以及开发非智力因素的目的。以“请朋友吃蛋糕”为例,我们除了可以把它翻译为wouldyoulikesomecakes以外,还可用以下几种不同的结构和表达方法来表示。1.Wouldyouliketohavesomecakes?2.Wouldyouliketogetsomecakes?3.Trysomeofthesecakes.4.What(How)abou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