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每个人的心中也都会有一个关于侠士的梦,在我心中也有一个这样的梦,它关于荆轲。战国,那是个充满死亡和黑暗斗争的时代,当所向披靡的秦国大军,濒临易水之时,荆轲的出现无疑绐整个燕国带来希望。而此时,燕国的灭亡已经注定。燕太子丹的优柔寡断和秦武阳的外强中干,荆轲比谁都清楚,所以刺杀计划的失败,也就早已注定。失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转身,是诸士动人的悲曲和一脸憔悴,哀伤的面容。心中杀气升腾,赢政、赢政、死啊!跃上马车,驶向强秦,终已不顾。秦王殿上冲天而起的血光。在中国古代,有无数英雄侠士,有季布有张良甚至是诸葛亮和曹操,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取得的成就是荆轲无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每个人的心中也都会有一个关于侠士的梦。在我心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梦,它关于荆轲。记得最早认识荆轲这个人物,还是由于一部电影《刺秦》。影片中漫天飞舞的剑光、凄美动人的旋律和那让人心碎的易水悲歌,构成了我心中最初的  相似文献   

3.
逍遥忧剑     
唐锟 《华章》2011,(3):39-40
国破家亡,燕国蒙受耻辱,这一切都是秦王的错。燕国太子龙祥和燕国第一勇士荆轲刺杀秦王,结果失败,荆轲和燕太子龙祥决定黄昏时混出秦国。  相似文献   

4.
清洁的精神     
二百余年之后,美名震撼世界的英雄荆轲诞生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妇孺皆知,但是今天大家都应该重读荆轲。《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一节,是古代中国勇敢行为和清洁精神的集大成。那一处处永不磨灭的描写,一代代地感动了哺育了各个时代的中国人。独自静静读着荆轲的记事,人会忍不住地想:我难道还能如此忍受吗?如此庸庸碌碌的我还能算一个人吗?在关口到来的时候我敢让自己也流哪怕一滴血吗?易水枯竭,时代变了。荆轲也曾因不合时尚潮流而苦恼。与文人不能说书,与武士不能论剑。他也曾被逼得性情怪僻、赌博嗜酒,远远地走到社会底层…  相似文献   

5.
每个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梦想,那是期待,也是坚强,更是青春岁月里一个充满着奇迹的梦,在我们的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里绽放着,散发着沁人的芳香.青春是人一生之中最不可磨灭的序曲,它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不仅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和心灵去诠释,更需要用自信和勇气去充实.  相似文献   

6.
荆轲历来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贾岛说:"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高度赞扬了荆轲面对强秦无所畏惧,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英雄壮举,为人传颂;王昌龄说:"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认为荆轲刺秦王只是逞匹夫之勇,不足称道。笔者认为,在秦强燕弱,大兵压境,燕国君臣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荆轲能不忘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挺身而出,明知赴死,却义无反顾,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7.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悲壮动人、传诵千古的历史故事。荆轲行刺失败,燕国便随之灭亡了。对于荆轲这个历史人物,后人看法各有不同,宋朱熹曾说:“荆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又有人反对说:“荆轲并不是匹夫之勇,实乃是位足智多谋,机智勇敢的英雄豪杰。”  相似文献   

8.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时荆轲的慷慨悲歌千百年来激励了不少仁人志士为了正义的事业义无反顾、奋勇前行。然而,认真翻阅《史记刺客列传》有关荆轲的内容以及《战国策燕策三》不难发现,荆轲刺杀秦王可以说是一个错误的人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失败是必然的。下面,笔者仅就荆轲本身的缺陷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生活像颗五味豆 ,五味俱全。更多的时候 ,它像一个个音符 ,随着我们的脚步便成了一首歌。每天 ,背着沉重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对着书桌上大本小本的作业 ,心里有一种厌倦之感。当闹钟一分一秒走过时 ,睡意也袭上双眼 ,这就是学生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为了心中的那点希望坚持着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那首让我燃起希望的歌。我们每个人都为了让未来不是梦而奋斗。是梦中的未来燃起了我们的希望 ,是希望给了我们力量。那美妙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在我脑中回荡。“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一双属于梦的翅膀,每双翅膀都能飞翔!梦,在所有人的眼里就像天空中闪烁的繁星、姣好的明月,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的心中仍然怀揣着一份儿时的梦想。梦想的两只翅膀从我那颗被迷惑了的心里延伸出来,像一双温暖的手,拉着我,追逐梦想。  相似文献   

11.
易水歌     
风fēn萧xiāo萧xiāo兮xī易yì水shuǐ寒hán,壮zhuàn士shì一yí去qù兮xī不bú复fù还huán作者荆轲(jīn kē)是战国时候的人,武艺高强。当时秦国已经灭了韩、魏、赵三国,接下来就轮到燕国了。所以,燕国的太子丹派他去刺杀(cìshā)秦王(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他出发的时候带上了助手秦舞阳。太子丹和手下都穿上了白色的衣服,来到易水边为他们摆下酒宴送行(sòn xíng)。这时候,荆轲的朋友高渐离用筑(一种乐器)为他奏了一曲。于是,荆轲就和着曲子唱了这首悲壮(bēi zhuàn)的《易水歌》。在场的人听了都哭了。后来,在去见秦王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基本上是顺利的,不过也遇到过一些挫折和顽强抵抗,荆轲刺秦王就是其中的一个插曲。这次刺杀秦始皇的活动是由燕国太子丹一手策划,由刺客荆轲实施的。公元前229年,秦国军队由王翦率领夺取了赵国后,便把矛头对准了燕国。公元前227年,王翦率兵攻打燕、代。燕、代虽联合抵抗,但由于兵少将弱,岂是强秦的对手,被秦击败于易水之西。燕国君臣惶恐难安,怎样才能保住国家呢?一项刺杀秦王的计划正在酝酿中。  相似文献   

13.
梦想的旋律     
王纯羽 《下一代》2013,(8):17-17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每个人心中纯洁、美好的愿望。而如果想要实现它,那就要为它付诸于百分之百的汗水。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想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中国梦。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当一名钢琴家。从小,我就对弹钢琴有一种莫名的喜爱。乌亮的琴身,光滑的琴键,总使我对它爱不释手。每当我的双手轻轻地放在琴键上时,那种妙  相似文献   

14.
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的心中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有一天我能考上哈佛大学。  相似文献   

15.
潘南峰 《学语文》2009,(4):18-18
一场精心谋划、准备已久的行刺行动以荆轲的身受八处创伤被斩而终止。荆轲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完成自己短暂的一生。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荆轲是失败了。燕国是灭亡了。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远没结束,“中国第一侠客”荆轲的形象永远是鲜活的,是勇士、谋士、壮士、义士的化身。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13,(3):53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和教育梦,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心中也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和留学梦。为了展现和抒发包括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心中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正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追逐自己的作家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基石。"中国梦"的构建,为我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业余我喜欢读书,更喜欢写日记,原因有二:一是写日记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练笔捷径;二是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课题回放《老人与海》(节选)教学实录一、导入及情节梳理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看过电影《英雄》,难以忘记其中为刺秦目标而奋斗的三位英雄:长空、残剑和无名.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下面请谈谈你们心中的英雄形象.生:士为知己者死,只身赴秦,有勇有谋.如战国荆轲.  相似文献   

19.
读史偶记     
(一)当荆轲义无反顾地拔剑刺向秦王时,不知他是否想过身后的毁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视死如归的凛然,太子丹惊恐而狡黠的目光以及秦武阳眼中不堪一击的脆弱,时时交杂地出现在我的心头,令人悲之叹之。有人说,秦的存在,是历史的使命。荆轲,无异于逆流而上的孤舟——在飞流直下的湍水中,至死都背负着血泪与失败的宿命。感情上,他是个英雄;理智上,他只是个无知小儿。我无语,此时仿佛回到了两千年前的深秋,哀鸿遍野,残阳如血,马啼声响彻天霄。他手握宝剑,蓦然回首。将那凄楚深沉的一瞥,投向更加凄楚深沉…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在《咏荆轲》一诗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把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他的剑术不精。诚然,荆轲的剑术并不超群绝伦,在前往燕国途中与盖聂论剑,被盖聂“目之而去”。而剌秦失败后,鲁勾践也叹息说他不懂剑术:“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