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贵族对中国的统治是以八旗为立国之本,其兴以八旗,衰亦以八旗,故而八旗制度又可谓清史研究之关键所在。然而与有清一代关系至为密切的八旗驻防制度,长期以来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定宜庄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一书,近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终于填补了国内清史研究的空白。该书取材丰富,结构严谨,全面研究了清代八旗驻防从兴建、完备到衰亡的历程,不仅开辟了清史与满族史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创见,而且清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可以由此获得新解。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它所研究的对象本身。 从八旗驻防制度的始末以见有清一代之兴衰,这是该书的基本宗旨。全书三章。首章以大量的篇幅对八旗驻防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索。第二章研究驻防机构和驻防将领的地位,旨在剖析八旗驻防制度的性质及其在清代统治中的地位,重点在八旗驻防与皇权的关系。第三章从八旗兵丁入手,研究驻防制度的内在矛盾,将这一制度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中,以预示其前途与归宿。作者以时间为经,分为初创和完备两个时期,以空间为纬,划分为以畿辅为核心,以直省及长城重镇为内线,而以边陲要塞为外围的三个层次,使八旗驻防制度的发展线索及联系网络系统而清晰  相似文献   

2.
康熙朝是齐齐哈尔驻防八旗创建与调整的关键时期.达呼尔、锡伯、满洲、汉军、巴尔虎相继编入驻防八旗,历经多次调整,康熙四十五年(1706)最终形成满洲、汉军、达呼尔、巴尔虎多民族共存的驻防八旗格局.齐齐哈尔驻防机构中,军事长官级别逐渐升高,协领由每二旗一员变为每旗一员,其他属官由本民族官员管理本民族兵丁事务向满洲官员管理各...  相似文献   

3.
李丹丹 《兰台内外》2023,(18):7-8+14
满族家谱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满族家族最真实的生存记录。本文所研究的满族家谱时间跨度约为18世纪前后,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清康熙朝中后期黑河地区八旗驻防满族家谱。这类家谱文献极为珍贵,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家谱文献所反映出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中俄边境黑河地区满族家谱研究已有成果为基础,以《瑷珲正红旗佛满洲扎库他(张)氏宗谱》《武氏族谱》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满族家谱的功能、价值等。对研究家谱文化、清史、八旗驻防史、中俄边境地区满族人口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八旗驻防是清代特有的一种军事制度,在明代以前,军队驻防地方大多为戍防险要,并未形成制度化。满洲兴起。在固有的八旗制度基础上,结合明代戍防的做法,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军事驻防体系。营口地区是当时八旗驻防要地,设官驻兵,垦地戍边,对于清代营口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农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是重要的档案资料,对了解和研究雍正一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初步整理今宁夏地方雍正朝满文奏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雍正时期在宁夏的驻防八旗及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满城的创建 潼关满城的营建与潼关驻防的设立息息相关.清朝定都北京后,为了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稳定,对八旗劲旅作出了进一步的分配和安排,除了将半数驻于京城之内,还在畿辅、直省、东北、新疆等地分兵驻防.  相似文献   

7.
清代为了巩固统治,曾在全国的诸多省会城市和战略要地设置八旗驻防,并将旗人集中驻扎和汉人隔离开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满城.开封因地处中原腹地、黄河要津,清政府在此建筑满城,驻扎八旗兵丁,维护地方稳定.  相似文献   

8.
王刚 《历史档案》2023,(1):90-98
清代驻防旗人的满语能力因族群、地域的不同而存有一定差异。最迟至雍正年间,南方京口、福州、广州三地的汉军旗人已基本无熟练掌握满语者。乾隆初年,南北各地满洲、蒙古旗人满语能力的急剧衰退成为普遍状况。乾隆中后期,在绝大多数驻防地区,日常熟练使用满语者所剩无几。清初的八旗驻防点大多未曾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乾隆二十年(1755)之后,各驻防地普遍兴建满文官学,并由驻防官员严加督查,大力强化满语文教学。然而,几乎所有的八旗驻防点均处于汉文化的强势包围之中,满语等旧俗并不具备长期保持的条件,官方创办的满文教育实际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邓涛 《历史档案》2022,(4):88-93
明清鼎革之后,清朝君臣经常将辽东镇和太原镇以外的原明九边地区视为特殊区域,这一区域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点为靠近边墙且位于长城以南沿边地区(以下称沿边)。清前期,沿边地区八旗驻防体系的形成同藩部局势联系密切。京畿以北长城关口驻防八旗级别的提升,反映了清朝对长城关口慎防的重视。右卫八旗的设立是为了应对噶尔丹的东侵;宁夏八旗的设置,同雍正帝经略西北边疆密切相关;凉州、庄浪八旗的设置,也是源于乾隆帝对西北边疆经略的重视。沿边八旗是清朝出兵统一藩部、稳定藩部的重要依托,体现了清朝的“大一统”离不开直省地区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伊犁将军 官名,清代新疆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全称“总管伊犁等处将军”。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总掌驻防八旗、绿营及地方各民族事务,统辖军民,综制文武,天山南北两路皆听节制。将军衙门设印房、粮饷处、驼马处等机构,分设司官、笔帖式办理所属事务。所属驻防官员有参赞大臣(光绪时改副都统)、领队大臣、总管、副总管以及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各若干人,分掌驻防旗营军政及锡伯、索伦、察哈尔、额鲁特各部落游牧事务。  相似文献   

11.
何文平 《历史档案》2002,(3):97-101
八旗是清朝入主中原并维系其统治的军事支柱 ,它与绿营一起构成清王朝传统的两支武装力量。一般认为 ,在咸同以后 ,由于湘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势力随之崛起。八旗、绿营的“经制”地位从而受到冲击 ,并从此日渐衰败。但是在晚清军事近代化的过程中 ,传统驻防八旗兵也做了不少的适应性调整 ,尽管它们再也无法重现昔日雄风 ,影响也越来越小。它们的衰败过程既是晚清军事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考察近代军事改革的重要参照系 ,仍然有了解的必要。本文仅以清末 30多年内广州驻防八旗的状况为例 ,做一简单的论述。一 …  相似文献   

12.
清代吉林地方官兵额制沿革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史料选自馆藏吉林将军衙门全宗档案,是光绪二十八年吉林将军向清廷兵部进行例报的行文底册.比较完整系统地反映了吉林将军所属各地驻防八旗及府厅州县文武员弁,披甲台丁的设置、额定、添裁、调拨以及沿革情况.对于研究东北地方史、八旗史乃至少数民族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3.
清朝定鼎中原以后,不论是北京八旗还是驻防八旗,都聚族而居,一般不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由政府供养。康、雍以后,由于八旗人口繁衍日众,清廷难以负担,旗人生计便渐成问题。康、雍、乾、嘉各朝,清廷虽然想了许多办法,但由于清廷始终将维持满汉之防作为维护满贵族统治的一项基本政策,因而使旗人不事生产这一根本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道光秉政之初,调剂旗人生计问题再次提出,依然未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与前几朝相比,道光朝的讨论和之后采取的措施,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有两点:第一,在分析旗人生计艰难的原因时,更多地、更直接地接触到了问题的根本,即旗人不事生产。第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更有效地使用用于维持旗人生活的经费和放松不利于旗人从事经济活动的限制,而不是像康、雍、乾、嘉各朝那样,主要靠增拨经费,增加旗人领取饷项的名额,来缓解旗人生计艰难的矛盾。本专题史料收录的五份文件,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道光朝军机处录副奏折内政类。  相似文献   

14.
请入关后,在重要城镇均调派八旗官兵驻守,遂逐渐形成了驻守全国各地的“驻防八旗”。为了保障这些驻军的军需供给,户部每年按所驻地区兵员人数,拨给银两、米石及草料等饷项。现从馆藏内阁户科史书中选出的这件户部尚书张廷玉的题本,集中反映了雍正十三年清廷拨放各省驻防官兵饷需的情况,对研究雍正末年清政府军费开支以及财政支出等,均有一定参考价值,特予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位于今吉林省东端的珲春,与朝鲜仅隔一图们江,其东南与俄罗斯以通肯山向西南延伸的山脊分界.珲春在清代属满洲祖先的发祥重地.基于珲春处于中、朝交界,边务日繁,而且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在此设置了驻防.本文主要根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试就珲春驻防的设置原因、建置、兵民生计以及当地卡伦的设置等问题.作一梳理和论述,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途径之一。清入关后,承袭明制,在开设文科的同时设立武科。后者亦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进行。这里选发馆藏宫中朱批奏折中部分有关乾隆朝武科考试的史料,供研究参考。——编选者 王澈  相似文献   

17.
清初,统治者将盛京地区大量圈占的土地按旗划界、分别等次拨给驻防八旗官兵进行屯耕,是为旗地。这些旗地每年按规定向盛京户部交纳巨额田赋,以满足统治阶级腐朽生活的需要,并保障八旗士兵的饷项供给。 现从馆藏内阁户科史书中选出并公布的这组史料,集中反映了雍正五至十二年间盛京旗地的额赋情况,它对研究清初旗地及田赋制度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永杰 《兰台世界》2015,(4):146-147
清代盛京地区的驻防城总计24座,是该区域八旗驻防的产物。顺治至康熙时期地区的驻防城基本建立完成,雍正时期驻防城体系完全确立;乾隆时期是盛京地区驻防城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李彬 《历史档案》2020,(3):121-127
正新疆驻防八旗军,是清代控制和发展新疆地区的重要工具。近百年来,中外学界对清代新疆驻防八旗军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少有学者重点研究该军队的医疗问题。①究竟清代新疆驻防八旗军队有无军事医疗,如果有,又是如何构建和运作的,有何影响和地位等问题,迄今仍有待研究。笔者在查阅满文档案时,发现了乾隆朝有关新疆驻防八旗军事医疗的较多资料,通过比较考证,认识到新疆驻防八旗军事医疗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而纵横比较世界范围内军事医疗制度的演变,新疆驻防八旗军事医疗具有更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选取乾隆朝新疆驻防八旗军事医疗为考察对象,利用已刊未刊的满汉文档案资料,试析其医疗制度的构建脉络,以及在世界军事医疗制度演进中的地位和教训,供学界指正。  相似文献   

20.
乾隆初年,清廷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附近地方修建绥远城,派拨满洲、蒙古八旗官兵驻防,并设官学对八旗子弟进行教育。关于绥远城官学的设立及沿革情况,官修史书及地方志记载均不详明。现从馆藏军机处满文档案中选译部分奏折,反映乾隆六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