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道德实践:学校道德教育的彩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作为现代学校一个主要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较少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道德教育效果不佳。道德实践的提出和进一步完善对于解决目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窘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道德实践主张在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深化学生主体体验,通过具体的、经常的道德实践实现道德行为养成和道德价值内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参与:主体性发挥的前提 在道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处于主体角色状态中,换言之,学生自己应关注并积极地进行道德自我的建构。所以,参与到道德教育过程中来,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一个国家中是接受良好教育并对国家未来走向产生巨大影响的群体,其道德水准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十分重要,而培养道德情,激发欲望在道德教育中又是十分必要。针对目前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欲望的实际,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措施,以此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欲,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是有道德的人——从"道德伪善"反观学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者Batson提出人类具有一种道德伪善的动机,即在道德表象的掩饰下追求自我利益,实验证实道德伪善普遍存在,借此反观学校的道德教育。德育中的认知倾向、精英化倾向、规训倾向及社会环境影响是导致伪善动机的主要原因。学校道德教育需满足主体的道德需要,提供真实的道德学习,并且改变传统的道德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5.
道德单元是从道德系统中抽象出来的最小单位,它暂时舍弃了其它因素的联系,因而只剩下独立的基本涵义。德性是主体化为个体品质的道德单元。在个体品质中的价值取向系统的作用下,主体化的道德单元表现出确定的价值向性。既要培养基本的道德单元,又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系统,这就是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6.
学校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在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合道德的现象,都可以也应该进行相应的道德评价.实现“道德的学校德育”是对学校德育进行道德性审视的一个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7.
道德是立人之本,道德教育是塑造美好心灵的精神活动,"朴素"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理念追求。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反道德的现象,即"目中无人"的道德教育、道德伪善和道德权利的遮蔽,这些都是背离道德教育的宗旨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首先,它承认人的存在,承认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这是道德的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其次,主体性道德教育崇尚道德教育主体人的自由,从而达到道德行为的自觉和自律,最终上升为活动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教学技能观决定着教学技能的不同内涵.“旁观者”技能观认为教学技能是一门专门的技术,具有单向性、客观性、准确性、控制性与还原性;“参与者”技能观认为教学技能是一种引导并和学生一起参与知识和学习意义建构的实践能力,具有交互性、情境性、经验性、创造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改革需坚持“参与者”技能观;引导启发技能、对话互动技能、发现创新技能、学法指导技能与学习评价技能,是课程实施者所必需的教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校园暴力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鲜见有深入探究学生冲突行为背后逻辑的研究,本文将基于框架效应分析学生出现冒险行为的缘由。在校园冲突情景下,事件中的角色和性别对学生的风险偏好具有交互影响。参与主体往往比围观者更加具有冒险倾向,且男生会因为信息属性的差异而呈现出相反的风险决策,而女生则一直在情景中表现出较高的冒险倾向。通过分析学生可能的行为偏好,在此基础上优化校园安全教育的方式,有利于增加校园风险沟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应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网络德育教育的新课题。本文从网络普遍应用于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上的课题入手,对上网对学生个体发展究竟有何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了推进网络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关键尝试,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教育者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然而。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却过分强调知识教育,德育教育显现出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启示我们: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实践中去;转变德育教育的方式;重视德育主体,明确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施特劳斯学派认为,对大众需要实施显白教诲,对潜在哲人则要实施隐秘教诲。然而,现代道德教育却把隐秘教诲显白化了,强调平等主义,由此,道德教育陷入了有效性危机。为了解决危机,需要重视自由教育。尽管施特劳斯学派的道德教育思想有助于抵御功利主义的肆虐,但是其很多观点都是有待商榷的,甚至是危险的,需要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在现阶段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阐明了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总体构想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更多地被认为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学校道德教育(以下简称为道德教育或德育)也被认为是个体接受和遵循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系统的过程。这种理解方式往往导致对道德个体性的遮蔽,窒息了个体德道学习的自觉能力,割裂了道德生长的整体精神空间。今天,学校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已日益凸现。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我们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校园绿色童谣是一种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为小学生所喜爱、易于被他们接受的有特定节奏的韵文,它具有游戏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特征.绿色童谣所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德育游戏化的必要前提.童谣游戏所体现的德育主体性,所呈现德育形式的多样性及其所反映德育的目的性都为小学德育纳入童谣游戏成为可能,也是德育游戏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学校德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教师在价值引导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但是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价值中立".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中立"对于学校德育而言是有价值的,它可以规避过度的价值灌输的风险,还可以提升儿童的道德选择力和道德自主建构力.但是,"价值中立"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辩证地来看待"价值中立",重新认识"价值中立"与"价值干涉"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体育运动中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竞赛,它与市场经济具有共同的竞争机制。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必须促进教育价值观的转化,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体育教育领域中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相似文献   

19.
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道德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构建对话式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