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一节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的语文课,一定不是一节优质的语文课,但一节语文课如果只有空洞的反复的读书声,也肯定算不上有质量的语文课。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  相似文献   

2.
玉珍 《西藏教育》2013,(1):39-40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形式。俗话说,"听懂一遍,胜过课后复习十遍",以小学数学课而言,怎样正确引导小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学生更好地掌握好数学这门学科,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这一环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智慧有时并不体现在循循善诱上,还在于把握时机巧装"糊涂",把问题抛给学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高一政治新教材《经济生活》(P90)第一自然段的讲评,并不囿于解决教材仅有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而是另辟蹊径,且引且导,巧引巧导,没想到竟别有洞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兹将此题的引导过程实录于下,恭请方家指点。……(学生阅读 P90第一自然段材料)师:修路前的梨树沟村为何穷困?  相似文献   

5.
巧引妙导     
一、自主选择,激发探究兴趣。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在教学《常见的岩石》这一内容时,我准备了很多材料,问学生…  相似文献   

6.
王玉梅 《陕西教育》2010,(11):44-45
少年儿童阶段正是模仿力最强的阶段,将之正确引导于写作之中,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还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还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个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9.
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因为学生的一些无目的的甚至是盲目的自发活动引起的"意外"而影响了教学进程,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在课后常常抱怨学生上课不专心,更有甚者向家长“告状”:“你的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不认真!”我们知道好玩、好奇、好问、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这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这时就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引导,巧妙地组织课堂让学生爱学、乐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一上课,我按常规先做名言警句填空练习(这一内容近几年高考必考,同时,掌握一定数量的名言警句,对学生写作帮助也很大。我于是就将筛选的近三百则名言警句放在高一第一个学期教给学生,每节课前记两则)。我在黑板上板书了“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日照我还。”学生填完之后,我告知他们,其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句诗中的每句都又恰好包含了一位现代作家两篇散文的题目,待学生指出是朱自清的两篇文章,我又擦去其他的字,并用书名号框起《春》和《绿》。接着便带领学生复习《春》中对“绿”  相似文献   

11.
一、设疑探究,营造氛围,创设导入新知的契机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新课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精心设计提问能抓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注意。我经常在上新课前,结合教材内容,以生活中的现象创设一、二个启发性、趣味性的设问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大堰河——我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与家长的接 触中,我们发现:学习问题 始终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虽然,孩子们主要的学习时 间是在学校,但家长的引导 也很重要。所以,在本期的 “教子有方”中,我们特意选 发了几位家长在学习方面 给予孩子帮助的文章,以他 们的亲身感受谈他们的教 子经验。希望能对家长们 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于高峰 《广西教育》2013,(45):50-50
目前,大多数学生解题能力强,提问能力差,缺乏问题意识。据我国中小学学生学习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如何促使学生提问呢?笔者认为,关键还是教师会不会引导的问题。引得好,导得妙,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否则不然。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小学生畏惧习作,作文形式单一,内容贫乏,语言浅白粗糙。只有通过教师独具匠心的引导,在活动中让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在情趣中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组织他们有话想说,有话乐说,才能让他们真正在习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保持对习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在传统的教学中,还仅仅当作口号而已,语文课堂的相对封闭.使语文教学一直处于“贫血”状态,学生很难通过课堂触摸到生活的气息。因此教师应巧于捕捉、善于引领,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把生活融进课堂小天地中。只有让语文课与生活“携手”,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无可否认,影视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影像世界,但它在带给人们极强的视听享受和积极的思想熏陶的同时,其消极因素也随之而来,它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习惯和存在模式。对青少年来说,影像世界的知识性、示范性、挑战性更是在他们心中建立起了“权威”的概念,这个“权威”是超越一切的“,权威”也逐渐控制他们的生活和思维。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出现了意外,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最理想的状况莫过于随机应变,临堂设计,把讨论引导到课题中来,把它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学生的"奇想"往往是教师想不到的,同时又是大多数学生认知范围内的问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总会出现冗长繁杂、故弄玄虚、偷懒省事的问题,应该遵循服务性、简约性、生动性、独特性的原则,可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采用悬疑式、背景式、情境式和图解式导入法,以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主组织教学,它不仅通过目标、具体内容标准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类型和设计等形式增加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而且明确告诉教师,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必须通过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从问题开始,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和知识的掌握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没有了问题,学习过程也将停止。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会"一头雾水",而那样问,学生却会"柳暗花明";这样问,或许是"一潭死水,微波不现"。而那样问,就可能出现"一石激起千层浪"。既然"问"如此重要,教者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