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实例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英汉文化差异对喻体理解和选择的影响,指出文化因素在喻体选择和理解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喻体选择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比喻的共同点以及英汉比喻中地域、历史、神话宗教和传统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修辞手段承载着很多文化信息。不同语言中喻体的选择必然会反映出立喻者的文化认知和思维方式。本文对比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喻体的选择与立喻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想象为基础的隐喻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假设性喻体普遍存在于隐喻表达中,在隐喻意义的建构和解读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作为隐喻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和在隐喻意义建构中对喻体作用的重要补充,隐喻延展是假设性喻体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从性质和语言结构两方面对假设性喻体和隐喻延展进行细致分类,阐示不同分类中隐喻意义传递的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文化因素不同而在喻体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同时,喻体所承裁的文化蕴涵也各有不同。因此,正确认识喻体选择的差异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英语所传达的文化意义,加深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时期,用自由诗体创作新诗,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诗论家梁宗岱,于二十年代中期在法国接受象征派诗歌大师保尔·瓦雷里的理论后,便向国内介绍他的象征主义诗论和创建新诗格律的理论主张;同时讨论了中西诗歌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极为常见的修辞方式,喻体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所决定的。文章主要从地域环境(地域分布、种植农作物的差别、气候特征)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影响、宗教神话、生产劳作)两方面探究英汉比喻中喻体的选择,从而让人们准确地接受、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杨晓嫱 《考试周刊》2009,(15):29-30
喻体的惯用语作为隐喻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日汉语中也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主要是比较日汉语中以动物作喻体的惯用语,找出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可以看出日中两国人民隐喻认知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Verschueren在1999年提出的顺应论,对隐喻喻体的选择进行顺应性的阐释。借助顺应论对语境相关因素的分析维度,主要考虑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三个因素对喻体选择的作用。研究表明,喻体的选择是一个对语境做出顺应的过程,通过对具体的物质、社交和心理世界的顺应,适合语境的隐喻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极为常见的修辞方式。但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种种差异,比喻修辞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自然生存环境、习俗与社会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四个方面分析英汉习语中比喻喻体选择的差异和成因。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论诗 ,散见于《诗广传》、《楚辞通释》、《诗译》、《夕堂永日绪论》内外编、《南窗漫记》以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中 ,颇多精辟见解。王夫之诗论的价值不仅在于某一说法新颖独到 ,见解深刻 ,更可贵的是 ,这些说法之间是圆融贯通的 ,具有极为清晰的逻辑推进线索。这个逻辑过程 ,简单地说 ,就是从情到兴再到意 ,始终不脱离情却又是一个逐步具体而深入地把握诗歌艺术特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小说喻体选择的语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以物理世界的同异作为基础 ,其实质是主体思维的结果。因而喻体与本体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等于或取代的关系 ,而是互相表现、转化、引发甚至产生新质的过程。沈从文在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时 ,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对心理的独到剖析以及对世界的独到理解等主观感受通过对喻体的选择与创造表现出了一种大于修辞意的“喻外之意”。其“喻外之意”获得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喻体组合拓展表意空间 ,动态比喻深化意象内涵 ,对比映照凸显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多数学者认为,盛行于有宋一朝的"活法"诗论源于江西诗派吕本中,然当下学术界已有新成果证明吕本中并非首创者。北宋时期为救"昆体"之弊的胡宿才是最早提出该理论的学者,"活法"诗论在北宋即开始流行,后经过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大力实践,才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文将尝试厘清"活法"诗论的历史来源以及阐明苏轼、黄庭坚在"活法"诗论中所作的贡献,旨在有助于完善"活法"诗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诗歌翻译属于文学翻译,它既有文学翻译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文章从中西美学传统和诗歌理论传统的比较入手,探讨诗歌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即诗歌翻译要迁就目的语读者的审美习惯,这样才算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而正确的隐喻翻译手段有助于在译文读者中唤起原文预期的心理联想。文章以金融英语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从对等理论出发,探讨如何对原文隐喻喻体进行取舍,方能以最贴切自然的方式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对等的认知体验。  相似文献   

16.
秦妍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Z2):106-107
由于生活环境,民族传统及心理特点等的差异,动物词汇的寓意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对此进行探讨,通过实例分析英汉动物词汇在比喻中的文化空缺。  相似文献   

17.
艾略特最有影响力的诗论当属"非个人化"理论,这个诗论的提出是为了纠正浪漫主义诗论对情感和个性过于强调的弊端而提出的。艾略特认为文学传统作为诗人的共同财产应当被重视,诗歌的情感应该是"非个人",艺术创作实际上是"非个人化"的过程。艾略特在创作中践行了他的诗歌理论,《荒原》这部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就是对其诗论最好的注解。  相似文献   

18.
《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尤其是抒情诗已趋于成熟。然而,紧接《诗经》之后的却是诗歌的数百年衰微。诗歌的衰微虽有其文化规律性,但孔子诗论起了不可小视的直接影响。孔子忽略了诗歌吟咏情性、抒写心灵的文学特质,以道德家、政治家的眼光,围绕礼义核心和政教目的来评价诗、要求诗,制约了诗人的情感抒发和诗歌题材的发掘,使其超越时空的权威性诗论成为诗歌发展的阻梗。汉末至魏晋,经学衰微,儒家诗教的藩篱被冲破,诗歌才得以复兴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先生在其《围城》一书中大量使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隐喻表达,其背后隐藏的诸多意象借助巧妙新奇的喻体得以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使隐喻的翻译、如何借助喻体翻译传递背后意象成为了译者无法避免的难点。据此,本文以珍妮·凯利及茅国权两位译者的合译本为基础,尝试从翻译层面归纳该译本所使用的隐喻翻译策略以及对该策略对喻体意象传递的影响,对该译本的优劣之处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已故诗人海子和戈麦除了卷轶浩瀚的诗歌作品外,也创作了很多鞭辟入里的诗论。比较而言,海子诗论主要表现为对理想的诗歌内容的执着追求;而戈麦则更倾心诗行自身语言的推进与其表达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