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对"忠实"标准的理解多停留在内容和形式的层面上,然而,翻译中的"忠实"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忠实。从翻译的"忠实"对象这个角度重新思考翻译的"忠实"标准。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需要"忠实"的对象有原文形式、原文内容、原文作者、译文读者、读者文化、客观事实和翻译目的(效果)。在翻译活动中,译员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忠实,而这种忠实应当有合理的适度性的把握。但这种忠实也必然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语言形式和内涵及译者自身因素上。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忠实"与"叛逆"两种翻译行为探讨译者地位的变化。传统翻译理论要求译者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忠实于译文读者,而译介学中的"创造性叛逆"则给了译者创造性和叛逆性的空间。文章使用的"叛逆性忠实"这一观点从动态和静态角度承认译者的叛逆性,承认译文中译者身影的客观存在,又承认忠实原则是贯彻翻译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翻译活动中不能忽略译者的地位,也不能夸大译者的地位。"叛逆性"归根结底是为了"忠实"原则。  相似文献   

3.
翻译标准多元化使译者翻译时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但这并不代表翻译无标准或译者可以任意选择翻译标准..在“笔译基础”课程考试中,评价译文的标准是给定的,即要综合考虑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目的、功能和文体风格.这要求译者应从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来考虑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如果改译甚至胡译或者乱译都将被处以“低分”的惩罚.因此,翻译标准在理论上是多元的,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却是唯一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4.
郭佳美 《海外英语》2016,(15):105-106
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但是这一理论近些年才被中国接受。多元系统理论的出现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将译者的视野由文本内部转向文本外部,对于"忠实"这一概念也产生了新的思辨。本文基于英译本《陌上桑》,浅析多元系统理论下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忠实可分为源语文本派忠实、源语语境派忠实和译者认知派忠实。文章揭示了这三种忠实其实都只是忠实的一个方面而已,对翻译中的忠实与叛逆应有不同的理解。三种忠实标准的兼容并蓄,以及翻译中忠实和叛逆的辩证统一,或许才能还忠实以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6.
多元、动态、模糊--解构主义翻译观与翻译标准的厘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传统的翻译标准过分强调忠实原文和忠实原文作者,忽视甚至是否定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译语的接受环境,流于点评式和随感式的散论,缺乏系统性。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原文中心意义的存在,肯定了读者的创造性,为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动态性和模糊性提供了审视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译者研究考察单个译者的居多,而译者群体研究成果偏少。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思考译史框架下译者群体研究的对象、意义和路径,尝试回答何为译者群体研究、译者群体研究为何以及如何进行译者群体研究三个问题。文章认为译者群体研究既涉及知名译家构成的译者群体,也不能忽视籍籍无名的译者;译者群体研究可为不同层面的译者研究提供参照系、填补译史研究空白、推动跨学科翻译研究;研究以个案为基础,借助比较的方法,构建译者个体间的联系,并始终围绕译者这一中心展开。译者群体研究具有不同于译者个体研究的价值与独特性,应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翻译"忠实"标准: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翻译忠实标准在翻译理论中的历史地位,进一步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传统翻译忠实标准的局限性,从多元系统理论和目的理论的角度论述新时期翻译"忠实" 标准的演变.指出忠于原文不是唯一的标准,译者的根本任务是要达到翻译的目的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传统等值翻译观和等效翻译观中的"忠实"观点如今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该文结合关联理论对"忠实"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忠实"的对象是原文对原文读者(译者)产生的语境效果,而译者的目标就是要以该语境效果作为自己的信息意图,通过最佳关联假设选择适当的译入语语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研究翻译的本质入手,认为“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译者的工作是“一仆侍二主”,翻译不仅要忠于原文(包括忠于原文的内容、形式、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还要忠于译文读者。但由于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绝对的面面俱到的“忠实”是做不到的,译者不得不有所取舍。取什么,舍什么?这就取决于翻译目的了。“忠实”与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之间的关系,在翻译实践中,它们相互结合,译者何去何从的问题,译文的衡量尺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1.
翻译最基本的标准是忠实,可是意义和形式绝对忠实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在翻译实践中只能做到相对忠实。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及译者本人。  相似文献   

12.
刘云梦 《英语广场》2022,(22):32-34
本文以Lefevere的改写理论为指导,以《蛙》为研究对象,探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因素在方言英译过程中对译者的操纵作用。研究发现,译者受这三种因素的操纵,对原文本中的方言进行适当改写,从而实现“创造性”地忠实于原文。  相似文献   

13.
隐喻翻译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是跨文化的交流。作为隐喻翻译的中介,译者必须熟悉和了解“多元文化”的因素,才能做到对隐喻翻译的“忠实”和“通顺”.本文从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入手,着眼于隐喻翻译中的多元文化制约因素,以期探讨跨文化视域下隐喻翻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使译作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及风格。然而,译者在努力追求这一境界的同时,其译作中流露出译者个人风格在所难免,任何译作都会留有译者再创作的痕迹,这是由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所决定的。对译者的翻译风格不应简单地否认或抹煞,而应正视其存在,努力实现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雅化"是传统翻译理论"忠实"观的体现和发展,是翻译伦理约束下的必然选择。其中,居于规范的伦理模式要求译者"忠实"于读者的期待,而服务的伦理规范要求译者忠实于翻译的发起者。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翻译伦理模式的表述虽然不同,但从整体性要求来看,都可以归结到"忠实性翻译伦理",隐藏在纷繁复杂的学术术语与学术框架之后的乃是传统一元化的"忠实"伦理的现代变体与多元呈现。基于这种认识,Chesterman的圣哲罗姆誓约为评价Newmark的观点提供了参照依据:译者应该以忠实再现原文为目标,奉行圣哲罗姆誓约说规约的职业伦理,这样才能不辱译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王欣 《青海教育》2008,(1):51-52
传统中西译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信”或“忠实”,即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译文既要忠于原作之美,也要忠于它的不足,也就是说,原作是什么样就尽可能把它译成什么样。不忠的译文或译者招来的往往是责难,因为“信”可以说是翻译的天经地义,‘不信’的翻译不是翻译,不以‘信’为理想的人可以不必翻译。虽说大家都明白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但“译者故意添加、删节而导致走样,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一直是近年来翻译界的热点话题。在前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首先肯定了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并讨论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客观制约因素,提出“忠实”是翻译永恒的基本准则,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要在该准则范围之内,因此是有限的。译者主体性与“忠实”准则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辩证统一于翻译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翻译活动中,“忠实”一直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原则,是译者的基本责任。而实际上由于两种不同语言之间本身的差异、文化之间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译者的主体性等原因,翻译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忠实的。分析了翻译不可能绝对忠实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两种避免“假忠实”的方法,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接近原文。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翻译是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英汉翻译则是把英语所表达的语言思维内容忠实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这一过程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所谓理解,指译者通过判断和推理,分析原作上下文的逻辑联系,理清原语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的意图,掌握原文的精神实质,弄清作者究竟在说什么。所谓表达,指译者把他所理解的东西在另一种语言里尽可能确切地表达出来。译文要做到确切,传神达意,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忠实反映原语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并且能符合译语的语言逻辑。因此可以说。翻译的整个过程就是逻辑思维的过程,译品就是译者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