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学认识路径是将物理学习中诸多认识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的认识系统,包括问题表征、认识角度、认识对象和认识方式四个要素.认识路径是科学家们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也是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高中物理“静电场”为主题,举例分析其蕴含的认识路径,探索将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17):I0005-I0005
第十七讲 社会思维应用广泛 一、社会思维本质是集体思维 所谓社会思维是指人作为集体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它是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基础上无数个人思维之间及其与集体思维之间交互作用、多元复合的观念体系。社会思维的实质是集体思维。因为人的思维和认识,不能单靠实践,还要利用前人和他人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与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正>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的主体在对未知客体的认识过程中,由于无固有模式可以遵循,而创造出来的与传统思维模式相异的思维。它主要表现为通过直觉、灵感、顿悟等形式,未经过逻辑推理过程,而直接达到对客体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或理解。创造性思维之所以发生,是有其思维的、心理的机制的。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对教学的双重影响马宁,段春花思维定势是人们在认识和解决某一类问题时形成的某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是随着人们对问题认识和了解的深化与成熟而逐步形成的,是一种常见的思维现象。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思维定势往往能提供最简捷、科学的思路,有助于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科学的认识表明,认识主体的创造性越来越突出,已日益成为人类认识尤其是自然科学认识的根本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人类根本思维形式,那教育就必然要为人类揭示这种思维形式的本质服务,所以创造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必然的。中学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学优势,注重创新教育,切实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简称创造力,是智能、技能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其结构可以认为是由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创造品质三大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6.
刘俊伦 《广西教育》2005,(1B):80-81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数学本身是运用思维的学科,在数学的认识活动中,思维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现谈一些个人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何杰 《中国考试》2007,(4):9-11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影响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因素有三个: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其中知识积累与思维方式是认识水平的基础.知识积累丰富,思维方式正确,两者相互作用,会提高人的认识水平,而认识水平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知识的积累与思维方式的改善。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着阅读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公写作思维类型是理性思维提出疑问,通过对公实例分析,阐述了公写作主体在公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没有固定停留在某一思维认识阶段,也没有截然独立的思维类型;紧扣着公正的三要素展开深入论论,得出了公写作的思维,是一个各种思维认识阶段相互联系和变动过程,公写作的思维类型没有单纯的、独立的思维类型,经常是几种思维类型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交叉和有所渗透来推动公写作的思维活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江苏射阳实验小学张素英,王治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现象。其中思维是最重要的,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但是,人的思维不是一开始就十分完善的。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训练发展起来的。所以,我...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思维的动力——探究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青 《云南教育》2001,(8):30-31
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简言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认识,是对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控制和制约着各种能力的发展。人类的一切创造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思维,而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双方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任何人在产生了要搞清楚某问题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意念时,其思维才真正发动,这种意念越强烈,思维愈深入。可见,在思维能力中,探究意识是起点,同时它也是思维的动力,它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独特性,还可反映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它是一个人,尤其是从事科技研究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12.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主体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超越现有经验、理论和认识层次,运用新颖的、独特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方法去认识、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新颖性和首创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主要特点。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繁多,但就主体而言,可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知识、观念、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思维惯性或称思维定势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过程在某个思路方向上进行时,具有保持该思路方向的牢固性。惯性一词是从直线运动的惯性移植过来的,先入为主、老观点看新问题、经验主义等等都是思维惯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思维方式是内化于人脑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性认识公式,是一个复杂的认识系统。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思维的实践性、辩证性、批判性、全面性、开放性、深刻性等等。提倡辩证性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深化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创造性、预见性,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向思维题例析朱小闯近年来,高考政治中主观性试题答案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不仅仅是答案拟定方法的变化,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化,从过去的平面式思维到现在的多向立体式思维,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认识问题,使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更真实、更深刻、更全面。...  相似文献   

16.
从非线性思维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在思维理念上,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线性思维特征,提出了如何运用非线性思维处理复杂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非线性科学所揭示的世界非线性本质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复杂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表明我们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浅谈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坚 《教育探索》2002,(11):27-27
一、思维、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成分,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关系的反映,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则是思维的主要特征。由于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而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它是认识的最初阶段,并在这个阶段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培养。笔者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蔡斌 《广西教育》2013,(41):68-6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读懂学生的思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有效教学。要读懂学生的思维,需要了解和把握学生思维的起点,认识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后据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辩证思维是一种符合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思维,是人类长期认识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智慧的结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少走许多弯路。我们一定要看到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思维方法的根本对立,学会辩证思维,使自己的思维方式科学化,积极运用辩证的思维观察分析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