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及其实质,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不少教师已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并加以运用,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树立起极大的学习信心,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在各方面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进而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正面的期望,并且将这种期望以某些信号、通过某种途径传递给儿童;儿童对教师期望产生正确理解与信任后将加倍投入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本着真诚的心态传递期望信号,并保持期望信号的充分性和一致性,还要公正、积极地对待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监护人及社区精英进行协调以创造良好的期望氛围。学校还应控制班级规模,保证皮格马利翁效应能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过程,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充分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效应,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对所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教师对学生所期望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莎 《中学教育》2008,(10):62-64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一系列心理学实验。证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存在着期望的一种效应。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效应,但在师生交往中也存在着期望效应的另一面,所以在运用这一效应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皮格马利翁效应作为提高高职单招班教学质量的手段,在教学中主要经历了形成期望、传递期望、接受期望和调整期望四个阶段。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得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导致学生学习行为上的差异,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皮格马利翁的需要认识理论指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排除学生心理压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了解学生,爱护学生,用皮格马利翁的需要认识理论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塑造自信自强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的肢体和口头语言,往往不像语文老师那般生动和具有感染力,我们在判断评价孩子的学习成效时,往往有着极为理性单一的评价标准,缺乏多维性,语言较为匮乏。课堂内外,孩子呈现给我的更多的是漠然,缺乏天真开朗、热情向上的精神,这一点始终让我困惑并不能够释怀。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一项实验,把高期望而产生的积极性反馈的因果现状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理解为教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学生的美好愿望,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加倍努力。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逐渐对老师产生信任感,进而热爱该教师任教的学科,很好地完成学业。在职业高中计算机学科教学中,运用其原理来唤醒学生学习信心,使其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能,其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10.
郭鸣  陈健芷 《函授教育》2002,(3):100-102
师生间情感交流在教学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激励起教师和学生积极巨大的动力,促进教与学效能的充分发挥。因此,作为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情感的积累与作用,在教学艺术中,努力达到师生间的心理相容。  相似文献   

11.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它说明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证明教师期望是学生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可以左右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诚挚的爱,是一种崇高的教育,是唤醒学生心灵的最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中发现,一、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期望,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二、运用"破窗效应理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律;三、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笔者认为: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协调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受到不同心理效应的影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识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这对班主任平时的管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帮助人获得新的生命的活动。德育过程绝不仅是道德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更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德性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教师期望效应在德育中的作用及其在课程中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教育者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心理动力,从而达到不可思议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要给学生以恰当的期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心灵潜力。  相似文献   

15.
杨琳 《时代教育》2012,(17):149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实验,他主要通过对个人的"持续关注",让对方体验到一种积极的期望,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对方的潜能,取得成功。如今,皮格马利翁效应已日益受到组织团体的重视,被广泛地运用到组织文化与教学等各个方面。本文试从教学领域来探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曾在世界上轰动一时的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是一种期待效应,爱的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借“权威的诺言”,使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由衷地寄予期望,进而加倍关心爱护,  相似文献   

17.
刘韬 《教师》2012,(24):17-18
在初一班主任工作中科学地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以教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期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和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使学生接受到这样的一份期待后加倍努力去证明自己,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也能产生直接影响,对学生的学业乃至今后人生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赞美、信任和期望所赋有的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在大学教学中实现皮格马利翁效应,必须充分重视信任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学教学中信任的广泛实现,需要充分发挥好教师、学生、学校教育系统各自的主导、主体与主管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证明,提高学生语言水平不仅依赖于学生的智力水平、语言天分,还与学生的学习情绪紧密相关.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将消极、被动情绪向积极、主动方面转化,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促使语言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积极心理情绪的重要性,提出巧妙运用期望、避免消极反馈、移情、反思四种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方法,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借鉴"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暗示、期望和激励作用,探索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