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15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长篇评论<"媒治"应成为法治的一部分>,评论中提到,媒体通过新闻曝光,舆论监督给有关部门施加压力,对于推动问题解决,敦促有关方面采取究责措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形成了"媒治".同时评论认为,社会可以期待的正常状态是,"媒治"作为社会治理和"权利监督权力"的形式,本身就是法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经济评论是经济类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近些年,各新闻单位高度重视经济评论工作,取得不小成效。然而,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新闻媒体的经济评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让主流媒体的经济评论更有力量、更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念好"短、实、新"的"三字诀",在"适时"、"适度"上下功夫,从而真正引导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舆论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传媒发展的"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其快速、可持续,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而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国新闻传媒业实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以网络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新一代信息高速公路发展中,中国已经成为,或至少正在走向"大国传媒".  相似文献   

4.
党报经济专刊是新闻版的延伸,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份.如何把经济专刊办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已成为从事经济专刊工作的采编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党报经济专刊要落实"三贴近"原则,就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抓住群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陈瑜  程莉 《新闻三昧》2006,(5):39-41
作为媒体报道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评论,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连。随着我国新闻传播的发展,新闻评论呈现出分量更重,时效性更强等特点。而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利益格局出现了分化和调整,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诉求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也自然呈现出来,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均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的新闻评论,放眼各个阶层,融贯古今中外,就某一政策、事件或现象,褒优贬劣,指陈得失,抒发民声,提供咨情,愈发凸显出多元化的倾向。创刊于1949年7月15日的《工人日报》,读者大多是企业职工、工会…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在于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成为评论的论题.还在于更多的社会角色成为新闻评论的作者。他们给新闻评论带来了什么新的东西?新闻评论写作又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都是值得研究的.这样的研究应该是基于大型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潮流中,经济评论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报纸新闻评论的主角。我国的新闻评论,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是以政治斗争为主题的,从战争年代的檄文到前些年的论战,都是典型的政治评论,评论员也是政治评论员,这是由当时那个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新闻评论也要从政治评论为主题转到以经济评论为重点。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涉及到经济机制的转换,而且必将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必将引起人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是非标准的重大转变。新闻评论,作为意识形态最敏感的领域,必须摒弃在产品经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  相似文献   

8.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笔者撰写的署名评论《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被评为一等奖。这篇作品能在海量的评论声音中胜出,  相似文献   

9.
自世纪之交至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了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在此阶段,网络日益深入到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形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众多公民通过网络介入、评论、干预社会生活和政策决策,使网络参政成为公民参政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评论是时代的号角,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新闻评论总是以高瞻远瞩的姿态,关照现实,反思历史,成为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战斗力的媒体武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经济建设中的一系列新事物、新问题,新闻评论更是顺应主流、抓住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精辟分析,释疑解难,指明方向。如何引导人们正确辨识、抉择,使新闻评论的空间变得更为广阔,题材更为丰富,社会作用更大。这要求媒体和评论者更加注重研究受众,重视受众需要,更好地发挥评论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媒体因面对读者群体的不同,其新闻评论的定位也各有偏重。有的以专家学者的专论见长,有的侧重百姓声音;有的注重特定领域内的话题,有的侧重本地区的新闻话题;有的讲究时效快、力求“第一个发言”,有的更在乎观点新锐、辛辣、尖刻,与众不同。无论哪一种定位,新闻评论本身要成为上乘之作,都应该内涵一种大气。这里所说的大气,与孟子所说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浩然之气,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大气的标志之一:是非分明,立场坚定对同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评论,其审视视角可以各有不同,但其基本立场不可有偏离,在是非…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17日,一向敢为人先的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再迈新步伐:成立全国首家媒体"外脑库",聘请经济学界、社会学界和实业界有影响力的专家和企业家,共同谋划广东以至全国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新途径.一时间,羊城晚报"外脑库"在同行中成为热门话题. 现代社会正行走在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过渡的康庄大道上,面对着这种社会进步,作为技术与知识结合的前沿产业--现代传媒业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何在记录社会的同时参与社会并影响社会?这不仅是中国传媒业,也是当今世界传媒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虎 《中国记者》2024,(2):121-123
<正>近年来,经济日报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和职责使命,提出“评论立报、理论强报、调研兴报、开门办报”的思路和理念,并得到有效贯彻,尤其是评论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提升。如何通过做好地方新闻评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贡献力量,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4.
林晖 《编辑学刊》2006,(3):18-21
在任何一个国家,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的时政新闻周刊都应该是该国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涌现出面向社会主流群体、主导社会精英精神生活、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闻周刊.  相似文献   

15.
评论属于新闻四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报纸评论是新闻评论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越来越希望表达出自己的声音,而这一时期报纸专栏评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评论专栏的发展也让过去一直以来相对严肃的新闻评论开始进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对报纸评论专栏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了解受众对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新闻现象和事件的看法,能够了解受众的兴趣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报纸评论专栏的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党报过去、现在、将来无疑都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但党报不会因为是机关报而自然成为主流媒体,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权威性报道来显示自己是主流媒体,并受到受众认同。这里面,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经营好评论。 评论观察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前沿,表达的是思想、是观点,厘清的是社会问题,因而能够成为主流人群学习、工作  相似文献   

17.
法制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媒介审判现象,即媒介在司法审判前对涉案人员做了超前的审判预测.媒介通过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报道向受众展示"真相",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用"媒介真实"向"客观真实"发出挑战.要使媒介审判回归于正当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介要规范新闻报道、严肃新闻评论,对法制新闻报道、评论的最终目标应定位于普及法律知识、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关系,用真实可靠的事实和公正客观的评论为受众展现真实客观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涂光晋 《现代传播》2006,1(1):30-33
本文认为中国新闻评论文体源流是源远流长的论说文,从"百家争鸣"、"处士横议",到治"经世致用"之学,写"经世致用"之文,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不仅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也有着"文人论政"的理念与传统.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国新闻评论厚重的精神与文化积淀,给今天的新闻评论以滋养,也给今天的新闻从业者乃至中国的知识界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浙江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广播评论《治理好污水也是政绩》获得一等奖。这篇评论之所以成功,我认为主要是立意深远,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于一体,以强烈的震撼力打动了听众。以反思的视角审视浙江经济2004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科学发展观成为统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我在思考,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浙江经济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其实,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许多专家在反思,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也在反思。大家知道,浙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从1978年到2004…  相似文献   

20.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世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然而,产业技术相对滞后于经济,已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将难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难以增强我国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