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红英 《青海教育》2011,(11):48-48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爱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人文情怀,以人为本是学生发展之根本。每位学生都有被肯定、被重视、被激励的期待、愿望和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精神涵育精神的过程.课堂是生长智慧,培育灵魂的土壤.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必定是一个知识渊博、富有爱心、人格高尚的人道主义者.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就像一个光源,时刻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照亮课堂的每一个角落.点亮学生心灵的火花,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发展形成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明扬 《下一代》2013,(5):47-48
爱的教育,才是真实的教育。班主任有爱的情怀、爱的能力、爱的艺术、爱的行动,才会以崇高的师德,真心对待那些家庭困难、心理扭曲、学习困难、单亲家庭的学生和留守学生。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六爱"教育,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教益和深深的感化,如同春风,拂动学生美好的心灵,成就学生梦,成就教师梦,成就教育梦。  相似文献   

4.
不伤害学生是规范性师爱和崇高性师爱的共有之意,是师爱的基本准则。教师伤害学生的行为分为显性伤害和隐性伤害两种类型。遵循不伤害的基本准则,教师应当表现出一种身份意识和价值自觉,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换位思考学生心理,做到真正爱学生。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内心自卑、性格内向、感情脆弱,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周围人尤其是教师和同学的关爱。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合格教师的第一要素是他的生命之爱,他的人文情怀。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用无私的大爱,给孩子们种下一个温暖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姜月 《中学教育》2008,(10):27-29
具有人文情怀是教师获得自我专业化发展以提升自身境界的内在要求。教师的人文情怀有其教育特殊性。教师形成人文教育情怀,需要对教育的人文精神有丰富的理解,并理解中小学人文社会相应学科的学科特点及其特定的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践行人文教育精神、具有丰富人文教育情怀,最终形成以人文精神、人文情怀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丰富内心世界,启迪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用爱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需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良好的心态审视学生,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以成功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原理认为:"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培养人格。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育有方,教育有效,但实际上每个人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却不同。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否尊重并爱护学生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的教学中应发挥情感功能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用爱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相似文献   

9.
当前教师职业受功利社会所制,愈发落入世俗价值体系的窠臼,人类终极关怀的引领作用日益被消解。教师工作具有极强的精神性,本质上是一种心灵"超度"活动,需要有超越常人意识的情怀与信念。教育"之所须"以及教师精神内核"之所在",是教师应予以观照的教育情怀。理想主义、完美主义、英雄主义、信仰主义与"易感"主义是教师应有的教育信念。描绘教师的教育情怀、勾画教师的信念世界,旨在确立教师的身份观念,重构教师的精神体系,进而改善教师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为教师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原始动力。  相似文献   

10.
薛文平 《教书育人》2007,(11):28-30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教师必须以一种现代的职业意识与文化精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人格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科学叫人求真,叫人拥有批判意识;人文情怀则让人求美,懂得关怀和爱.然而在价值功利化和学术浮躁的今天,教育的精神家园却常常失守.  相似文献   

11.
个别幼儿园中发生的伤害幼儿事件向人们披露了个别幼儿教师缺乏伦理敏感的事实。通过访谈发现,幼儿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专业价值观取向、换位思考能力以及专业伦理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教师伦理敏感性的生成与发展。通过激发教师工作的"意义感"、构建"德性取向"的价值观、加强道德角色体验以及开展专门的伦理教育,可激活教师内心的伦理敏感,实现有道德情怀的幼儿教育,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生命舒展和心灵健全。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教师必须以一种现代的职业意识与文化精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人格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科学叫人求真,叫人拥有批判意识;人文情怀则让人求美,懂得关怀和爱。然而在价值功利化和学术浮躁的今天,教育的精神家园却常常失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与培养的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和爱老师,爱同学,爱自然,爱社会,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懂得了"赠人玫瑰,留有余香"蕴含的感恩思想;领悟到"感恩"的深刻含义:"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同时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作沟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性向的内涵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专业性向是适合教育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心灵的敏感性、爱的品质、交流、沟通的意愿、对教育工作的兴趣等人格特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在内的职业品质.教师专业性向具有生成性、教育性、复杂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教师必须以一种现代的职业意识与文化精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人格并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科学叫人求真,叫人拥有批判意识;人文情怀则让人求美,懂得关怀和爱。然而在价值功利化和学术浮躁的今天,教育的精神家园却常常失守。  相似文献   

16.
林化敏 《考试周刊》2012,(45):164-165
诗意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吟唱.更不是一种人文情怀。诗意的心灵,是美好道德和品质的创造者。一个学生一旦具有了诗意情怀,就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完善自我,让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以及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而班主任首先得成为一个拥有诗意情怀的智者.寓教育于通俗的故事、游戏或诗般的语言中,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学会控制、学会爱书.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性格。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提升人格、唤醒心灵的文化传递活动,爱是教育的精神立场.教师的教育爱应具有教育学意蕴:教育爱赋予儿童生命,教育爱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育爱成就师生的幸福人生.教育爱具有情境性、理智性、生爱性等特点,教师践行教育爱应替代父母关系,构筑爱的灵魂;理解学生,奠定爱的前提;语言沟通,营造爱的天空;积极对话,沟通爱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也是陶老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心中充满爱,用爱去滋润每一位幼儿的心灵,让"爱"种进幼儿的心中,伴随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当过学生,都曾经遇到一个或几个难忘的"仰之弥高"的教师,都曾经被这些教师的人格所感染,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一生。几年前,我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这几年的教书生涯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时刻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你对学生的爱、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出你的人格内涵,而你的人格则会影响你的学生的一生!"所以,我把研究的题目定为:用师爱开启心灵——对一个纪律涣散学生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苗承秀 《甘肃教育》2014,(17):24-24
正所谓"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说的就是教师唯有用自己高尚的灵魂才能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这是心灵与心灵的共鸣,是爱与被爱的回应。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一、要有严而有度的民主之心在现实的教育中,有的教师将成绩好的学生视为"掌上明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如此种种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