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苏格兰的诗歌历史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能代表苏格兰诗歌传统的诗歌风格要迟至13、14世纪才得以萌发,其诗歌传统的确立则在15和16世纪,苏格兰的诗人们在乔叟和李德盖特等同胞诗人们的影响下,创作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上独具苏格兰特色的诗歌作品。他们创建的苏格兰诗歌传统特色有两大标志:形式上的乔叟派,内容上旗帜鲜明的苏格兰本土性特征与其形式多样的诗歌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苏格兰乔叟派诗人"将乔叟的真传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其独具特色的创作,为苏格兰诗歌传统的奠定和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SPECIAL EVENTS     
《海外英语》2011,(5):25-25
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的苏格兰.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小型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样一种“全民运动”中,英国女王和王室成员都会前往观看。它荟萃了音乐、舞蹈、饮品和美食。它是苏格兰精神最好的展示.散发着源源不断的独特魅力。它就是——苏格兰高地运动!  相似文献   

3.
苏静 《文教资料》2010,(10):24-26
本文通过比较“天安门诗歌”运动和“地震诗歌”运动在自发性、民间性、主题和诗歌成就上的相同点,说明诗歌在表现社会人生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诗坛上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新星,那就是苏格兰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在短暂的一生中,他收集、整理、复兴了众多的苏格兰民歌,进而创作出了几百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表达了对民主与自由的颂扬与渴望.出色地反映出苏格兰人民的劳动、生活、风俗和情感,为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浓郁馨香的泥土气息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5.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先驱,意象派运动的发起者。庞德具有“中国文化情结”,他的诗歌翻译与创作曾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而中国“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新诗又深受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启迪。庞德的意象主义诗歌曾得益于中国古典诗,反过来又对中国的新诗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借鉴与转换中,传承与创新兼备的诗学理念影响了现当代东西方诗坛。  相似文献   

6.
七色镜     
《小学生导读》2012,(7):F0002-F0002
高尔夫球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如今已经成为贵族运动的代名词。它最早是由15世纪苏格兰的牧羊人发明的,“高尔夫”原意为“在绿地和新鲜空气中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新课 2013年3月21日.英国苏格兰政府首席部长萨蒙德宣布,苏格兰将于2014年9月18日举行独立公投,以决定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独立。萨蒙德当天在苏格兰议会宣布这一公投日期。根据苏格兰选举委员会的建议.公投的问题设计为“苏格兰是否应该成为独立的国家”,答案选项为“是/否”。萨蒙德说。“苏格兰的未来将由苏格兰人民来决定。”苏格兰政府当天向苏格兰议会提交独立公投法案,内容涉及公投的具体安排。包括公投日期和开支等内容。公投法案需要经过苏格兰议会的批准。由于萨蒙德领导的苏格兰民族党在议会中占据绝大多数议席,因此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法案肯定会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8.
由穆木天、杨骚、蒲风、森堡(任钧)等发起,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的中国诗歌会(下简称诗歌会),是“左联”领导下致力新诗歌运动的团体。诗歌会《缘起》表明,它的崛起适应了“九一八”事变后“急雨狂风”的时代要求,并受左翼文学大众化的直接推动;它不满于诗坛的“沉寂”,不满于新月派、现代派为代表的“把诗歌写得和大众距离十万八千里”的“洋化”和“风花雪月”的倾向。诗歌会正是在与新月派、现代派对峙的背景下开展新诗歌运动,并形成新诗歌派的。  相似文献   

9.
1999~2002中国新诗状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至2002年的中国新诗在写作实践与理论批评领域表现出极其活跃的态势,并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发展成型的“多元化”格局。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诗歌界,出现了“书面语写作”、“口语写作”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复合型写作”这三种诗歌写作风格与倾向,并呈现出相对立疏离又互补互渗的复杂情状;与之相对应,在诗歌批评领域,也出现了“学院化批评”、“本土化批评”,“个人化批评”等不同的批评路向与多元化的批评格局。作为近三四年来值得关注的诗歌事件,“盘峰论争”、“龙脉诗会”、“衡山诗会”、“沈韩之争”、“70后”诗歌运动、“下半身”诗歌运动、“中间代”诗歌运动等在诗界引起争议与反响的“诗歌现象”,直接对当下的诗学建设与诗歌写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一些负面效应,并在一种复杂的“合力”作用下,有效地促成了世纪之交中国新诗整体上良好态势与局面的出现与形成。  相似文献   

10.
埃德温·缪尔的诗人之路发端于他的奥克尼故乡情结,也折射出20世纪初苏格兰社会的变迁以及苏格兰文学的复杂性和魅力。缪尔一方面对苏格兰社会的病态批判反省,另一方面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家园关怀。缪尔诗歌通过对记忆中的奥克尼不断回溯来展现一种自我激励、超越隔阂的生活,而作为一个将故乡视为“伊甸园”的诗人,缪尔的诗也传达了对人类返璞归真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诗运动被誉为“美国诗歌复兴”,它掀开了美国现代诗歌崭新的一页.意象派诗歌作为这场诗歌复兴运动中夺目的主角,不仅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新诗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了中国新诗的创作和诗学理论.论文以美国新诗运动为切入点,介绍对中国新诗影响的背景,并以胡适和闻一多为个案,探讨英美意象派对中国新诗发生发展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2.
爱丁堡     
爱丁堡的人口超过五十万.是苏格兰的首府,也是苏格兰的第二大城市。爱丁堡风景秀丽迷人,文化气息浓厚,可谓艺术文化之都,运动观光胜地;此外,它还因主办世界最大艺术节而闻名世界。长久以来,爱丁堡享有“欧洲最美丽城市之一”的美誉.素有“北方雅典”之称,并且是通往苏格兰中心的“门廊”。  相似文献   

13.
张聪 《留学生》2014,(4):46-48
也许你听过《友谊地久天长》,那首赞美友谊的歌曲。它是由苏格兰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ms)创作于18世纪名为《Auid Lang Syne》一首诗歌.后被谱成歌曲,传遍各国。此曲曾作为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曲。深入人心。“Auld LangSyne”为苏格兰语,意思是逝去已久的日子,更有结束、告别的寓意。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们所喜爱的诗人罗伯特·彭斯,将其诞辰之日作为纪念他的日子,举办活动相邀庆祝,取名为“彭斯之夜”。1月25日,迎来了首次在广州举办的“彭斯之夜”。  相似文献   

14.
元白交谊论     
中唐诗人元稹与白居易为诗友30年,诗篇唱和千余首,在学史上并称“元白”。元白相交,促成了新乐府运动高潮的形成,生出适乎时运的“元和体”推动了诗歌世欲化的进程,并对诗歌理论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诗歌涉及很多题材.他的回归题材值得关注,即诗人诗歌中对真爱、自由和自然的回归,这些题材为读者描绘出一幅苏格兰农民生活的优美画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作品的背后,有着诗人对人类,对世界的深刻理解.抉着杰出的背景、教育、特别是自然天赋,诗人在他的诗中展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那就是抛弃那些违反客观规律的想法、传统和条条框框,回归人类本性.  相似文献   

16.
唐代“新乐府运动”之有无,近十年来已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引起论争。新乐府运动是一个学术性科学性较强的概念,它具“运动”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新乐府”有狭义、中义、广义三种,新乐府运动是以狭义新乐府为核心、中义新乐府为外围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新乐府运动政治功利性强,艺术上自觉的牺牲精神具有崇高悲壮之美。  相似文献   

17.
语言问题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新诗历史发展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论题,而语言的不断变化又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诗歌的艺术风貌。一个民族诗歌语言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取决于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取决于语言自身的内部运动。台湾诗歌语言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30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突出表现为诗歌语言风格的变化,即由“欧化”到“白话”、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精神化到肉身化和科技化;其次表现为语言资源的开发,即“方言”(闽南语)入诗。  相似文献   

18.
艾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现,给英美意象主义运动带来了巨大的惊喜.意象主义者们在古老的中国诗歌中找到了同其诗歌理论颇为符合的完美形式和“创作支点”.他们学习和借鉴了中国古诗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技巧,从而为英美诗歌开拓了一片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是社会的政治革命和文学的文体革命大爆发的时代 ,出现了世界性的诗体解放 ,自由诗革命及自由诗在英、法、德、中等国涌现。英语诗歌的意象派诗歌运动和汉语诗歌的新诗革命是东西方最大的自由诗革命 ,产生了英语诗歌的“自由诗”和汉语诗歌的“自由诗” ,两者的文体特征却有巨大的差异。在“自由诗”的概念上 ,中西方有质的区别 :西方的自由诗是有“诗体”的诗 ,至少建立起了“准定型诗体” ,诗的表面韵律仍然受到重视。中国的自由诗极端地打破了“无韵则非诗”的原则 ,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诗体”。应该改变百年来西方自由诗在中国的称谓 ,将freeverse译为自由体诗 ,还应该把中国的自由诗改称为“自由体诗”。这样才有利于新诗的诗体建设 ,特别是对当前诗坛进行的“诗体重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朦胧诗”的崛起是新时期诗歌运动中最重要的事件。“朦胧诗”这一指称是观念差异的产物。由于论争的话语效果 ,“朦胧诗”也一度遮蔽过一些为当代诗歌复兴作过重要贡献的诗人。“朦胧诗”主力作者在“文革”中的诗作 ,经评论界的发掘与阐释 ,与新的时代构成了热烈而暧昧的历史想象关系。而实际上 ,在“历史新时期”因为主客体的错位 ,他们的诗歌写作出现了与思想界想象的时代气氛不协调的现象。80年代中期集群式崛起的“新生代”诗歌 ,有着比“朦胧诗”丰富得多的精神资源。新生代的诗学是生命诗学。在寻找诗歌本体的过程中 ,新生代诗歌群体凭借自身文化构成上的优势 ,并利用了开放时代提供的机遇 ,对新诗建构生命形式的可能性进行了全面的尝试。这场诗歌实验留下的丰富创造实绩 ,值得我们投身其间进行灵魂的探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