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会中学是教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与中国本土中学相比,教会中学在办学目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宗教色彩浓厚、学生英语水平高、重视女子教育等.进入民国时期后,教会中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教会中学的发展概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使人们对教会中学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教会中学是教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与中国本土中学相比,教会中学在办学目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宗教色彩浓厚、学生英语水平高、重视女子教育等.进入民国时期后,教会中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教会中学的发展概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使人们对教会中学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宗教教育是教会中学必须一以贯之的教育事工,浙江教会中学也不例外。自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起,浙江教会中学迫于社会各界压力,进行了调整改革,宗教作为必修课的地位被取消。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宗教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而且特色明显,这对当下的中学思政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教会学校因"毋庸立案"而自由发展,民国成立之后,伴随着科学主义的盛行和民族意识的高涨,国人要求教育和宗教分离,反对将宗教课程列入必修课,并迫使教会学校向政府立案,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在收回教育权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法律规程和行政条令,将教会中学课程逐渐世俗化,管理人员构成日益本土化。在此过程中,学校与教会间的经济联系也不断减弱。至20世纪30年代前期,教会中学基本完成了去教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浅论民国时期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产生于教会学校特别是教会中学.民国前期,教会中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师资来源和教材的选用呈现多样化趋势,教学方法也有重大改革,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当时的公立中学.抗战以后,教会中学英语教学的正常发展趋势被打断,处于停滞和混乱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产生于教会学校,特别是中学,到清末民初已成为其主要特征之一,本考察了民国时期教会中学英语科教学不断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其师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状况,试图探讨出教会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会中学自身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物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是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大潮中 ,物理学逐渐传入中国 ,并成为中学教育的基本学科之一 .在这一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传教士和教会学校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而教会中学作为教会教育的中坚 ,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更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历史久远 ,现存有关教会中学物理教学的史料散见各处 ,搜罗不易 .笔者根据亲自调查与搜集的资料 ,详细地加以考订 ,连缀成篇 ,以再现近代教会中学物理教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为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一、教会中学物理课…  相似文献   

9.
宗教教育是教会学校的基本特征,随着教会中学世俗化的不断发展,其宗教教育目标也经历了培养宣教师、培养基督徒人才、培养有基督化人格的人才三个阶段。立案以前,宗教课教学曾是教会中学宗教教育的主要形式;立案以后,则为以青年会为主体的宗教团体及宗教课外活动所替代。教会中学的宗教教育对基督教传教事业、教会中学生的成长及近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中学外语教学中,外籍教师颇受欢迎。有外教的课堂上,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学生讨论无拘无束,不管学习成绩好坏、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都能积极参与,争先回答问题,使口语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也带动了英语学习的进步,因而引发了一些中学争相聘请外教的热潮。一些中学把有外教  相似文献   

11.
教会中学的校长多由外籍神职人员担任,他们大多具有虔诚的基督教信仰,有很高的 办学热情和较强的能力,在教会中学的创办与初步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素 质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到了20世纪20年代,教会中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批外籍 传教士校长的素质却明显退化了,成为教会中学世俗化与中国化的主要障碍之一,不可避免 地为华人校长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中学英语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农村中学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设备和课程资源紧缺,生源缺乏及学生英语基础差。要实现城乡中学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除了政府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外,农村中学的校领导应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英语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3.
清季民初,进化论的风行,使人们的历史观念发生了变革。新式的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仿效西人注重历史教育以拯救危亡、开启民智已成为时人的共识。此时,政府颁行新学制,对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内容、课时分配、教材教法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新旧交替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虽不至尽善尽美,但它加速了历史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促使了国人的觉醒和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进化论的风行使人们的历史观念发生了变革。仿效西人注重历史教育以拯救危亡、开启民智已成为时人的共识。此时,政府颁行新学制,对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政策作出了界定。在新旧交替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虽不至尽善尽美,但它促使了国人的觉醒和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外语教科书60年的发展波澜起伏,分别经历了"‘苏化’时期"、"全面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恢复、探索与改革时期"、"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时期"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等6个阶段。在这60年里,教科书编写目的由注重"知识"转为注重"能力,"教科书编写内容从关注"学科"变为关注"生活,"教科书编写形式则从曾经的"一成不变"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中学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具魅力,必须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语言要简练、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语言要生动形象,力求具有趣味性与幽默感。因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掌握好口语技巧,讲究修辞的规则和规律,选择运用具有鲜明特点的语言形式,使自己的讲课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浙江是近代教会中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全国也享有一定地位。文章以历史发展的顺序为线索,揭示了近代浙江教会中学的发展历程,对于增进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认知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学开设选修课程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清末因满足升学和职业选择的需要而试行的"分科制"。"五四"前后,因认识到"选科制"有利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并受到国外相关教育思想的影响,又因为在实验上取得了局部的成功,所以"选科制"得以正式广泛实施。南京政府成立后,"选科制"因其学分制存在着弊端、分班困难、经费紧张、教材缺乏等原因,而逐步从课程文件和教学实施中退出。目前的选修课程开设,应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聋校初中的科学教育在 2 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逐年开设 ,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听障学生学科学课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怎样学 ?学得怎样 ?从课程角度 ,亦即聋校初中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应该怎样 ?目前在国内专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几近空白。本研究试通过对聋校科学教育价值的透视、科学教育的实践等来探索这些问题 ,以期能对我国聋校初中的科学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