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戏"存在的理由 1895年,法国里昂的青年实业家路易·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并于当年的12月28日,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几部电影.七个半月后的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这种"西洋影戏",成为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电影的昨天和今天,第三种电子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的发展要早于广播和电视。电影的基本原理建立于1839年。当时,法国人路易斯·达圭斯发现了摄影原理:光通过光学透镜落到胶片上,可以保留一种形象。而把这种早期的胶片照射到屏幕上,给人以深邃的感觉。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达圭斯进行了这方面的各种试验。188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这  相似文献   

3.
普及农村电影放映,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是国务院对基层电影放映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惠及干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搞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关键,就是加强对电影放映队伍的管理。当前.在电影放映队伍的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农村电影队伍的管理归属、乡镇在农村电影放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数字电影普及之后放映人员的选配和培训机制、农村放映员的基本保障等等。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我想以此为契机,回顾一下1995年纪念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在巴黎大咖啡馆(Grand Cafe)放映一百周年时的情景。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放映,既是一次被神话了的事件(由此出现了所谓的电影“生日”),也是标志电影转型的现实一刻。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百年庆典期间,来自东方的电影浪潮也改画了世界电影的版图。我在本文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十)电影方面电影管理包括电影制作、审查、进口、出口、发行、放映、对外交流、资料管理等各个环节。在总结长期电影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96年颁布实施了《电影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00号令),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范电影制片、审查、进口、出口、发行、放映等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开放商埠,风气较为开化,商业和时尚文化发达,就电影业来说,早期的制片公司、电影放映场所大多集中于此。电影在中国原本是“舶来品”,1896年由外国商人带到中国,在上海徐园内“又一村”放映,很快引起了国人的兴趣和商人的注意。20世纪初,除了原来的茶馆、酒楼、游乐场兼放映电影外,上海有了专门的电影院,如虹口大戏院、维多利亚大戏院、爱普庐影戏院、上海大戏院、东京活动影戏院、夏令配克戏院、恩配亚戏院、卡德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技术和艺术曾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变革,但始终没有改变胶片成像、银幕投映的制作放映方式。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字技术进入电影创作领域,给电影注入了新的活  相似文献   

8.
聂焱 《新闻通讯》2008,(9):24-25
百年来,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技术和艺术曾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变革,但始终没有改变胶片成像、银幕投映的制作放映方式。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字技术进入电影创作领域,给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把电影的表现空间拓展到一个新的境界。从电影的前期准备、现场制作、后期剪辑、特技效果到传输发行放映诸多环节,都成为数字技术驰骋的疆场。数字技术甚至打破了以往电影的制作方式,数字高清摄影机已运用于影片拍摄,  相似文献   

9.
朱虹 《声屏世界》2004,(11):58-58
电影管理包括电影制作、审查、进口、出口、发行、放映、时外交流、资料管理等各个环节。在总结长期电影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96年颁布实施了《电影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00号令).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范电影制片、审查、进口、出口、发行、放映等活动的行政法规,时电影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障、促进作用。2001年,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末叶,电影技术在欧洲取得了成功.不久之后,上海的戏院里就出现了“西洋影戏”.当时,不仅放映的影片来自欧美各国的,就连经营电影放映业务的,也都是些外国侨民.最早在中国摄制新闻纪录片的劳罗,便是个经营电影放映业务的意大利商人.1908年3月,他用一架木壳摄影机在上海试验性地拍摄了《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接着又于同年11月在北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电影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产业资本涌入电影的发行、放映领域,成为推动影院建设和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影院高票房的利益驱动下,不少投资商纷纷"试水",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影院投资风潮.然而在影院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些由资本盲目扩张而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现.  相似文献   

12.
体制与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呼声一直非常强劲。到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和模式已经实现了基本的转型。纵观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史,可以发现,改革的路径遵循了与中国经济其他领域相同的思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以往建立在高度集中的社会组织与管理下的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体系,逐渐转化为与外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早期放映电影并无影院,看影戏都在茶楼饭馆里,这大概是沿袭了饮茶听书的风俗。1897年起,上海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等都放映过电影。但看电影与听书到底不同,它须隔绝光亮使观众置身于黑暗中,所以放映电影从一开始就辟单室于茶楼,另售门票。  相似文献   

14.
建国前夕美国影片约占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90%。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了缓解电影市场的供需矛盾、减少失业人群、稳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暂允各大影院放映一些影片内容不违反《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的西方电影。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观众增强了对美国的仇视、鄙视和蔑视,纷纷远离和摒弃美国影片。随着国产新片的超额出产、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量译制引进和发行放映部门的努力,到1951年初美国影片绝迹于中国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15.
董骁 《青年记者》2017,(18):93-94
电影产业链包括电影投融资、制作、发行、放映和衍生品等环节.但在中国,电影公司关注的更多是制作与发行,导致一部国产电影9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票房与广告.“唯票房论”的观念促进了国产电影票房的高速增长,同时也让中国电影市场走进了误区,出现了偷票房、幽灵场、伪3D转制放映等不规范的市场运作现象. 2016年,中国电影终止了票房连年高速增长的态势,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在当下的电影市场,虽然片方和院线都开始意识到电影衍生品可以带来巨大的回报,但怎样盈利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续上期) 三、数字时代的多媒体现象文化 回首上一世纪,我们不难发现,电影和电视在20世纪共同组成了一种影视文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纪录、保存、普及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其巨大作用甚至可以同人类文明史上创造文字、印刷术等重大发明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杨丹丹  朱静雯 《传媒》2015,(4):57-59
电影市场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以来,我国电影市场建设在电影制片、发行放映、投融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电影版权后续产品开发不足、产业竞争力有待加强、电影扶植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大数据在电影制片中的应用、电影产品类型的多样化、电影消费市场向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转移等都将是未来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从60年代电影《林则徐》放映以来,琦善就被当做林则徐的对立面人物、投降派的代表钉在国人心中的“耻辱柱”上;电影《鸦片战争》放映以来,琦善的银幕形象得到了一些改观。那么,他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19.
刘欢  孙宏 《新闻前哨》2010,(5):94-95
电影的盈利模式包括票房收入以及后电影市场。目前,我国电影在生产、发行、放映上的脱节。相互不能及时反馈市场需求信息.电影企业对放映的影片内容、质量,事先所知甚少。中国电影人更多地重视电影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对后电影产品开发则相对弱视。随着电影产业的日益规模化、集约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20.
王伏虎 《传媒》2006,(1):49-53
四、电影产业 创新期 19世纪80年代,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和投影机,他因而获得了最早的专利权并拥有专卖权. 到了1900年,有3家公司可以售卖电影设备.这3家公司也向客户提供电影并以此促进电影设备的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