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心理问题是学生品德问题的根源,目前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都极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而引发品德问题.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心理,用心理学的方法认识学生品德问题,从调整学生心理入手塑造学生品德.  相似文献   

2.
一些学生的品德问题绝非"他不听话"、"他爱打仗"等这样描述的那么简单,学生品德问题背后有着使其然的一些病态的心理机制,这些病态的心理机制对学生品德发展具有极其消极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韩进 《考试周刊》2015,(14):173
心理问题是学生品德问题的根源,目前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极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引发品德问题。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关注学生心理,用心理学方法认识学生品德问题,从调整学生心理入手塑造学生品德。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存在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隐患,学校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其后果不言而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初中生品德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造成初中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心理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又从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心理动机和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两个角度提出矫正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一点...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6.
德育教育是我国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在体育运动中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行为规范、合作精神方面的教育.德育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从四个方面对体育运动中德育心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心理策略,以及体育运动中品德心理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有其内部原因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是其形成的外部原因 ,应该从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入手 ,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不良品德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下,通过小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形成的。小学生心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彭曼妮 《学周刊C版》2014,(3):211-211
作为一名班主任,每一届我都会面对一些品德不良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有各自的特点,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又不尽相同,矫正的方法也因人而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法。本文中,我就所带班级里一位品德不良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从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对该学生进行的矫正方案以及矫正效果等方面作阐述。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班主任,每一届我都会面对一些品德不良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有各自的特点,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又不尽相同,矫正的方法也因人而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法。本文中,我就所带班级里一位品德不良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从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对该学生进行的矫正方案以及矫正效果等方面作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我院学生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对于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作为教师,应深入分析其产生行为问题的心理成因,并灵活运用心理学辅导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主客观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学业和品德分化.(一)初中生学业和品德分化的规律1.学业分化先于品德分化.从客观因素讲,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课程难度、深度的加大,造成学生学业压力的增加.如果学生自身学习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适应,都可使心理矛盾加剧,表现出学业分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调查选取了500名师范专科生,通过对回收的441份有效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学生品德心理发展水平不随年级的增高而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发展不平衡,男女学生品德心理发展水平差异不显著,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品德心理发展水平差异也不显著,学生干部的品德心理发展水平较其他学生高,学生党员、团员的品德心理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学生。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种新思想不断涌现,我们发现学生对课堂上获得的道德价值观开始产生了迷茫心理,有的受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价值标准已经出现偏差。如何让品德教育具有时代性、实效性,我们走进品德课堂,试图从问题入手,寻求品德课堂价值引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分析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择业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导致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对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畏惧心理的起因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方面的;二是学生自身的.有些教师的师德有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对学生不循循善诱,而是动辄批评;有的教师个性固执,学生提不得不同意见;有的教师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有成见.  相似文献   

17.
关注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学生不良品德矫正必须遵循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过程包括醒悟、转化和保持三个阶段。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与思维方式的变革,给人们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带来心理失衡,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很多人对心理健康知识缺乏科学的认识和了解,这又常常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我们在正确严肃地看待心理问题并采取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同时,应注意走出以下误区:■一、走出心理问题与纪律问题、品德问题等同起来的误区应该说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对青年学生来说,心理上的问题容易引发品德问题。因此德育需要以良好的心育为前提,离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  相似文献   

19.
心理挫折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存在或者说是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当前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心理状态。从心理学的定义来看,心理挫折是指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干扰和障碍,其目的无法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而产生的一种失望的紧张的情绪状态。心理挫折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个性都可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任其自流,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认真研究高职学生心理挫折的形成及消除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心理挫折的形成原因高职学…  相似文献   

20.
张勇 《职业技术》2010,(1):44-44
本文通过对班主任应具备的性格、品德的分析及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阐述了班主任个人对学生心理和品德成长的重要性,并对年轻班主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