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深层变革期,多元文化不断交融、冲突与发展,使新时代中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信仰教育,重建新时代青少年精神家园,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转变信仰教育理念,拓展信仰教育内容,改进信仰教育方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信仰教育实践,锻铸优良信仰品质,实现青少年理想信仰与现实生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西藏地区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信仰教育,是西藏地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任务,教育工作者只有正确认识中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内涵,深刻理解对西藏地区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才能立足于西藏教育实际,使西藏地区中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信仰     
所谓信仰,简言之就是坚信并在行动中执着地追求。随着当代中国价值观多元化的进程,“信仰”这个词似乎也世俗化(平民化)了,除了终极性指称,信仰也可以用来描述一种非政治领域内的社会现象。当代中国,教育被空前地关注并寄予厚望,这种现象从表面看起来是一种“热”,实际上有着较深刻的动因。同时,这种动因具有某种优先性,并有相对来说较显著的过程性行动。本文认为,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教育信仰,亦即信仰教育的时代。本文将对这一“假设”从表现、动因、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反思当代中国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4.
论信仰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人类具有了自我意识以来,信仰也随之产生。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信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人类的信仰出现了危机,其突出表现是当代西方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极端教派。在东亚文化圈的日本、韩国也不断出现各种邪教。信仰危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信仰危机的出现要求我们关注信仰教育。   一、信仰教育为受教育者设定人生的最高价值标准  信仰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主体对其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它统摄指导着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是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  相似文献   

5.
论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德育过程中影响人的德育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道德意志 ,而对道德意志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精神因素是信仰。信仰主要有促进情感的激化、意志的推动和知行的统一三种功能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必须开展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校信仰教育受到了多元化宗教信仰的冲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教育,丰富高校信仰教育教学内容,深化高校信仰教育的教学改革,是提高我国高校信仰教育有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西藏地区中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受西藏地区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这要求西藏地区从事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工作者要从丰富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用多种形式教育途径入手去探索加强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也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是现代教育最成问题之处,也是教师教育最大危机之所在。然而究竟何谓教育信仰,何谓有教育信仰的教师在现代教育研究中仍隐而不彰。文章从什么是教师的教育信仰,为什么现时代需要迫切地唤醒教师的教育信仰,教育信仰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信仰的内涵,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仰是一种极其强烈而深沉的情感状态.教育信仰既是教师主体活动的内驱力,也是其主体活动的外张力.教师的教育信仰包括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精神、职业情意与职业理想,有教育信仰的教师应做到有事业心,有乐业情,有理想梦,有信仰心.  相似文献   

10.
兰睿桐 《科幻画报》2022,(5):249-251
当下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和发展,引导中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加强和改进信仰教育刻不容缓。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信仰教育,为青年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信仰是道德的内在要求,道德信仰是实现道德实践性的精神动力机制,培育道德信仰是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在培育大学生道德信仰、提高道德教育实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中国德育的危机在于:仅仅着眼于日常生活规范的建立,德育目标已节节后退到了它的最低极限;人们在目标设定上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缺乏理直气壮的关心,而在德育内容上又往往回避这一领域;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必然导致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信仰对道德有论证、聚合、圣化作用,信仰教育对道德教育亦有内在和外在的补遗作用。克服目前德育危机的出路在于确认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灵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形成了一些僵化的甚至“左”的模式和作法,在客观上弱化了教育的效果。新形势下,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应进行反思和创新,切实加大教育的科学含量,真正做到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体系,充分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着力突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时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信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它体现了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是人类立足于现实,对“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的永恒追求与向往,是一种非物质享受的精神需要。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辩  相似文献   

15.
吕玲 《考试周刊》2013,(33):154-154
近几年,随着社会上不良道德现象的增多,信仰教育的缺失俨然成为热门话题。作者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提出了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解决了当今大学生该有什么样的信仰问题,并对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仰教育既是当前社会思想状况的急切呼唤,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必然内含对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坚定信仰在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埋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当前,面向新世纪的信仰教育必须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国内腐败现象以及市场经济浪潮中价值取向的偏差和以前信仰教育的问题等。基于此,并考虑到现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根据信仰教育的“认识——信念——行为”三步曲规则,提出了“懂、信、行”的教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性理教育是一个内涵极其广泛的课题,其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伦理教育等。性理教育既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和心身健康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性理教育。前苏联从1982年起,就...  相似文献   

19.
性理教育是一个内涵极其广泛的课题,其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伦理教育等。性理教育既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和心身健康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性理教育。前苏联从1982年起,就...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个性化教育就是强调个性化心理素质的教育 ,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中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 ,良好的性格对一个人世界观的确立起积极作用 ,关注中学生性格教育十分重要。就此提出实施个性化教育 ,注重共性和个性的发展 ,即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针对个性差异而因材施教 ,从而体现教育以人为本 ,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