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伦是在关隘、要塞等处派兵驻守,执行巡查、稽查、监督、征收和传递文书等各种义务的防御、管理据点,其设置是清代特有的治理边疆、巩固边防之重要举措.以往,学术界就清代蒙古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卡伦之设置时间持有"雍正五年"、"康熙年间"等不同观点.经过剖析<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等相关史料发现,蒙古地区的边境卡伦和内地卡伦之设置时间均可以追溯到康熙朝初期,而且,当时的卡伦已具备治理边疆、巩固边防等广义之卡伦的多种职能.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属于军府体制,是清廷为巩固呼伦贝尔地区边防而设立的,为“呼伦贝尔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曾在呼伦贝尔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卡伦的起源及类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伦是清代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它对于清代政权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卡伦产生于努尔哈赤时代,卡伦在原有基础上可以分为边境卡伦、国家禁地卡伦和行军作战时的卡伦三种,对于了解清代军事制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卡伦是清朝在其管辖区域内关隘、要塞等处设置的一种特有的管理或防御设施。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清廷极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疆地区的军事驻防。因此,清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卡伦的记载,如《清实录》中关于卡伦的记载颇多。透过这些记述,人们可以看到,有清一代卡伦在新疆的设置地域、类型转换、职能变化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可以从侧面了解到清代新疆的军事制度沿革。  相似文献   

5.
“卡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防御设置,官兵被派遣到固定的卡伦驻守执勤称为“坐卡”。清朝政府从各种防御目的出发,在卡伦官兵的坐卡管理方面制定专项条款,要求每位官兵在其坐卡驻守期间必须遵守各项规定。并采取相应的奖惩等各项具体、有效的措施。使其逐渐成为一套较为完善的防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是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具体功能需求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因此,重视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工作至关重要。对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布局特点。在研究时需要从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出发,掌握图书馆建筑的具体情况,分析呼伦贝尔地区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提高图书馆建设水平的相关措施,为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清代对瘟疫的防预与救治颇为重视。囿于医疗技术水平,清代北部地区的瘟疫防治多依靠于中央。康熙皇帝统治期间,在北部地区瘟疫的预防与救治方面采取了积极的举措,使清代中央对瘟疫的防治系统初成规模。  相似文献   

8.
锡伯族是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其部分西迁伊犁后曾为祖国的屯垦戍边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以清代伊犁锡伯营藏传佛教寺院和卡伦寺庙为主要考察对象,用较翔实的资料论述了靖远寺的历史、建置、藏经、主要经济来源、宗教活动以及卡伦寺庙的相关情况,表明藏传佛教在锡伯族社会中的功能及其对锡伯族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志略》作为民国时期呼伦贝尔地区最重要的地方志书,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环境史资料。《山水》《物产》等篇反映了呼伦贝尔的自然环境状况;《民族》《商业》《礼俗》等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古迹》《艺文》篇收录的诗文亦是言山水史地之资料。《呼伦贝尔志略》作为民国时期较为翔实反映呼伦贝尔生态环境的地方志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旅游纪念品是反映一个地区旅游成熟与否的标志.随着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就呼伦贝尔地区旅游纪念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呼伦贝尔旅游纪念品能够成为呼伦贝尔旅游发展中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1689年中俄签署《尼布楚条约》以后,在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中俄两国的共同边界,随之出现了两国间最早的边境民间贸易。到目前为止,呼伦贝尔地区中俄两国边境民间贸易持续长达几个世纪,本文主要阐释呼伦贝尔地区中俄两国边境民间贸易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地区大兴安岭腹地,是公路冰锥发生严重的地区。本文根据呼伦贝尔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对道路冰锥实际存在调查情况,分析了呼伦贝尔林区道路冰锥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冰锥的危害,并指出了呼伦贝尔林区道路冰锥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伊犁将军伊勒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勒图四任伊犁将军,任期累计长达15年之久,在历任伊犁将军中堪当第一.伊勒图在其任上,发展屯垦,兴办矿业,积极开展边疆贸易;兴办满营义学,发展伊犁教育事业;增设、管理卡伦,定期巡边,以实边防。任期内新疆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应对伊勒图在新疆期间的历史功过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将有关在呼伦贝尔地区发生的<蒙古秘史>中的历史事件的资料,摘录出来分成五个部分,阐述在呼伦贝尔地区从古代蒙古民族的发祥地到也速该·把阿秃儿和成吉思汗时期,他们为了统一蒙古部落所作的艰苦奋斗的历史事件.本文试图详细介绍在呼伦贝尔地区发生的<蒙古秘史>中的历史事件;使人们对呼伦贝尔地区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重...  相似文献   

15.
明代的辽东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民族关系复杂多变.明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辽东地区的管理,实行了一系列边防政略.明前期辽东边政总体上比较积极有效,辽东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以明与建州女真的关系为中心,通过对明前期在辽东实行的边防政略的全方位研究,揭示边政措施及其对辽东社会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述及了解放前呼伦贝尔地区出现的几种汉文方志:《呼伦贝尔纪略》、《呼伦贝尔志略》、《呼伦贝尔概要》、《布特哈志略》、《呼伦县志略》,这些方志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广泛性、时代性、真实性的特点,能够反映的呼伦贝尔地区的经济发展、习俗文化、风土人情等情况,史料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呼伦贝尔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研究出发,主要针对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族、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这四个少数民族按着民族、节日名称、时间、仪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提取出设计呼伦贝尔旅游纪念品的元素,为开发设计呼伦贝尔的旅游纪念品提供社会生活依据和素材支撑。  相似文献   

18.
甘珠尔庙建于清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了庙会集市,成为呼伦贝尔草原特有的民族贸易形式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呼伦贝尔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批发市场;吸引着呼伦贝尔地区各族人民和东北地区及内地商人,甚至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国的商人来此进行贸易活动;在促进呼伦贝尔地区的经济发展扣人民生活的改善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文献中有关"义学"的记载,特别是清代大量正史及典章制度类资料的梳理,将义学置于民族教育史的研究视角下,置于国家统一与加强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中的大背景下,结合制度性的探讨和地域的考察,对清代"义学"的含义进行全新的诠释。义学在边疆民族地区的设立,是清朝推进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促进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性质看,清代的"义学"体制类似今天我国正在推行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具有官办免费初等教育的特点,这是清朝独创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办初等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文学研究所”始建于1996年,是呼伦贝尔地区文学研究的专业机构,担任着呼伦贝尔地区,特别是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三少民族、蒙古族汉语创作的研究工作。他的成员由呼伦贝尔学院中文系文学教研室和写作教研室的二十几名教师组成。开设的主要相关课程为《内蒙古作家作品研究》,《呼伦贝尔文学研究》和《呼伦贝尔作家作品研究》等。这是一支由三名教授、六名副教授以及近十多名研究生组成的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