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利用微信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非常必要和可能的。微信平台给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机遇,促进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化、实现了传播主体真正的平等、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微信平台出现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挑战: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育人功能的边缘化,从而消解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降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度。高校利用微信平台要在以下方面着力:思想上重视微信平台的作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微信传播平台的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微信交流环境,加强微信平台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备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要素各有其特定内涵;在当前条件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更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媒介;力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生活化、通俗化、时代化;突出社会实践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多重传播学角色;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若干理论问题,并就高校利用微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13,(3):53-5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高校推进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推进中既有优势也存在问题。文章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创新大众化,以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保障、动力和举措几个方面探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之后,高校围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核心命题开展了多视角的研究与实践。这些研究围绕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全面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作为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优秀人才培养之地,是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结合当今大学生思想认知的特点,根据他们思想认知及存在问题,引导大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思想源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存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部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效果。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创新,重要的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外部机制建设,二是内部机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以及全员育人机制,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部机制。第一、第二课堂联动机制以及规划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为了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的传播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传播的路径。本文主要从新媒体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的内涵解读、新媒体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及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众化传播的路径创新等方面展开研究([1])。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责任和独特优势。在新的起点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好"三个紧密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与推进大众化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是"化大众"。微电影以其自身传播优势,成为现代社会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桥与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传播空间的拓展、传播效率的增强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之质量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渠道。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通过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条途径,不断优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三个部分入手,粗浅的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在高校较好的推行。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思想和相关知识与大学生共享的过程。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基于大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交往的特点,网络构成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网络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已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的使然,应探索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贯彻十七大报告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导向功能,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正确认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积极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担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校第二课堂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明显的优势。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实施,使其成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载体和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红色社团作为高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术社团,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性、鲜明的时代性、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的实践性几个特征,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红色社团要通过高校的大力扶持、加强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和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式方法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红色社团作为高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术社团,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性、鲜明的时代性、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的实践性几个特征,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红色社团要通过高校的大力扶持、加强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和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式方法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从接受角度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理解、认同,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接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能动的接受过程。从接受角度深入分析接受活动各要素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对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受众群体,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需要积极创新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