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龙凤 《考试周刊》2011,(46):75-76
我国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成人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影响到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使得学生作文内容、情感、语言缺乏童趣、童真。这种作文教学是违反儿童教学规律的,因为童真、童趣、儿童化才是小学生作文的灵魂。为此,小学作文教学应该重新定位,让孩子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唤醒孩子的灵性,让他们享受作文的情趣;要树立全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作文的要求、内容、形式、语言、评价都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游戏不仅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愉悦的世界,而且也能够成为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形式。因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有启人心智的力量,能够激励少年儿童团结、机智、敏捷、勇敢、积极向上,在愉悦中提高认识,增强创造力,启发思维,发展语言。在小学作文中,写活动写游戏.占有很大的比例,把游戏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孩子玩了写,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完成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变,口头语言是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掌握的,儿童在入学时大多数能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并不是只能说一句话。这一时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想像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根据儿童这一特点,我们以小学低段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作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推动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一、“作文先导式”教学的涵义“作文先导式教学”,是以“作文”为教学载体,以表达与交流为操作平…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语言是作文的外衣,生动活泼的语言尤如给文章穿上了一件美丽的旗袍。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气”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生动性,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针对这一现象,我分析了小学生作文语言的现状、原因,尝试让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语言走进作文,改变学生作文语言的贫乏、枯燥,让学生写出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我校外来流动儿童占90%以上,在对我校三年级孩子作文教学中,老师们普遍感觉到,语句不通顺,错别字滥用等现象严重,孩子们的作文能力特别弱。针对我校三年级孩子语言创新中存在的总理府及原因,笔者认为,小练笔是提高我校三年级孩子习作能力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儿童作文的个性化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雷同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儿童的特征,而且具有儿童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农村孩子大多数从小就生活在相对闭塞、循规蹈矩的小空间中,接收信息十分有限,使得作文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没有城市儿童那种多视角、多立意的创造性思维。经过几年的农村作文教学,积累了一点经验,具体做法如下:一、加强朗读背诵训练,丰富语言积累农村学生受家庭、环境以及方言的影响,语言不够规范,语病较多,词汇量较少,这些严重影...  相似文献   

8.
杜桂芹 《小学生》2010,(8):43-44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发出过石破天惊的感慨:“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灵性中的真善美。然而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却难以察觉到那份可贵的天性。字里行间,难以触摸到纯洁无暇的童心。在大多数孩子的作文里,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单调乏味的,几近千篇一律的内容,模式化框架,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关注,束缚了童心,使他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放飞、驰骋。  相似文献   

9.
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作文启蒙是不是可行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心"。低年级的学生也有耳会听、有眼会看、有心会想,会做很多事。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把握作文教学的激趣启蒙期,进行作文启蒙教育。一、阅读——引入源头活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在写话之前先要积累语言,只有储备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后,孩子才会有自由表达的能力。根据低年级儿童认知的特点,阅读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页码不要太多,文字量适中,最好图文比例兼半,字号大而排版宽裕,可以让儿童一气呵成,连贯读完。绘本,就以它独特的魅力,让孩子爱不  相似文献   

10.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等。而游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儿童生理、心理、智力以及品行等各方面的提高。因作文教学在语文新素养中所占比重大,可借用游戏来赋予传统枯燥的作文教学趣味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一、平等对话,珍视童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保持着最淳朴的儿童语言,他们大胆、率真,毫无顾忌地发表内心的想法。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倾听,就会发现他们的语言极为丰富,有的娇憨十足,冒着傻气;有的想象奇特,极有灵气。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气”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中,我们发现作文往往是学生最畏惧的事,作文教学是困惑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孩子天生就不怕说话,单单就怕写作文呢?为什么三岁的小孩能基本上学会语言交际,而一些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不会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呢?儿童对口语的学习能不能给我  相似文献   

13.
刘俨 《成才之路》2012,(29):26-26
正童话是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这种话语方式,是最契合孩子观察社会的表达方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童话对孩子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让低年级学生写童话体作文,能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树立足够的信心,使他们快速起步,快快乐乐地去作文。  相似文献   

14.
目前,作文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网络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应试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隐退,表现在习作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儿童八股文"等现象.这使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是坚持应试的习作教学,追求成绩,无视孩子的天性,还是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用儿童本来的语言来观照习作教学,尊重与呼唤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儿童心声的作文,切实还孩子一个本真的童年.  相似文献   

15.
语文负载着儿童文化与语言的交际,正如叶圣陶所说,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而作文能力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基于让习作成为儿童生活、娱乐、心灵愉悦方式的思考,笔者以“赏识学生”为目标,展开作文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作文学习总是过多强调共性和教者的主观愿望,主题划一,内容单调,背离实际,于是,许多孩子的生活语言往往活泼烂漫、生动有趣,作文语言却往往千篇一律、众口一词,不见童真:而与此同时,也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无论在怎样的作文学习条件下.都习惯于自由地表达自我。往往能够文思如涌,文采飞扬,真情率性,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7.
纵观儿童语言的发展大致有两种学习途径,一种是全语文的学习途径,强调以儿童运用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课程统整教学,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学习阅读、写作、说话和聆听。其功能相当于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习得”;一种是分项训练的教学途径,学校的语文教学就是典型的“语言学得”,强调的是循序渐进。如传统的作文教学常规是:  相似文献   

18.
作文起步是指儿童进入小学后,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作文训练,以及形成初步作文意识和能力的一段过程。孩子进入小学二年级,作文起步是他们面临的重大学习内容之一。我们老师和家长也试着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帮助孩子顺利打开写作之门。许多老师在这个阶段会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留心每一个孩子,他们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文”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活泼烂漫的天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误区,让习作成为每个孩子的乐事?我认为,除了教给孩子必须的作文知识以外,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活学生的语言,是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