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存的焦虑     
最早听说斯皮尔伯格要改编威尔斯的小说《世界大战》时,我颇为奇怪。要知道,H·G·威尔斯的小说原著出版于1898年,那是科幻小说刚刚萌芽的时期,和后来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作家的作品相比,文学水平并不是很高。另外,这部小说已被许多人改编过,其中奥尔森·威尔斯1938年改编的广播剧把当时的美国人吓得半死,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1953年,乔治·帕尔又把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对这样一个题材,斯皮尔伯格还能拍出什么新意呢?  相似文献   

2.
在143个国家发行14.5万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是一位39岁的年富力强的美国人,他叫瓦尔特·威尔斯。前不久,他同夫人帕特丽夏一起在我国进行了访问。对这家报纸,我们没有研究,无法作出评价,但这是一张老报纸,主持编辑的又是这样一位中年人,这引起了我们兴趣。在威尔斯和夫人即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12,(23):44-44
这是一个关于马的故事,是一个传奇故事,但它同时又不仅仅是关于一匹马的故事。这匹名叫乔伊的额前有白色花纹的马在他第一任主人阿尔伯特的照料下长大,他似乎一开始就不像其他马一样容易被驯服,总是像个懵懂淘气的小孩儿一样精力充沛,但是无疑他很有灵性。阿尔伯特是个非常坚强勇敢的男孩儿,拥有着绝不轻易放弃的顽强毅力,在他的坚持努力下,乔伊学会了听辨他的哨声,之后还帮助他开垦了布满石块的一大片荒地,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编辑的情感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编辑活动中,编辑所表现出来的观点、认知、学术见解、价值取向,并不完全归属于认识上的直接结果,相当一部分是受人的情感因素影响.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认为,情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认识的或操作的事物所持有的态度的体验".从情感的范畴来看,情感包含着情感和情绪的综合过程.从二者的特点来看,情感侧重于对情感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则是体验和感受状态中的活动过程.本文侧重于研究编辑在编辑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中的情感心理,对编辑的情感特征进行分析和论述,旨在使编辑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情感,以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威尔斯被誉为科幻界的“莎士比亚”,我想除了他们都是英国杰出的作家外,主要是基于两人创作上的一些相似点:一是用作品揭露社会矛盾,抨击社会的罪恶。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麦克白》则揭示出个人野心的腐蚀作用;威尔斯  相似文献   

6.
说起当今美国报界的风云人物,非马克·威尔斯莫属。他既是时报—镜报公司的经理又是《洛杉矶时报》的发行人。虽然涉足新闻界只有两年半,威尔斯却业绩不凡,使曾经惨淡经营的《洛杉矶时报》彻底摆脱了困境,重新崛起。不过,单凭此,还难以称得上“风云人物”。作为门外...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观念史研究者诺夫乔伊曾在他的名著《存在巨链》的开篇提出过一个著名看法,他指出许多被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所使用的“某某主义”(-ism或-ity)实际上是复合物而非单纯物的名称。“通常它们不是拥护一种学说,而是拥护几种不同的且常常是互相冲突的学说。”[1]这些混杂甚至矛盾能够复合为一个理论专名,在于它们是不同个人与群体的实际主张,人们在“用法”中将并不直接相关甚至矛盾的要素进行“奇怪地组合”,并继续派生出虽同属一个名目下却互相冲突的形式。抛开一种庸常的关于反“本质主义”或“单一定义”的立场不论,诺夫乔伊对“观念”的理解可以被提取出两个重要的层次。首先,相似性或者同一性往往掩盖了其背后真正起作用的观念单元。  相似文献   

8.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颜达威博士不幸于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日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逝世,终年五十三岁。  相似文献   

9.
热炒热看     
科幻片《时光机器》在美国首映后即勇夺北美票房冠军,梅尔·古布森主演的《曾经沙场》滑至第二。 此片根据威尔斯  相似文献   

10.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一个思维着的人的第一个属性是善于在真正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只有不习惯独立思维的人,才没有问题的存在,而觉得一切都是一目瞭然的。所有知识的扩大,都是在以前认为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地方,我们竟发现了新的问题,而因此引起了思想,推动它独立工作起来。”捷普洛夫的话,并不是针对记者说的,但对我们记者很有启发。能“在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  相似文献   

11.
我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一个编辑,最重要的是编辑思想。所谓编辑思想,就是编辑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动向,对一个时期或一个专题的报道内容和方法作的统筹安排所体现出的基本思想。一个称职的编辑,总是依据自己对全局的掌握和了解,积极地组织报道,通过编辑手段引导和影响受众的行动。那么,怎样在工作中体现编辑思想呢?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相似文献   

12.
编辑人员的学识水平,是决定编辑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包括学识水平在内的编辑人员素质,又是决定出版物编辑质量的一个根本因素.因此,提高编辑人员的学识水平,就成为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编辑过程的基本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工作的实际进程是由一些主要的编辑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互相依存、互相衔接,使编辑工作呈现为一个个过程.每一个编辑过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具有丰富、复杂的内容,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反映了编辑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制约着编辑活动的实际进展.就是在各个编辑环节之间,在编辑群体内部,也存在着许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因此编辑过程又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编辑改稿,有规律可“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虚  松秀 《中国编辑》2003,(3):26-29
如果随便找人问一下:编辑是干什么的?大约十有八九会答“改稿子的”。这并不错,编辑工作内容繁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是编辑加工,俗称改稿。编辑工作有其规律,它的每一个环节自当也有规律。这就引出一个问题:编辑改稿的规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读到上海学林出版社社长写的一篇文章,在文内有这么一句话:“编辑是天底下最好的职业”。这句话,给我们当编辑的带来了慰藉,带来了喜悦,带来了自豪! 编辑是时代的记录者,是历史的记录者,他们所编的报纸,影响着千百万人的思想和行动。编辑是一个好职业,但成为一个好编辑却并不容易。那末,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有所作为的编辑呢?或者说,我们要提倡当一个什么样的编辑?我认为有那么十三条。  相似文献   

16.
资讯     
《出版广角》2012,(9):94-96
[声音]讯大编辑,就是立足大出版、面向大媒体、放眼大时代的编辑;是洞悉市场、了解需求的编辑;是境遇产品设计(从内容到形态)、熟悉生产工艺、善于营销策划的编辑。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产品,每一名编辑都是一个经理人。——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谈如何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编辑。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和造就一个合格的电视编辑人员是新时期电视工作对电视编辑的职业要求。电视编辑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职业素质,才能胜任电视编辑工作。那么,做一个合格的电视编辑应具备那些素质?本文尝试对电视编辑素质与能力进行分析把握,以便认识目前电视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编辑杂感(1)     
做编辑工作五六年了,学生时代的那种对编辑工作的崇拜感和神秘感已经荡然无存,而对编辑工作的甘苦,为他人作嫁的辛劳倒是深有体味。做一个编辑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但做好一个编辑也着实不容易。  相似文献   

19.
一、跳出思维定势,尝试“华东师大出版社编辑策划模式”在出版业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后,编辑必须变等稿上门为主动策划选题。但是,对于编辑策划采取何种形式,却看法不尽一致。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观点和做法。一是主张编辑全员策划,二是主张策划编辑分流。前者认为,策划是一个合格编辑的基本功之一,只会文字加工而不具备策划能力的编辑充其量只是一个“编辑匠”。后者认为,不同的编辑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文字加工和选题策划是两种差异较大的能力,要求每一个编辑两种能力俱佳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因此,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应分别专…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7,(12):58
那天,我和妹妹前去看望堂姐乔伊,她住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区的一家宾馆。我们看到大厅内有一架闲置的钢琴,于是决定上去弹奏一会,放松一下心情。我用并不娴熟的弹奏技巧敲响钢琴后,她们都跟着唱了起来。就在那时,一个美妙的男高音缓缓在大厅响起,声音浑厚却又委婉动听,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带动我的手指在琴键上欢快地跳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