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电视机在实验和使用中出现的故障我们一般是根据光栅、图象、扬声器的声音来判定。而电视机的有些故障出现后,从机内或扬声器中发出一些异常的声音,根据这些异常的声音可帮助我们判定出现故障的原因和部位。电视机发出的正常声音应是:开机时伴随高压的出现,机内发出“撕布”一样的声音,继而伴有轻微的行叫声出现,这种行叫声有一部分人听不见,因为其频率接近人耳接收频率的上限;同时从机内电子枪中发出电子射束所引起的“嘶嘶”声。  相似文献   

2.
婴儿刚出生时哇哇大哭,是正常的生理活动。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呢!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于是发出哭叫声。经过几声大哭.新生儿就建立起自己的呼吸。可以直接从大气中获取氧气了。新生儿啼哭不仅能够促进全身活动、肺部发育,扩大肺活量。而且也有利于将来说、唱肌肉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早教在线     
逗一逗,早发音两个月的婴儿对成人的话语开始有反应,成人对婴儿说一些简短的话,重复多次,并加以逗引,他就会“说”起来。婴儿对自己发出的声音很感兴趣,常常一个人躺在小床上拉长调自言自语。为了激发半岁以前的婴儿的发音兴趣,家长可以有  相似文献   

4.
生理音在语言学上属于副语言的范畴,是日常交际中很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的发声,它指的是人的非语言发声,例如人们表达情感情绪的笑声、哭声、叹气声、尖叫声等,还有纯粹因生理需要发出的声音如打嗝声、打喷嚏声、打哈欠声、咳嗽声、咀嚼声等等,本文基于中西方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生理音现象的反应及生理音的控制在文化层面上与传统概念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间的矛盾揭示以生理音的控制为变量的中西差别与传统概念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间存在的矛盾及该矛盾的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孩子按年龄阶段摄影留念以外,有的家长还给孩子“留音”。从婴儿呱呱堕地起,用录音磁带录下他各个时间的声音:出生时第一声啼哭、吮吸吃奶、牙牙学语、逗引嬉笑等声音: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声歌唱、诗歌朗诵、识字、数数等充满稚气和天真无邪的富有童趣的声音,都是“留音”的重要内容。每次录制前,家  相似文献   

6.
婴儿爬行动作发展是最早出现的自主位移动作,是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良好的重要标志。爬行对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自信心和自主性的提升、意志的锻炼、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等均有促进作用。本文从个体本身和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完全的调查与研究,笔者发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初生婴儿的啼哭声相同,不同民族语言中人们对母亲的称呼相同或相近;不仅如此,而且不同民族语言中人们对母亲的称呼和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也相同或相近。透过这一独特现象,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与人类发音器官自然发出的生理性原音具有同一关系,初生婴儿的啼哭声在母婴特有的生存关系中对彼此大脑心理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人们对母亲的称呼和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根据以上研究,笔者作出这样的推断:初生婴儿的啼哭声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的母音,人们对母亲的称呼(mama)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  相似文献   

8.
迅速发展的电视媒体,已无孔不入地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深刻影响着我们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电视机旁的生活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甚至越来越多的婴儿从零岁起就开始接受电视的教育,并伴随着电视成长。电视已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长时间观看电视和不正确的观视方式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心理发育等多方面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全社会和广大家长对儿童观看电视时间的合理安排及正确用眼方法指导的高度重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六——八周的婴儿就能对声音刺激做出反应。细心的父母亲会发现孩子对大人的说话会发出微笑和咯咯声。一个能咕咕作声的婴儿即使独自躺在小床上,也会把“自言自语”作为一种自我娱乐的方式。如果你是个寡言的人,感到难以对婴儿说话,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你独自和婴儿在一道的时机,那时没有人让你感到为难窘迫。开始,你可以把孩子从床上抱起来说:“喂!”把孩子放到床上时说:“好好睡。”或  相似文献   

10.
俞群 《家庭教育》2005,(9B):38-39
新的研究显示,谈话对于婴儿大脑发育有深刻的影响,其程度令人吃惊。一个婴儿每天听到的谈话数量,可为其日后的智力水平、学校成绩以及社会能力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但谈话必须是精力集中的专门谈话,而不是听听收音机和电视机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
"声"、"音"都可以表示声音,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二者组合成词表示声音。但是"声"、"音"并非完全相同。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声""音"的不同之处,"声"多指器物之声,"音"则多指人之声音。由于词义的扩展,某些情况出现混用。  相似文献   

12.
善于批评     
尹莹 《宁夏教育》2010,(7):109-109
这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周的音乐课,是七年级(10)班的音乐课,内容是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当我正在声情并茂地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时,突然“吱”的一声怪音,打断了我的讲话。我向发出怪音的方向瞪了一眼,没有理会,继续往下讲。我刚讲了几句,突然“吱”的一声又发出来了,我的脸马上由晴转阴,用严厉的目光扫视了教室一圈。大声吼道:“谁发出的怪音?”课堂上的空气马上凝固了,半天,  相似文献   

13.
语言发育●语言的感知阶段 人类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语声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语的意义是靠声音表达出来的,而婴儿分辨和发出语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2个月时,婴儿对说话时的情绪表现似乎就有所反应,如愤怒地斥责他时会哭,和蔼地安慰他时会笑。 0~3个月是小儿的简单发音阶段,2个月~3个月就有了表示积极状态的声音,如舒服、高兴时的发音。成人逗他时的发音主要是一些韵母,如啊、哦、澳等,小儿情绪越好,发音越多。  相似文献   

14.
张明红 《幼儿教育》2000,(12):29-29
4~8个月1.用语言刺激孩子,以便孩子模仿发音。家庭成员每天应轮换着与孩子讲讲话,这既能传递成人对孩子的爱,又能使婴儿近距离地观察成人讲话时的口型,以便婴儿模仿发音。谈话时要注意声音柔和并运用不同的语调,最好伴之以不同的手势,每次说出的词和声调要和所运用的手势想对应,始终如一,便于婴儿记忆。如说“再见”时挥挥手。2.用强化、鼓励等方法诱导婴儿发音。研究表明,对婴儿发出的每一个音,如果成人都报以微笑、爱抚和强化、鼓励,那么,婴儿在咿呀学语期里所发  相似文献   

15.
会动的门环     
一拉动泡泡龙的胳膊,“砰砰砰……”它就会发出敲门的声 音。把它 挂在房间的门上试一试吧!  相似文献   

16.
嗅觉交流。婴儿的嗅觉相当敏感,刚出生几天的婴儿,便能闻出气味的好坏。如把浸有母乳的布片靠近正哭的婴儿鼻端,婴儿会停止啼哭,并做出寻乳的反应。婴儿由母亲陪睡,可使婴儿处于安静状态,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和智力开发都有好处。听觉交流。婴儿出生一周后,即能分辨出人的声音。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在对婴儿说话时,他会“手舞足蹈”,表现出惬意的样子。如母亲经常对婴儿进行语言交流,可使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中的婴儿早说话。缺乏语言交流的婴儿不仅发音迟缓,而且表情不丰富。视觉交流。婴儿出生1个月左右,其视网膜已经形成,但…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及小婴儿处于人类一生中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此阶段的营养与喂养对其发育极为重要。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喂养方式。是决定喂养是否成功、是否能够保证婴儿快速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而最为合适的喂养方式就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正最好的批评是表扬,这是我在实践中得到的。表扬是教师针对学生正确的行为发出的肯定性、鼓励性的语言;批评是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发出的否定性、指责性的语言。不少老师习惯于重视孩子的错误,班里不能出现任何问题,特别是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眼里揉不进砂子去,在他的班里,表扬之声很少,天天响彻批评之音,优秀学生沉默,  相似文献   

19.
声韵学简析     
一、声韵声、韻这两种语音现象是通过分析单词的语音结构认识到的。在汉语里,一个字标记着一个音节,而一个音节就是单词的语音结构。因此,讲声韻首先是讲一讲字的音节结构。什么是音节呢?在语言学上,没有大家一致公认的意见。这儿,采用苏联谢尔巴院士的肌肉紧张度的说法:声音在语流中是由于肌肉紧张度轮流更替地增强和减弱发出来的。每一次增强而又转弱就构成一个音节。某一个音是用最大能量发出的,多少能延长,既不增强,也不转弱,它就是构成音节的音,或者管他叫做音节音。在它前面的音,总是增强;在它后面的音,总是在转弱,它们都属于不构成音节的音,或者管他们叫做非音节音。  相似文献   

20.
浅谈声乐中的“啊”音歌唱徐枫刘斌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啊”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音了,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和幼儿开始学说话的第一声,都是建立在以“啊”为母音的语音基础之上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把口自然地张开,声带一振动,“啊”音也便随口而出,可见,“啊”音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