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丰 《青年记者》2005,(8):73-74
NIE,是英Newspaper InEdu-cation的简称,中可译作“报纸参与教育”。报纸参与教育是美国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为适应目前激烈的竞争所采取的一种媒介经营策略,以培育潜在读。这些报社在办报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教育,举办讲座,创办刊物,专门报道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供图并茂的知识,并鼓励教师们在课堂上引入报纸教学,以培养学生们的读报兴趣,培育未来的读群,扩大报纸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2.
港澳台苑     
《传媒》2002,(5)
香港东方报业集团近日正式推出《东方日报电子报》和《太阳报电子报》。这个名为orisun.com的网站将香港有影响的两份报纸《东方日报》和《太阳报》“原汁原味”地搬上了互联网,这在全球中文报纸中还是第一家。 这一网站由东方报业集团花费  相似文献   

3.
移动电子报——又称"仿真电子报",读者可采用移动阅读终端订阅多份带有版式的报纸信息——被认为是中国电子报发展的方向。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报告,到2007年为止,全国44个报业集团中已经有将近40个计划上数字报纸项目,大型媒体的示范作用给整个数字报业领域注入了内在动力,地市级报社也纷纷跟进。  相似文献   

4.
张晓红 《大观周刊》2012,(25):270-270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委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这就要求政治老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情感培养,使情感教育和初中政治教育相结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了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子报热潮中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义兰 《传媒》2006,(8):66-66
《解放日报》全球首推电子报、实现无纸化阅读;比利时的著名财经类报纸《时报》(DeTijd),已经开始了电子报纸版本的测试;《国际先驱论坛报》在进行相关谈判,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发行与DeTijd使用技术相同的电子报纸;法国著名经济报刊《回声报》(LesEchos),德国的国际报业与传媒商业科技协会(IFRA)以及美国的《纽约时报》,都计划在今年开始大规模地试用阅读器;索尼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自己的电子报纸设备,它能够下载图书、报纸、播客,价格约为400美元.这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向世人展示着电子报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目前开始在一些中学实施一项数字化教学试验,旨在让学生摆脱传统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电脑等高科技教学工具带来的便利,进行一场学习革命。计划实施后,学生们将在课堂上告别多年来一直使用的纸和笔,借助平板电脑、电子墨水等高科技产品,使学习更加方便、更有收获。  相似文献   

7.
冉光玉 《大观周刊》2013,(1):179-179
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有许多感受。特别是近几年的教改,教材在不断更新.这就对老师的教学观念要做相应的改变。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在考试中出成绩。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想法。一、培养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大的老师.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就像导演,学生就像演员,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8.
韩玉双 《大观周刊》2012,(26):166-166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心理上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情动而辞发”,这是对课堂语文教学的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课程也变得越来越多样性,在英语课上很多老师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词汇的习得能力在课堂上甚至是课下会让学生们观看带有英文字母的电影,影视字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词汇能力这一方法一直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关注,本文就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影视字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的习得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海 《大观周刊》2012,(12):287-287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心理上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情动而辞发”,这是对课堂语文教学的提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矿矿 《全国新书目》2010,(21):14-16
本书用孩子的眼光审视大洋彼岸的课堂,以纪实的方式,原汁原味地记录了他眼中的美国教育体制与社会生活,讲述了他的七个美国老师的故事。矿矿所讲的他的老师们那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在营造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好的教学已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场面,而是一个充满创意、充满趣味、充满挑战的综合活动。  相似文献   

12.
电子报纸与传统报纸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电子报纸的类型及发展现状 究竟什么是“电子报纸”,目前学界尚无严格的界定。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载体与传统报纸完全不同,“应该是一种以光波及电磁波作为载体而不是以纸介质作为载体的传播媒介”。这里讨论的电子报纸主要包括两种: (1)提供新闻信息的大型门户类商业网站,在中国大陆的代表是雅虎、网易、新浪、搜狐等。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1998,(5)
目前,全国电子类(含电脑、通讯)专业报刊,大约有100家(仅成都市便有10家)。近10多年来,《电子报》发行量(含年度合订本),一直处于电子报刊的前茅;人均经济效益也处于电子报刊的上流水平。虽然《电子报》今天的规模、实力和形象,还逊于中央电子专业报纸...  相似文献   

14.
陈改霞 《大观周刊》2011,(52):192-192
在课堂上,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教师上课也是上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合作中.实现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相互解放。这样,老师教学的主要工作就从课堂上的教学变为课前的引导上,导学案就成为学生能否主宰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加强报道的计划性,有计划、有中心地编报,使报纸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宣传,这是工厂小报正确、深入地贯彻党委意图的有效方法,能够增强厂报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北京电子管厂的厂报——电子报,自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开始以来,坚持了按计划组织报道的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编厂报要不要有计划? 厂报要不要有计划?在电子报编辑部里曾经有过很大争论,有不少同志都认为办工厂小报,用不着搞什么报道计划;有的认为做了计划也不管用。我们一年多来的实践经验证明,上述的那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工厂报纸虽小,搞报道计划有利无弊。  相似文献   

16.
杨翠平 《大观周刊》2012,(19):179-179,168
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上课时没有激情,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抑或一堂课上的很有激情,却上得很拖沓,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教学效率不高。如此一来,如何有效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起了很多老师的思考,有效备课逐渐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我想,如何上好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应是老师们备课时最先要思考的问题。第一课应如何上?上到什么程度?……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备课”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开放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并在资源配置、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努力。但如何对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实质性评价,至今还在探索中,档案袋评价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运用于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过程学习的积极性,运用于课堂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奥运北京”数字报纸,全面介绍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相关资讯及奥运历史等信息,使网民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奥运北京”数字报刊采用图文自动缩放动态网页技术,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查阅方式。网民读者通过点击电子报版面的图文索引,就能立即浏览钉应的网页内容。“奥运北京”暂定为周刊,每期4个版面,每周四刊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电子报还将及时调整出刊日期及版数。  相似文献   

19.
杨翠平 《大观周刊》2012,(30):185-185
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上课时没有激情,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抑或一堂课上的很有激情,却上得很拖沓,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教学效率不高。如此一来,如何有效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起了很多老师的思考,有效备课逐渐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我想,如何上好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应是老师们备课时最先要思考的问题。第一课应如何上?上到什么程度?……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备课”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媒体纷纷谋求转型的2012年,一份提前新型化的平板电脑报纸THE DAILY却死了。两年前默多克高调推出这份iPad报纸时,伴随着他的著名论断:iPad这类新平台正在改变传媒的游戏规则。现在此报一死,许多人也趁机埋葬那个论断。平台化潮流真的没有生命力吗?THE DAILY之死有复杂的原因,但平台化策略的不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其实,THE DAILY只是平台化潮流中的单一型个案,与传统媒体一样,它还是单一形态的,只是换成了电子报的形式。平台化(多平台)策略,是媒体在多终端时代的转型策略之一。媒体开发了某种程序并作少量修改就可在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