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复例谈     
重复技法有两种:一种是“犯而见避”,一种是“犯而不避”。所谓“犯”。即写作中某些类似的重复;所谓“避”,即重复中写出不重复。如《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七擒孟获”,  相似文献   

2.
格律诗中,有文字“避同”之说,即避免同字重复。这属于一般性常识。但是,格律诗中的“避同”,指的是非修辞性重复,不包括修辞性重复。曾有人没弄清这两者的区别.用修辞性重复的例证来反驳“避同”之说。从而出现所指对象的错位现象。本文在对格律诗中的修辞性重复和非修辞性重复加以区分的基础上.来讨论格律诗中的“避同”问题。  相似文献   

3.
重复的妙用     
重复是作文的大忌。但是古人有“犯中见避”的技法,则是重复的妙用。清代小说批评家毛宗岗说:“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不犯之而求避之,无所见其避也。唯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也。”(《读法》)毛氏这里所谓“犯”,指叙事描写的重复  相似文献   

4.
“互文”(即“互文见义”)和“避复”(即“变文避复”)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各有各的功用,不容混淆。但一些语文刊物常把“避复”当“互文”,因此有一正视听的必要。先看下面被错当“互文”的引例: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说范》)[见武汉师院《中学语文》1981年第2期 p,56]  相似文献   

5.
所谓“避复”,即在写作或说话时,为了避免词语、句子的重复而选取同义(或近义)词语、句子来代替。适当地运用这种辞格,可以消除形式上的单调、呆板,呈现出错综变化、曲折多姿,使人感到活泼清新、起伏有致、顺口醒目、音韵铿锵。在各类文章中,避复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分叙式。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述时,有目的地选用不同的词语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强调同一意思,又要避免话语的重复、单调,可以合用两个以上的狭义或广义的同义词,使语言显得错综活泼,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避复。古汉语的避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从修辞学角度归纳、分析,《水浒传》中介词避复的形式有两类四种:一类是宏观上的避复,即整部作品交替使用多个同义介词:一类是微观上的避复,分为三种:一种是当句避复,一种是宾语完全相同时运用不同的介词避复,另一种是用介词的零形式避复。  相似文献   

8.
戴静 《现代语文》2007,(11):49-50
同义避复是指在平行格式中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或创造同义形式以避免语形重复的修辞活动或修辞现象.这种修辞现象主要是为了避免形式上的重复,因此在形式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认为同义避复的形式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对称性和聚合性.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它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很熟悉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尤其是其中的精彩语句:“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其中“骄傲”和“自豪”意思相近,但用词有变化,这种修辞方法就是“避复”。避复,也叫变文,即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词来反复表达大致相同的内容或意义的修辞表达方式。在文言文中,使用避复辞格,比现代文章更普遍。  相似文献   

10.
张昭政 《学语文》2004,(2):47-47
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要把一些词语重复使用,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但另有一种修辞方法正好与之相对,它在表达同一意思时,着意避免同一词语的重复使用,这便是“避复”。且看例句。  相似文献   

11.
“再”“重”“复”都可作副词,都有“重复、再次”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又有细微差别,各有一些固定搭配,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2.
犯中见避———《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证特色举隅浙江/郭秀楷卢瑞宝毛宗岗在《三国演义读法》中指出:“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犯”就是重复。重复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艺术技巧,能否以此观照议论文的写作艺术呢?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就我从阅读中所体...  相似文献   

13.
“犯中求避”是古典小说情节创作中的重要技巧之一,也是实现“和”的重要方法。《西游记》的作者在创作中积极实践“犯中求避”的美学观,在诸多相似的情节设计中,避免雷同和重复,产生了事相似而神相异的艺术美感。“犯中求避”的成功运用提高了《西游记》的审美文化价值,《西游记》能够成为经典,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紧扣“宾主变化”教学鸿门宴江苏/胡海舟第一步,引导发现问题。“鸿门宴”是项羽、刘邦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楚汉相争”的第一回合。这段极重要的史实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都有记载,为避重复,必有所详略。鸿门宴上项羽掌握生杀予夺大权,...  相似文献   

15.
《旧五代史》点校本卷首《出版说明》:“辑本因避讳而改动的文字,除影响文义的外,一般不再改回。”此处所谓“避讳”,当兼指避庙讳和避忌讳而言。陈垣有《旧五代史辑本发复》(以下简称《发复》)之作,附《薛史辑本避讳例》(以下简称《避讳例》)①,两文共举出辑本因触犯忌讳而改窜文字的计一百九十四例,因避庙讳而改字的计三十例。这是乾隆四十九年  相似文献   

16.
比照释义就是根据对句一方的词来理解。古代作家常常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行文,在用词造句方面,为避复(杨树达先生把“避复”列为修辞格,见《汉文文言修辞学》)起见,往往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交相替用,这就是互文(即互相解释,作同义或近义处理)。所以孔颖达注《书·尧典》指出,古书中有“文不同,互相通”的说法。我们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中,“重复翻译”的句子很多,这种词或词组的重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一种修辞手段。重复的作用不外三种:一种是加强语气;一种是使文字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使表达明确清楚。下面笔者谈谈对“重复翻译”(英译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一、加强语气的重复英语中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为求简洁,我们写文章时往往要注意语言的“避复”,但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反复地用同一个字词却会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所谓“同字”,就是作者  相似文献   

19.
英语时态形式与意义不一致的现象是广大英语学习考在英语应用中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时态的意义和用法并不能以时态形式笼统解释。现在进行时不表示“正在进行”的原因正是动词本身的词义所决定的。根据词义,动词有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之分,现在进行时除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行为动作以外,还包括表示“过去”、“将来”、“渐进”、“重复”、“临时”、“描述”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语四字格往往包含着极丰富的内涵,而口译的特点要求口译应力图做到“信”、“达”、“快”。如何解决汉语四字格英语口译遇到的困难,章探索性地提出五种相应的策略:避繁就简、避形就义、直译法、增添加注法和同义习语借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