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昔日风光今不再“广播电视报的好日子过去了!”——如今,广播电视报的同仁每到一起,往往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感叹自有对过去的欣慰和留恋——曾几何时,广播电视报真是个不愁嫁的“皇帝女儿”。电视节目单编排妥当,再加上点影星逸事、文体趣闻、副刊散文,往报摊上一撒,报贩们保证是踊跃地卖广播电视报!十几万、几十万的发行量几乎都是  相似文献   

2.
刘奋 《视听纵横》2002,(4):17-18
广播电视报如何办得“抓人”,有很强的“卖点”,使发行工作从“要他订”变为“他要订”?这是时下各家广播电视报都费尽思量的问题。目前,全国广播电视报已经达到250多家,其在各地的发行量之大,覆盖面之广,远非一般报刊所能比。但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电视卫星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原来所依托的某些广电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而它的报业特点却日益明显。因此,从报业的角度对广播电视报的“卖点”进行分析,进而认清广播电视报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践与创新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媒介大家庭中,广播电视报越来越处于劣势,发行量从百余万份迅速下滑到几十万份甚至是几万份。与读者的“移情别恋”同步,广播电视报的广告客户也纷纷“转向”,广播电视报又必须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广播电视报如何走出困境并寻求自身的发展?本文拟从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介联手,从而实现借势发展这一视角进行探讨。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体联手,可以大大加强对某一新闻或问题的报道力度,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报自身的影响力,这对素有“小报”之称的广播电视报而言,更显重要。从1999年开始,《…  相似文献   

4.
周虎子 《新闻知识》2006,(11):71-71
过去,广播电视报本着“立足荧屏,面向生活服务大众”的宗旨,总是以节目介绍为主,辅以新闻、文化、生活等内容以增加可读性,要说广播电视报的特色,好像就是对节目的详细介绍。可如今的广播电视报处于一个比较难的夹缝之中。以陕西为例,外来入陕的有“中国电视报”、“中国广播报”;省内各地市也办有广播电视报;几家省内的日报都刊登当天广电节目表,还在文化娱乐版上大做文章;就是电视台、电台除加大自身节目宣传的力度,还开办专门网站。广电网络数字化,“机顶盒”的多项功能,极大地削弱了广电视报的生存空间。如此种种,似乎将广电视报所含内…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长期的办报实践和对国内其它兄弟广播电视报的研究、学习、交流、借鉴中,发现很多广播电视报对“本报讯”的含义理解不清、认识不准、使用不当,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本报讯”错用、误用、漏用、滥用的现象。因此,广播电视报要慎用“本报讯”。 一“本报讯”使用不当的几种表现 当前广播电视报界对“本报讯”使用不当有以下几种: A.错将“他家”当“己家”。今年2月19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敬爱的小平同志不幸去世,国内基本上是所有的报刊都发表了这一重要消息。但是,有一家广播电视报却是这样处理的: 本报讯 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相似文献   

6.
我 国的广播电视报经过20年的发展 ,现已成为一类发行量大、深入千家万户、拥有广大受众群的报纸。但是 ,广播电视报所面临的形势显然是十分严峻的。由于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报发行量普遍下降 ,昔日在发行上的霸主地位已经失去 ,“光芒”正在逐年消褪 ,广播电视报发行市场的前景很不乐观。因此 ,深化广播电视报的改革迫在眉睫。当前 ,广播电视报编辑人员观念滞后 ,仅靠“节目表”的功能拓展生存空伺 ,许多旧的观念已在广播电视报工作者头脑中造成思维定势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编辑的行为 ,阻碍着他们以全新的市场观念指…  相似文献   

7.
王献 《视听界》2006,(2):85-86
广播电视报是一张依托电视媒体成长起来的市民报,历来就是一张进入家庭的大众报纸,是一张工具报。但是,随着人们收视习惯的改变,电视报渐渐失去了以往“看电视必需品”的地位;同时,随着报纸市场的迅速发展,靠单一的“电视预告”功能,已经很难维持广播电视报的良性运转,开拓服务于家庭的其他功能已是广播电视报的当务之急。一、功能要有独特性抛开“广播电视”不说,就作为一张周报(周刊),在成熟的媒体市场中,其类型大致可以归纳成六类:一类以时事新闻为主;第二类以娱乐为主;第三类为生活潮流类,内容多为本地和国际流行的时尚;第四类为美容时…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报属于文化商品,是商品就要投资动作,就要通过市场盈利以维持报社运转和发展,否则就要失去存在的可能——如果说前两年,广播电视报的同仁还在为“带电不带电”、“市场不市场”、“报性变不变”等问题探讨和争论,那么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广播电视报人都清楚,市场的认可才是广播电视报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9.
过去,城市广播电视报依靠“依托声屏,延伸和补充广播电视”,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今天,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读者阅读趣味的转变,城市广播电视报如果还局限于这个条条框框,无异于作蛮自缚。毫无疑问,我们应积极拓展报纸的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电视市场还不发达,阅读广播电视报的读者大多在城市。因此,城市广播电视报应该着重在“城市话题(社会热点、焦点,群众的兴奋点、关注点)、城市文化、城市生活”上做出亮点。依托广播电视,在复合新闻上下功夫,提升城市广电报的品质城市广播电视报作为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在“补充和延伸”方面稍…  相似文献   

10.
就发行量而言,广播电视报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现在,不少市级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就在2万份左右。而那些发行量仍居当地报刊发行量之首的广播电视报,其实早在发行量下滑时,就做了大量“遏止”工作。  相似文献   

11.
葛湘 《视听界》2006,(2):87-88
2001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发行量大幅滑坡,萎缩至10万份左右,广告收入也跌至800多万元,报纸生存陷于困境。困境给人敲响了警钟,要谋求发展,只有“换种活法”,走改革之路。面对巨大的生存危机,《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努力寻求变革。2002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着手做好“跳出广电,着眼大都市”的准备,尝试推出《无锡新周刊》,以“新闻、娱乐、资讯”为主要框架,以B版的形式与A版——传统的广播电视内容互为补充,且作为《无锡广播电视报》的延伸。三年来,这份附属于广电报的新周刊逐渐被市民接受和认可。2004年下半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又开…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报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竞争中,各地的广播电视报大部分出现了“双降”危局,即报纸发行和广告经营收入大幅下降。广播电视报究竟还有没有市场潜力?“双降”危局能否扭转?本文拟就此进行一点粗浅的探讨。一、认识两大优势 发掘市场潜力广播电视报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刊登节目表、剧情介绍和演艺圈的人和事为主要内容,这种被俗称为“节目报”的广播电视报,曾一度走俏市场,有的城市发行上百万份,有的几十万份,走进千家万户,受到读者青睐。这种优势,暂且称为“广电优势”。但是,问题在于许多广播电视报在发挥“广电优势”的同时,忽视了…  相似文献   

13.
无论何种报纸,都以头版为要。广播电视报当然也不例外。笔者从事《南通广播电视报》头版编辑工作数年,就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头版有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力求贴近性。“广播电视报”这一名称,就决定了它必须以广播电视为依托,也就是行话所说的必须带“电”。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求广播电视报务必贴近广播电视,如果说广播电视报的其它版  相似文献   

14.
张瑜 《今传媒》2011,(9):53-54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媒体技术的变革、特别是经营理念的转化使得大多数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陷入了困境。反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总的来说要发挥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是摆在广播电视报人面前的一个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对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报作一粗略的浏览,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曾经风靡一时的“炒作”这星那星的篇什,在报纸上明显减少,几至寥若晨星,而昔日为老总们困顿的言论,却异军突起,蔚为大观。这表现在:一、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各报相继扩版、增版,纷纷办起评论专栏。如《中国电视报》的“荧屏思考”、《湖南广播电视报》的“一周论语”、《辽宁广播电视报》的“视听茶座”、《福建广播电视报》的“一家之言”、《吉林视听导报》的“一吐为快”、《甘肃广播电视报》的“新世说”、《山东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6.
过去,城市广播电视报依靠“依托声屏,延伸和补充广播电视”,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今天,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读阅读趣味的转变,城市广播电视报如果还局限于这个条条框框,无异于作蛮自缚。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报纸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广播电视报是小报。那么,广播电视报这种小报能否作出“大文章”呢?回答是肯定的。早在50年代,伴随着人民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广播电视报的前身——广播节目报应运而生,其宗旨是,依托于广播,服务于广播和听众。这给了广播电视报与生俱来的优势。而今,在广播影视事业如日中天,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应该说,以这样最现代化的传播媒体为依托的广播电视报是有着非  相似文献   

18.
曾一度占据当地报纸发行量之首的广播电视报,在目前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出现了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幅度滑坡,有的报社严重亏损,甚至有的连员工的工资都开不出来。面临困境,明智的广播电视报人能够审时度势,找出症结所在,正确认识自己,掌握自己在市场中的准确位置。他们依托广播电视报与广播电视保持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互动即互相牵动,相互制约。这里主要是指报纸与广播电视互相牵动,也就是广播电视报与广播电视媒体在宣传内容上要有机互动,即电视台各频道应主动提供节目预告表、节目介绍和群众应知的相关…  相似文献   

19.
虽然广播电视报仍维持着较高的发行量,但随着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处地位下降,加上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在现代报业发展中广播电视报自身的优势不优,劣势愈来愈明显,广播电视报发行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面临来自报刊市场的竞争。这个竞争不仅来自于广播电视报与综合性报纸的竞争,而且有广播电视报系统内的竞争。如今可供读者选择的报纸越来越多,综合性报纸可以刊载未来2天以内的电视节目预告,从而打破了广播电视报独家垄断电视预告的局面。同时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许多报纸不借用整版篇幅刊载大量的影视信息,使其报道面几乎…  相似文献   

20.
走向市场发展自己──关于新形势下办好广播电视报的几点思考北京广播电视报总编辑王廷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纸市场,对广播电视报的改革发展无疑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形势下,我们广播电视报人的思想观念要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