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1983,10(4):17-18
David Hutchinson, head, Work Orientation Unit, North Nottinghamshire College of Further Education, discusses ways to assess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for an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ir furt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
古罗马帝国的小学教育是其国家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整体上讲,罗马帝国的世俗小学教育比较简陋。世俗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阅读、书写和算术等基本知识。罗马帝国的世俗小学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体罚和不考试。 相似文献
3.
4.
开放教育中的形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性评价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开展,本文重点探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作用、特点以及实施。 相似文献
5.
托幼机构教育中的儿童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发展水平应当成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之一.儿童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不等同于具体的评价方法,两类评价的根本区别在于功能的差异以及由此决定的评价标准的不同.在托幼机构开展儿童发展评价时,评价者不仅要注意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资料,还要注重对数据资料的解释和判断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多元智力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探讨了多元智力理论呼唤的新型教育评价即要在真实的场景中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评价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要多元化地评价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要尊重并评价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然后阐述了多元智力评价对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四点启示即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应该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应该确保评价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并评价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芬兰高等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以工作绩效为基础的运行机制、政府放权以及国家预算的改革都强调控制与评估结果的需要.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FINHEEC)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芬兰高等教育的外部评估即由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FINHEEC)实施,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估维持并且进一步提高、改进高校的教育质量.芬兰成功的高等教育评估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在中国的发展--纪念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创业10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创业史,剖析教育评估的本质、目的、形式和方法,介绍我国高等工程本科教育评估试点工作,以及优秀教学成果评估和奖励活动,最后提出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护理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档案袋评定护理教育方法。介绍了档案袋评定方法的概念、优点,提出了档案袋评定方法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2.
牛健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2):41-44
本文采用文献回顾的方式,探讨了教育测试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测试的内涵及测试的目的。在本文中,测试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测评或评价。本文强调,测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以及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换言之,测试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美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内涵,简要介绍了美国直接评估大学的中介组织类型,并分析了此类评估模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管理评估理念的新变革——美国范德比尔特教育领导评估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德比尔特教育领导评估(VAL-ED)是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根据州际学校领导者资格认证协会(ISLLC)标准创制的一种教育领导评估工具.核心要素、关键过程、证据来源和有效性等级构成了该评估的主要框架和内容,具有注重评价的有效性、公信力、绩效为本、真实可靠、操作简便五个方面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美国在教育管理者评估手段方面的不足,其实践效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浅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利用教育评估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模式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的选拔性评价几乎替代了合格性评价,这是基础教育走向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本症结。这种取向异化了现代基础教育的性质,限制了青少年儿童的个性,也使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迷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起点。基础教育应当以培养普通劳动者为具体目标,它的评价应当由选拔性评价转向合格性评价。具有法定权威的基础教育评价应当严格规约底线,宽松释放顶线,把基础教育从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竞争中剥离出来。基础教育选择合格性评价,对社会人力资源、高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自身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对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已成为教育部的常规工作,信息不对称理论对评估工作影响应引起我们重视,借鉴信息不对称理论改进评估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教育质量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走向。本文以PISA2006结果报告为中心,解析PISA对大规模教育质量和相关影响因素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为研究和开展我国大规模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亦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3):62-68
新小说变革中仍包含了丰富的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是对欧洲学中传统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具有了现代理性主义的特点-精神和模糊相互作用,并在创作中得到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