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竞技体育带来的变化,结合美国、德国两个市场经济占主导的体育大国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讨了我国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并就目前存在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2.
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教育人才,为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不仅要着眼于学校,更应该面向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建设和运行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三级训练网"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种种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弊端的情况下,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树立"育人夺标"的思想,明确"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开源广蓄"的渠道,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形成"优化整合"的体系,"精兵之路"思想指导,重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队伍培养体系。以教育系统依托,探索以管理机关为主导、通过"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立社会办高级竞技队伍的体系,使人才培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未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和美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美国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优势.结果得知:我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上整体不如美国,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教育系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从而改进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5.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带动了社会体育事业的空前发展,传统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方式以及培养体系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两型社会"的建设,为我国中部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当然也给体育专业人才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对湖南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人才学角度出发,以社会需求为视角,对中国朝鲜族聚居区延边州体育人才现有情况和社会所需情况及体育人才培养系统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做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延边州体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规模等与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应改变单一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部分陈旧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教育人才类型与培养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从我国体育人才类型及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社会挑战出发。论述了我国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类型与培养模式。依据社会所需对体育人对进行科学分类,根据人才类型选择、制定其相应的培养模式。旨在对未来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构建我国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竞技体育与教育关系、学校开展竞技体育对我国现代教育的意义、以及竞技体育与教育有机结合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构建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理论框架与相应的对策。为建设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因素,即社会需求人才的标准、体育的发展趋势、此学科的发展趋向及国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目前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体育院系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高校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却与社会上巨大的体育人才需求形成了鲜明反差。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是指既能胜任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医疗保健医生诸职业的体育全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试论运动训练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训练创新是竞技运动水平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因,发展与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不断创新,才有运动训练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体育也正走向科学化的发展时期,将不再是单纯身体能力的竞争,而是进入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因而自觉的应用创新不断地进行科学创新,是现在和将来运动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To different extents and the threeaspects of sports training principle,event group training theory and specif ic event training theory,the modern theory of sports training has achieved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formed, the theory system of competitive sports together with the learnings of sports ta1ents indentificaion,sports competition,and management of copetitive sports. The researches on the training of competitive ability, the process of sports training and the social factors affecting training competition has developed in depth, with some new reseach focuses having come into being. A wide,deep involve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 tice of sports trai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nt phenomenon and a significant tendency.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探索适合我国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模式、内容和方法。得出结论,即: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对象的选拔以自荐为主,并通过多渠道选拔培训对象;培训方式采用在集中面授的前提下分类型培训,同时推行"走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课程设置应具有科学性;级别越高的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集中培训时数占的比重越小,自学时数的比重越大;级别越高的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理论培训时数占的比重越高,专项技能培训的时数越低;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应具有规范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14.
如今,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不断深化,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单一的运动员培养制度模式(如:三级训练网),已经很难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高度的职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相匹配,进而引发了运动员在培养方式上的制度诉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回顾中外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历程,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的研究成果,并展望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及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积极关注。从培养体制、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培养思路、人才市场、国外研究等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进行了总体回顾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前瞻,提出了要重视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人才学视野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同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同区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得到了很多高校的重视。为了满足体育旅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旅游教育的历史起源和许多国家体育旅游专业教育现状人手,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学科发展要求,根据各学科的交叉渗透,提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化趋势和高等学校学科优势及人才优势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优化培养体育旅游人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长久的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业余体育训练机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现有的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且需要立法的不断完善,来保障业余运动员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9.
赶超式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在特殊时期的历史选择,一直服务于国家形象的塑造、政治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赶超式发展依靠举国体制保障,运用三级训练模式,实践着奥运争光计划,为我国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在社会转型的新阶段,赶超式发展与社会发展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相适应:与市场经济体制脱节、政治色彩浓重、金牌主义至上等特点,增加了国家的负担。在建设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的赶超式发展也要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做出新调整。  相似文献   

20.
谈在体育训练仿真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训练仿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水平和运动竞技水平.对基于虚拟现实的体育(训练)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了体育仿真的关键技术,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训练仿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