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去年9月到现在,每个应届毕业生都面临着抉择。有人选择出国深造,有人在国内读研,当然,更的多人,奔走在各个招聘会之间,为求职奔波。选择工作地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是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发展,还是回家乡就业,这是所有选择就业的毕业生的头号难题。他们为何选择大城市?很多毕业生,特别是在北上广以及一些省会城市读书的学生,他们毕业时愿意留在读书的城市,不再回家乡。究其原因,无非是大城市工作机会多,薪水高。而更重要的,是面子问题。特别是对于很多本身农村、县城考上城里大学的孩子而言,他们认为考上大学就是跳出"小地方"的机会,即使在大城市混不好,再回家找工作也没有面子,不如就留在城市,哪怕工作不那么理想,甚至出现很多"咬着牙硬撑"的蚁族。象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村里对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智能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的生活节奏也愈发加快,流动已然成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常态。有人选择逃离"北上广",奔向自己的"舒适圈"。在他们看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有的人从城镇返回都市,"受不了索然无味的生活";还有人在进城出城中多次往返,迷茫依旧。"  相似文献   

3.
"北上广"是否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流向?"北上广"吸引什么类型的大学生?近日,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就此对7万8千多名"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北上广"就业形势呈现出"围城效应":985高校中超三成的学生会放弃留在中心城市;相反,临近省份的毕业生却会向"北上广"聚集。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大都市围城之惑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4.
人人都知道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多,现在,生活在北京,只要工作、不要户口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现代技能开发》2013,(5):147-147
“逆班潮”,指的是因为在外生活成本高,上班族不再大量集中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回家乡二、三线城市工作的现象。“逆班潮”现象终究是社会竞争的体现。对于每一位上班族来说。调整职业规划显得迫在眉睫。职业规划专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上广"是中国超大中心城市的代称。逃回"北上广"近年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基层固化的政治生态让许多缺乏权力和关系网络资源的弱势毕业生在短期逃离后又匆匆地逃回。权力过于干预就业市场,使"权二代"凭借父辈的优势占据优质岗位,进而破坏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秩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就业制度的刚性,护卫大学毕业生公正就业。  相似文献   

7.
资讯     
"北上广"逃离又逃回莫让人才无谓"折返跑" 曾经,一些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因不愿承受高房价、高物价压力;而"逃离北上广",选择到二三线城市或乡镇工作;而如今,他们中的不少人又纷纷"逃回北上广"。  相似文献   

8.
正工作、生活在北上广深的部分人,特别是北漂、南漂一族,你有没有想过另一种生活——你有一辆车,不操心堵车也不操心停车;你有一套房子,没有房贷或者房贷在支付范围之内,你按时上下班,业余时间充足,有足够的时间逛街、玩游戏、陪伴父母和孩子,你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可惜现实中的你长达10年的青春租住在一个10-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曾经和6-10个人合租在三室一厅里,过年回家看望父母一次,你经常对大城市的拥堵、高房价抱怨,每天上下班挤公交、地铁,你坚信自己是在等待机会,实现梦想,因为青春,因为年轻。  相似文献   

9.
真实故事: 上海,分手时刻难说再见! 春节来了,外地来沪工作、生活的人们纷纷回乡探亲过年.2月3日下午,一年前从杭州来沪工作的QIQI小姐讲述了即将离开上海时的心情:"我已买好明天上午回杭州的火车票,春节后不会再来上海工作了.1年来我己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环境的压力--找不到收入比较好的工作,不要说买房,连付房租都困难………"  相似文献   

10.
草莓 《当代职校生》2014,(11):38-39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明天生活得好不好,取决于你今天怎么过!大城市竞争激烈,小城市拼钱又拼爹,面对生活的残酷与压力,我们究竟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这个世界大体还是公平的,出采混早晚要还的,别以为躲掉了就会真的躲掉,你躲过的,总有一天会找回来。你的孤独、迷茫、困惑、彷徨……这些本就是青春该有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其实,工作上没有吃不吃亏的事情,做工作就像我们经营生活一样,你用认真去经营,那你就会拥有一份踏实的工作;你用爱心去经营,你就拥有一份快乐的工作.你做出的每一项工作,都不会白白地浪费,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也越多.工作是自己主动去承担的,机会也是自己争取的.多给自己一次机会,那你就多一次成功的希望,至少你多积累了一份经验,那也是一种财富. 两年前,徐云和刘华华从大学毕业后,没有回家乡,两人同时被一家大型通讯公司录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4,(5)
正陆敬平在2014年2月12日齐鲁网撰文指出:调查显示,2013年,超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谋职。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件坏事,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能正确看待自己,思考问题和选择工作更加理性。是成熟的标志。我们看到,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内陆,落后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迅速跟进,很多中小城市跟一线大城市的生活差距逐渐拉小。两相比较之下,大城市生活的压力和艰辛显得尤其  相似文献   

13.
晓晓 《大学生》2014,(8):74-75
正本期关键词:向左?向右?在体制内工作好还是在体制外工作好?考公务员好还是创业好?在大城市当白领好还是回家乡当公务员好?这些问题听见很多人问过,觉得都不是问题,真正到了自己遇到的时候,还是会纠结,会迷茫。本期一些大神的回答,貌似说了,却好像什么也没说,因为大家最后一致认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看你想往哪儿走!如何选择体制内外的工作?提问:我大学毕业后工作满两年。现在面临两个选择:1.二线城市公务员,月薪5000;2.IT公司程序员,月薪15000。我该怎么选择?纠结。  相似文献   

14.
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就业迷茫"直接反映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而高校现行的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顽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的原因。正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创新教育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改变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嘉倩 《快乐阅读》2014,(9):37-37
<正>有一回,和一个男生朋友回他的家乡玩。临走时他父母送他,一路上他母亲一直在念叨"以后开车要小心""多穿透气的衣服""回去赶紧理发,都长得刺眼了"。朋友是接近一米九的大男子汉,学生时代是个呼风唤雨的高级干部,工作后也是单位里有决策话语权的大佬,此刻在母亲面前居然还像个小孩。原来不止我一人在爸妈面前还像个生活无法自理的巨型婴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一回,和一个男生朋友回他的家乡玩。临走时他父母送他,一路上他母亲一直在念叨"以后开车要小心""多穿透气的衣服""回去赶紧理发,都长得刺眼了"。朋友是接近一米九的大男子汉,学生时代是个呼风唤雨的高级干部,工作后也是单位里有决策话语权的大佬,此刻在母亲面前居然还像个小孩。原来不止我一人在爸妈面前还像个生活无法自理的巨型婴  相似文献   

17.
“逃离北上广”这个群体虽然还不算庞大,但和多年来人才流动的潮流“奔向北上广”形成鲜明对比。这个现象让我联想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笔者觉得一方面是由于毕业生数量短期内迅速增加,但社会有效需求增速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观念不够切合实际,就业目标仍在大城市、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青春时期,我不知道什么是新闻,因为我住在内蒙古一个偏远的小城市里。广播学院考试容易过,课外书随便看。我当时就是因为这些而报考的。北大很牛,但不是现在在那里上学的学生造成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把一所学校从无名之辈变成名校,要成为原始股的购买者。有人说:"我们在上海漂流,是蚁族。"但是我们这一代连漂流的机会都没有。你们的痛苦是让我们羡慕的幸福。过了30岁之后,社会才给我们这样的人提供漂流的机会。我们是唱着《大约在冬季》毕业的,一批一批人泪洒火车站,充满了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青春是一场大雨,就算你被淋得满身湿透,也会想再来一次。青春是一首欢快激情的乐曲,但是想完美的演奏它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青春是那么厚实,总会让我们有艰难苦涩的感觉,会使我们在不经意间迷茫。生活的琐事,工作的压力,这些都会成为青春这场梦的羁绊。羁绊让每个人都无法发自内心地生活,有了生活的成本,失去了许多寻找幸福的机会。当我们渐渐迷失,或者说对生活感到无力时,我们才会开始真正发现自我,开始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才会意识到身边与我们若  相似文献   

20.
《当代职校生》2012,(7):20-21
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这是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属性。而在这种属性下,有的人比普通人更忙碌、勤劳,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们是这些城市里的“外来者”。他们怀揣着梦想来到所谓的大城市,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融入都市中,成为陌生都市的一员。不管奋斗有多艰辛,周遭的环境有多恶劣,他们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