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正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所引发的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经受着不同方面的冲击与挑战,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建立显得更为重要,这就促使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彰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能够培育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与依靠学校教职工共同的精神追求,并积极促进与发展教职工共同追求的管理模式。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学校共同价值观则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共同价值观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了共同的思想意识、精神追求和日常行为准则,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下面结合我校文化管理的具体实践,来谈谈学校共同价值观塑造在“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广耀 《江苏教育》2012,(11):43-44
校园精神是师生在长期共同努力中积淀而形成的对本校自身的角色定位,是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学校生命力的源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由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心理素质等因素构成,外化为师生一致的和一贯的行为方式。校园精神既是师生对自己学校的精神认同,也是学  相似文献   

4.
特色学校中的“特色”,其实就是这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全方位物态化.“包容共生、人本情怀、文化奠基、学术导航”的办学理念,重在从精神文化的层面来规划学校的未来发展,通过营造一种师生都认同的优雅的精神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树立师生群体兼容并蓄、共同成长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的自主发展、学生的长足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观、群体心理特征以及精神价值。我们学校科技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就是学校内涵发展、持续发展的过程。其一,科技教育特色是学校精神培育的基础之源。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一所科技特色学校。在科技  相似文献   

6.
学校要有一种精神,学校凝炼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不断的知识和思维创新去引领师生个体精神的生成和发展,这是学校永葆活力的源泉.我校创建于1936年,与旧时南京总统府、周恩来梅园新村纪念馆毗邻,凭借独特的人文环境,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周恩来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7.
正思源学校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核心应定位在学校管理价值观的构建上。一所学校形成健康的管理价值观,即具备了教育教学行为的价值标准与准则,学校文化即具备了高雅的灵魂,师生为人处世即具备了价值导向与精神指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即具备了明确的路径。构建学校管理价值观,是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所谓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工作、生活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学校共同管理价值观,是指一所学校全体师生所共同  相似文献   

8.
积极功能1.凝聚效应。校园文化有动力核心,追求整体的优势,树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师生行为系于共同的校园精神之上,这种精神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反映学校价值观并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学校精神所产生的向心力和群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含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学校价值观为全体师生提供了共同的背景,影响着师生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我校着力建设三类文化:  相似文献   

10.
积极功能 1.凝聚效应.校园文化有动力核心,追求整体的优势,树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师生行为系于共同的校园精神之上,这种精神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反映学校价值观并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学校精神所产生的向心力和群体意识,即凝聚效应.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群体价值观与核心理念,生动地反映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现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提升学校品味、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优秀的学校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视野,成为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群体价值观与核心理念,生动地反映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现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提升学校品味、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优秀的学校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视野,成为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师生共同追求的一种群体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坚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重。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基础,是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的积淀凝炼成科学的办学理念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演绎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这是一种无形的能动的精神财富。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是从校长到教职工的一个共同理念,即办学理念。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精致教育,自主发展。是在结合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和谐发展中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物质层面优化校园、提升校园文化,从精神、形象、意识层面构建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一、凝炼学校文化内核,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一所学校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是学校的"魂"和"根",是学校师生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规约,是学校师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与表现。  相似文献   

17.
<正>人文校园建设,是从精神文化的层面规划学校的发展,营造一种师生都认同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树立师生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在人文校园的育人环境中,师生的行为举止得到修正,人格得到提升,知识得到丰富,潜能得到发展,实现了师生的同步成长和学校的内涵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人文性校园逐渐成为一所学校提升办学品位、放大办学效  相似文献   

18.
刘步宏 《教育》2015,(10):4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精神世界,让走进校园的每一位师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熏陶。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注重精神文化引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落实"教育以人为本"首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学校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之一。其次,学校精神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它反应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相似文献   

19.
学校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共享教育幸福的场所。理想中的学校,是能与师生在精神、气质上相契合的。高宇军深谙此理。2007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市第22中学校长后,在深入了解学校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办学设想——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科学·绿色·人文"的管理理念,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学校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开阔学生精神视野,树立远大理想的活动场所,是教师、学生各种素质教育形成过程的起点,它不同于课堂、课外活动,它是师生的价值观念的取向、心理需求以及精神视野的文化建设,使师生在优秀素质教育的主导下生长出健康 向上的校园文化,它对师生共同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诸如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它通过活泼多样的文化活动对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高起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